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路径探析

2018-07-28 07:08梁春张姗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本科生就业指导探析

梁春 张姗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地方高校针对本科生就业方向的差异性,创新出了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方式,将其称为个性化就业指导。本文基于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介绍了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个性化就业指导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创新路径

本科院校在实行扩大规模的政策之后,让高等教育中精英化的教学模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如何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应该结合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方向,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理念,构建合理化的就业指导课堂,保障本科生可以全部就业。

一、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

本科生的就业率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是了解本科生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能力培养,最后让学生可以顺利的进入职场。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让毕业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方高校更应该创新工作思路,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时候,也能为区域文化的发展作出相應的贡献。

二、地方本科院校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就业工作队伍的落后性,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让毕业生的人数快速增加,由于学生实力的差异性,导致他们自身的期望和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使得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滞后性,辅导人员无法和毕业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阻碍了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进展。同时,由于现阶段,部分本科院校对师资建设给工作不够重视,指导人员中很多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工作经验较少的年轻人。在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化培训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种错误的指导方式,无法取得一个实质性的结果。

(二)不完善的课程体系

虽然部分地方院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并没有按照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标准来完善指导课程。仅仅是在毕业前夕,才对毕业生有一个临时、简单的统一性指导,不具备针对性。而且这种指导方式大多是以“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为主,教师在缺乏实践经验,操作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措施

(一)构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指导课程来帮助毕业生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根据学生年龄、专业,来进行合理化的规划,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始终坚持个性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基本原则,统筹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还要体现出课程建设的高标准、科学化,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努力,教学内容上,教师按照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实时的调整实训内容,帮助本科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

某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针对大一的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职业规划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设计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建立合理化的职业生态规划。大二的学生,就可以开设创业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品质,了解他们的能力。大三的学生,开设择业导向课程,以就业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四的学生,开设就业竞争能力培养课程,将重点放在设计简历、面试技巧与合同签订等方面。这种渗透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完成个性化就业指导教学任务,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完善就业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要求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就业指导中,将理论教学和训练教学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知识体系。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有用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看做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动态平衡”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性讲解的时候,也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进而将其转为一种能力。最后经过反复不断的动态平衡,使之平衡,充分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和情境模拟两种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音频、视频或者是幻灯片将大量的信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

某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弥补了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创业实战模拟平台中,将它的创新性和系统性结合在一起,将STP分析、ST分析和市场调查等重点内容融入到实践模拟的各个环节中。在模拟企业创建的全过程中,除了学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以外,还能真正体验到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下,不面临任何风险,也能反复的实习各种实践操作。这样就缩短了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间的差距,避免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增强了实践的效果。

(三)增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师资队伍,完善相应的评价工作

要完成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就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专业的兼职教师,或者是企业中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要积极引进社会职业咨询机构,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固定的团队。作为指导课程的兼职教师,要承担起专题讲座、实践、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同时,学校还要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本科院校教育的特色和要求。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还要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真正成为双师型的本科教育工作者。

最后,是完善本科生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这同其他的专业课程评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abc的评价方式,其中涵盖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部分,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量,最后形成一个系统且全面的评价模式。教师引导教育的时候,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在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答疑解惑。让大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个性化就业指导评价中,从中收获一些实质性的结果,为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地方本科院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要根据大学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个体性差异,采取合理性的措施,以此来满足学生对职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向着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进而提高本科院校的就业率。

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016xj04).

参考文献

[1]朱飞,王荣荣,赵秋振,等.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9):29-31.

[2]徐正兴.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思路创新与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66-68.

[3]徐国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20.

[4]王自坤.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7-88.

[5]火熠,祝凌文,胡春晓.高考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7):255-257.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本科生就业指导探析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