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

2018-07-28 07:08刘旭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训练艺术

刘旭

摘 要: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一种群体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综合性非常强。合唱分同声与混声合唱。同声合唱又分为童声、男生和女生合唱。女生合唱以其纯粹的、统一的音色,使得她所演绎的作品能够蕴含丰富的感情,给大众美的享受。本文是对女声合唱的声音训练和合唱表演的艺术性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女合唱的训练方法,找出这一优秀的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女声合唱;艺术;训练

引言

女声合唱的独特魅力通过其超凡的特质展现出来。女性在艺术方面的审美追求,和在音乐、舞蹈领域的非凡天赋,使其“表演”才能超过男性。女性的音乐感、音乐记忆力以及在音乐连释能力、独有的美妙音色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作曲家编写了大量的女生合唱曲目。现在女生合唱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成立了很多专业性的女声合唱团体,业余女声合唱团也是层出不穷。

一、女声合唱的呼吸训练

1.1单纯的呼吸训练

从生理角度上说,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夸张地说:“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这虽然言过其实,但却也说明了呼吸技巧的重要性。合唱团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语言,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

呼吸训练中,首要解决的是吸气量的问题。这里应注意并不是气吸得愈多愈好,而应该是在自然呼吸状态下的加深,加大些,只要能维持到乐句唱完即可。不要把自然呼吸状态与歌唱呼吸状态对立起来,在吸气方面歌唱与说话是比较接近的,差别的关键在于吐气方面,歌唱中的吐气比说话的吐气要慢得多,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控制。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大多是无意识的,是人的本能。进行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保持在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如卧时的呼吸状态、轻声说话时的呼吸状态)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像在吹蜡烛的火苗,而又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为了在集体训练时老师能清晰地辨别学生吐气是否均匀,所以吐气时可用(S)(丝)进行,常按如下程序进行:

自然吸—一一自然吐

吐吐—一一缓缓

吸吸—一一缓急

在以上三种吸气状态下缓吐时,可以逐步加上适当的停顿(此时不吸也不吐)即:

自然吸一一吐一一停一一吐一一停一一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缓吸一一缓吐一一停一一吐一一停一一吐一一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急吸一一停一一吐一一停一一吐一一停———急速吐出剩余的气。

1.2结合练声乐句的呼吸训练

(1)均衡呼吸的发声练习。可以按半音模进向上练至高八度为止,使合唱团员体会到在不同音区条件下,吸气状态的逐渐变化。

(2)跳音的气息控制练习。这个练习要求有弹性,音程在五度以内,锻炼横隔膜及呼吸器官的敏锐反应,适用于各种母音。在练习时应注意吸气量不能太多,要求吸气动作迅速、发音有颗粒状,注意附点音符音与音之间要适当断开,腹部肌肉有弹性,随着音域扩展,这个练习也可以用完整的音阶进行。

(3)长音的呼吸练习。在进行长音练习时最好采用多声部的和弦形式,这不但对训练听觉有好处,而且可以使各声部都是处在相应的有效声区与一音域之内,同时可以培养合唱团员逐步掌握和声音响平衡的能力。

总之,呼吸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呼吸状态。练习时无论是立式或坐式均可,但精神状态一定要集中。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训练才能培养出歌唱者应具有的持久性与控制力,从而满足歌唱的需要。

二、女声合唱的发声训练

合唱是音乐艺术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合唱训练中最基本的要求是:齐、准、合。其中首先要做到“齐”。“齐”主要体现在发声、节奏、语言三个方面。单从发声而言,就是我们所说的“统一发音状态”。

2.1正确的起声训练

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叫做“起声”。在歌唱中起声分为硬起(亦称“激起”)、软起(亦称“舒起”)两种。合唱训练中应以硬起声为基础,所以培养合唱团正确的硬起声至关重要。

(1)吸气并稍做停顿后再发短音(跳音或顿音)。这里建议可以用无乐音哼鸣来进行练习。步骤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渐强后渐弱。要求先发好基音。基音要求纯净清晰、圆润而富有弹性,基音要求有真声的振动感觉,且具有假声的高位置。要培养团员具有张开内口的良好习惯,随着音区上升,内口应愈张愈大;随着力度加强,气息支持也应愈来愈强。而起声时力度则不能强,如果起声时基音太强,声音就不可能干净,同时也是扩大不了的,即使扩大了也是粗糙、漏气或沙哑而不动听的。这种短音可以无限反复,直至发音准确为止。

