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8-07-28 07:08吴丽玉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英语策略

吴丽玉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衡量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很多个指标。师生的积极互动、高质量的课堂参与、有效的课堂活动时间、合理的课堂结构等,是一堂有效课堂的核心要素。本文认为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及师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创设学习英语语言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时间及优化的课堂结构,以有效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促进学生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英语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学习收藏”。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当前倡导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在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听课效率。为此,基于本人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我们认为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及师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提高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创设学习英语语言的情景;强化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提高课堂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营造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

1.融洽师生关系,架起情感桥梁

在当前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教学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由一种无行的同化力,使那些少数不愿意开口、不敢开口、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得到转化。教师应用亲切真诚的态度、热情幽默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自身人格情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用适度的表扬、“拇指”教育推动学生,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和谐的情感桥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为今后的有效课堂教学工作起着积极的影响。

2.营造环境,渲染学习氛围

学习英语,要大量拓展到课外。诚然,课堂教学是学好英语的主要途径,而加强课外环境的渲染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为了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心,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墙、用英语张贴名言警句,设置“学习英语竞赛活动评比”专栏,在班级板报上,开辟English corner,并定期更新。设立"英语之声"报道,由值日生轮流报道有关New report、English story等;利用课间或辅导课学唱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影、做游戏、猜迷语等等,这些既活跃了学生学英语的气氛,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同时通过教育环境的强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起着鞭策和催人奋进的作用,为提高有效课堂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施“合作教学”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国著名外语教学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教学上,为了便于交流,促进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在班级实施“合作教学”评价是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方式。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四至六人合作学习小组”,选出一位英语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在评价上,把个人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设立一套奖励学习的制度,开展各项评比活动,要求每组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团结合作,努力为集体获得成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课前组织学生预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分析知识点,并做好评价工作,提高集体成功的荣誉感。通过这种活动不但能提高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心理沟通,提高课堂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

二、创设学习英语语言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

英语语言情境的营造与创设,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和决定英语教学成果的取得,决定着能否将英语教学真正落实到语言教学中去,能否真正让学生获得所学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融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教学手段从“书本+黑板”向媒体化、多样化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让课堂充满异国气息,焕发语言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课堂是教學的主场所,也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的主阵地。将英语文化带入课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建立充满异国气息,焕发语言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外,应向学生传播与之相联系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尽可能用具有文化特征的事物开展活动,给学生创设准英语环境,让英语课堂充满异国气息,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正确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编排更多地引入了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学习,如西方的重大节日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西方人的风俗习惯等。像10月31日西方的万圣节、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等,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布置场景,给学生们模拟表演了节日情境,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外国文化,建立充满异国气息,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对语言内涵了解得更全面了、更深刻,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将生活素材搬入课堂,创设富有实践性的英语课堂

第多斯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看中说英语、看中想英语,挖掘学生观察、分析方面的潜能。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极大兴趣,又因为这种认知活动以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为素材,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那些看来枯燥的书本知识也会变得生动可爱。如在教第七册第九单元Do you want to go a movie?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电影海报,在课堂上要进行评比使用。没问题!要材料,有材料,学生所收集的材料一个比一个多,甚至打印设计成小报!为了使自己的搜集的材料更有理有据,他们会很仔细地去看课本、去上网查询,甚至把未学的内容啃下来为己所用。上课时将学生所收集的、喜欢的海报张贴于墙上,即将学生所喜欢的、熟悉的生活素材搬进了课堂,创设一种学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英语的兴趣,为高效的英语的课堂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让情景表演活跃课堂,诱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动力。

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流能力,所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流能力自然会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拟情景开

展会话、表演及讲故事,针对故事性较强的题材开展课本剧、话剧的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倡导学生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尊重,体验集体的力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课堂,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习过程进入高潮,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同时达到了练习口语,提高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达到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目的。让课堂教学环境成为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实践空间。此时,教师就隐退为“导演”,把学生推上实践舞台当“主角”,展示他们的创造才干,诱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动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化的层次和水平。

当前,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把握不好时间利用的尺度,一是表现为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甚至没有,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因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种现象表现为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太多,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这样的课堂看似课堂气氛好,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也不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在实践运用上,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时间,在学生的兴奋时间内,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教师在这一短时间集中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最好的吸收和理解。一般教学效果较好的课堂时间分配较合理,以一堂新授课为例,一般整节课的各环节时间分配如下:铺垫3'、导入2'、新授15'、反馈10'、检测10',这样的时间分配保证了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内学习新授内容。

为了保证学生对知识反馈和检测的效率,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运用具有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合作教学和讨论的形式,生生合作完成练习和反馈,让学生在活动中重新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教学中,也要注意时间利用问题。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时,把握不好讲解时间和学生合作研究时间的关系,常常出现这样的概况:学生的讨论正酣,教师却予以阻止,强行开始自己的讲解。事实上,在适当的时机,如果学生讨论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延长学生讨论时间,缩短教师讲解时间,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无法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在学生课堂学习的黄金时段大多精力放在导入、复习上,而新授课讲解时由于时间不足或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对于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过于死板,单纯遵循“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的教学法,不能灵活的安排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合理高效的教学结构安排应该各部分衔接自然、流畅,时间长短适当,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并能恰当的组织材料,学习重点、难点。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 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全部教学运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1、优化教学内容。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汲取为主动摸索,因此,创造性地研究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高低工夫,在造就学生能力高低工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2、优化教学手段。要优化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 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运动中轻松高兴地进行。

3、优化教学过程。要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进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巧得到全面發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进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保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运动,如浏览、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这是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实践英语"内化"的重要举动。

总之,教师所设计的课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向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新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组英语课程标准研究组编写《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孔凡哲,李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中国民族教育,2006(5).

[3]李定仁.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与我国教学改革[J].河西学院学报.2002(2)

[4][美]加里·D·鲍里奇,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英语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读英语
Passage Four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