论烙画的创作

2018-07-28 07:08罗光禄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烙画传统艺术工艺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手工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传统的手工业已经逐步被机器所代替,传统的手工艺术和技法也面临着失传的状况。传统艺术也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手工艺行业仍处于社会弱势状态中,行业内缺乏系统的业务交流,缺乏总体的学术指导,更缺乏手工艺自身发展的环境。要想发展手工艺,除了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外,大学也应该担负起重要的历史责任。希望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一起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艺术。

关键词:传统艺术;烙画;工艺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筆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一、烙画材料的选择

以前仅限于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现在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我主要为大家介绍木板的选择。最开始,我选用的是三合板,首先是因为三合板的价位偏低,其次,三合板比较容易上色,适合初学者。后期我主要采用的是椴木板和椴木胶合板。大家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多尝试几种材料,不同的材质会出现不同的肌理效果。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材质的木板,大家切记,板面一定要光滑平整,色泽白净,质地细腻,木纹美观。木板的厚度如果太薄,后期木板会随着烙制的过程变形,所以,木板的选择过程中,厚度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二、烙制的技法

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在创作技法上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烙画与中国画和书法在创作过程中就有许多共通之处。晋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烙画是用电烙笔烙制出来的,所以火候和速度是关键。一笔下去,一点也不能改动。在烙制之前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骨法用笔,转折提按,皴,擦,力透纸背,以及留白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画用笔的技法,同样也适用于烙画的制作上。后期烙绘技法也发展出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还有“套色烙花”和“填彩烙花”使传统烙画艺术锦上添花。所以,可以根据创作主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加之色彩考虑,或者略施淡彩,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或者重彩填色,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

三、烙画的制作过程

在学习烙画初期,拓印的方法比较适合初学者。首先把准备好的素材拓印到木板上,但是拓印的力度要轻,因为后期我在烙画的制作过程中发现拓印的力度大了有些线在烙制的过程中无法掩盖,后期也不好处理,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力度。把整幅拓印好之后,便可以开始制作烙画了。首先把电洛铁通电,刚开始先使用尖头电烙铁烙一些远处的虚线,因为刚开始烙铁不太热,所以烙出来的感觉是弱弱的,这种弱弱的感觉刚好可以形成远处模模糊糊的感觉,就像国画中的虚实结合,远处的虚与近处的实相结合,不仅把整幅画拉出来许多层次,还增添了许多意境。烙画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成型,而是像中国画后期上色一样,需要多次晕染,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还会把线条烙的颜色过重,就会显得特别呆板,会得到因小失大的效果。在整幅制作完成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上色,装裱等。

结语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史、美术史、设计史的发展过程中,手工艺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烙画艺术便是其中一种。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烙绘者是能书会画有知识的农民,所以烙画本身既受到农民的喜爱,又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

参考文献

[1]余晖.中国画技法全书[M].2004

[2]王羲之.兰亭序[M]

(作者单位:淄博罗光禄陶瓷烙画艺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烙画传统艺术工艺
烙画映照时代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火笔生花
烙画的流变与创新
张守福:潜心弘扬千年烙画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