这种无乐音的哼鸣练习,还有另外的一个优点:就是能让团员们找到气和声的正确比例,不允许有任何漏气现象,哼鸣时用多少的气息量,张口时也是相同的气息量。

哼鸣时要记住声音不要“穿鼻而过”,口内好像含着一个小乒乓球似的感觉,久而久之,团员们歌唱时也就不会产生“挤”与“压”的现象。通过正确的无乐音哼鸣来练习基音,团员们自然就会找到声带整体振动时气息支持上的“巧劲”,并且会自然地放松不需要紧张的部位,而以在歌唱时即使用很弱的力度也不会发虚,并具有一定的明亮度。

(2)在训练无乐音哼鸣的同时,也可以结合有乐音的单音断唱练习。在练习时应注意:有气就有声,要求声音具有弹性(即声音的颗粒状),记住:此时短音是为长音服务的,短音数量多少不受限制,只有当短音唱准确和得到巩固后,再发长音。母音的选择,最初应以a,o,u逐步再加e,i母音,发音前一定要保持不吸不吐的一刹那停顿状态。

(3)在练好单音断唱的基础上,再做旋律断唱。在练习时应注意:起声要积极敏锐,每个声音要有颗粒状,子音紧,母音松,可按半音上行模进的顺序逐步向上練习。以上这些练习均需要保持无乐音哼鸣断唱的气息感觉与要求,唯一不同之处是:无乐音哼鸣是训练发基音,因此是从低音区开始的,而有乐音哼鸣断唱应该从中下声区开始,逐步向两端练习。同时要在唱好断音的基础上发长音。永远记住在练习时短音总是为长音服务的,让良好的短音为长音打基础,做准备。

2.2几种基本唱法的练习

(1)连音唱法。连音唱法对音乐句法的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旋律及和声的色调变化以及对感情的表述也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掌握好连音唱法是团员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2)跳音唱法。跳音唱法非但具有自己特有的轻巧、灵活的艺术特性,同时也是连音唱法的基础,跳音唱法在起声方面总是“激起”型的。可供训练的练习甚多。

三、女声合唱音响平衡训练

在合唱中,音响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声中的“协和”与“不协和”,以及力度中的“强”与“弱”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严格地说,任何一部作品,任何一个合唱团,任何声部之间以及任何一个声部本身不同音区之间都存在着音响上相对的不平衡。指挥的任务就是要在這些错综复杂的不平衡的关系之中,按照作品的艺术风格要求,通过相应的艺术与技术手段来使合唱音响达到相对的平衡。所以说在音乐展现的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而“平衡”是相对的、局部的或暂时的。指挥排练具体作品,处理其整体音响的平衡关系时,要着重解决音乐织体各要素之间的音量分配问题,因此音响平衡也体现在纵横两个方面,但纵的方面是主导因素。

合唱的音响平衡问题,是合唱指挥经常遇到的大问题。并涉及到如音色融合、母音变化、和声结构及排列方法或复调织体的渗入因素等诸多方面,所以指挥在排练前,应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音响平衡,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四、结束语

今天,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女声合唱音乐迎来了新的机遇,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外女声合唱团队相互访问、各种合唱比赛频繁举行、各种新手法女声合唱作品的产生和影响、各种演唱方法的兼容并收,我国的女声合唱事业充满着勃勃生机。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作曲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民族风格的女声合唱作品,也希望更多从事合唱事业的音乐工作者更深入地对中国女声合唱进行研究,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将其推广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参考文献

[1]李飞,刘佩荣.浅析女声合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艺术处理[J].黄河之声,2015(05):74-75.

[2]樊宇明.浅谈女声合唱的特点及排练[J].黄河之声,2011(11):49.

[3]杨丹.浪漫主义时期女声合唱作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曹永明.女声合唱训练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8(18):75-76.

[5]田红萍.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训练艺术
纸的艺术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