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材料管理

2018-07-28 07:08高登军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材料管理建筑施工措施

高登军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加大了行业竞争压力。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施工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当积极强化建筑材料管理质量,为强化施工建设项目的安全稳定性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材料控制工作的实际价值体现,深入分析了各阶段材料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促进企业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建筑材料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际效率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和质量安全。基于此,要想切实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首要前提是强化建筑材料的质量。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因此,要保证质量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此项工作的实际价值。

1建筑工程材料控制工作的价值体现

一般从专业财务角度来说,建筑工程属于固定资产范畴的典型代表,基于建筑工程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固定性的特点,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针对整体工程的质量监督,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通常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联系紧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建设质量不达标,会牵连到其它工序环节,尤其是材料质量不符合实际需求,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公众的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圈内,如果材料的质量属性及防火性能达不到要求,极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此,强化对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整体工程的风险系数。

2针对材料管理工作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措施

2.1前期准备工作阶段的材料管理

2.1.1制定工程所需材料的成本控制计划

在购置建筑材料前期阶段,需要明确工程所需的材料类型和质量要求,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并借助各施工部门的分工协作。材料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保证与其它施工部门的有效信息沟通,明确与各个施工环节相对应的材料的质量属性,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材料采购时,则要依据施工建设的实际面积和具体结构,考量施工进度和工程所需,并确定工程材料能够及时的运送到施工现场。这里采购人员需尽量根据阶段性需求确定采购数量,避免过度浪费现象的发生。在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时,施工企业应充分考量施工时间,确定不同时间段内施工材料的储备量,同时,采购部分在完善材料清单时,应详细记录材料的基本属性和具体需求量,防止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配置不全。

2.1.2与综合信誉良好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

在购置施工材料时,施工企业应选择有生产许可和经营资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建筑施工应用的材料种类复杂,材料市场的可选择性增加。材料采购部门要综合衡量供應商的资质、规模、材料质量及行业信誉等。而且为了进一步了解商家的基本情况,材料采购部门应当深入市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选择质量占优且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

2.1.3严格把控采购成本

建筑材料的成本占据整个施工成本的大部分比例,此项成本主要包括材料采购费用、保管费用及运输费用等。这种成本实际上是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的,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合理控制成本投入,确保建筑方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筑施工企业通常会采取事前控制,以此为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在开展采购前期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市场全面了解材料的价格浮动,并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这样在购买时再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采购模式。

2.2施工运行阶段的材料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2.2.1全面贯彻落实验证工作

为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实际施工需求,施工企业应保证施工材料的数量及质量与施工相对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企业应促进各个施工工序的紧密联系,降低施工时间成本,实现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和监督,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案,为日后的检查工作提供便利。

在录入材料的基础信息之后,建筑企业需要开展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维系施工现场的运行,从根本上杜绝数据丢失等问题。针对部分不方便开展检验工作的主要材料,可以委托相关部分进行细致的检验,在生成检查结果后,将检验报告与相关数据存放在一起,以便查询。

要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关键环节是要保证验收入库工作彻底落实,在此环节中,采购人员应当统一协调解决建筑材料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开展验收工作时,对比送货清单、包装及质量证书,仔细检查清单的内容是否与采购的材料一致。

2.2.2系统监督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量

在施工环节,相关人员需要准确记载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并确定具体使用环节,将建筑材料的基本资料与所记载的材料使用情况资料统一整合,以便日后查看。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需制定严格的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增加利用率,例如,在某个项目的建设环节,计量木材的使用量,及与原定计划的差距等。

2.3竣工后的材料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在完成所有的施工项目后,需要统一记载整个过程的材料使用情况,并对比实际使用量与原定计划的差异,为预算的精确性提供有利依据。除此项工作外,建筑企业还要整理项目建设后的材料情况,主要包括统计剩余量、实施回收处理、将剩余材料进行入库保存;且在检查临时使用机械设备时,及时校验其运行状态,从根本上避免其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将能够二次利用的设备入库保存,避免浪费;而且要处理并登记废料的统一处理细节,回收能够再利用的废材,以此节约成本。

3现时代背景下,强化材料管理工作质量的实际路径

3.1优化管理人才

综合上文内容可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够是当下施工过程材料管理的主要问题。建筑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提升专业水平,强化综合素质。同时,督促其自主学习,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最尖端的管理手段。

3.2提升材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常,施工环节的材料管理工作流程复杂,由于施工过程应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不同工程阶段所需的材料有本质性的区别。针对这种情况,针对材料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关于材料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任何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材料使用的动向,根据实际需求量的变化,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并以此为依据综合分析工程实际施工任务量,强化施工质量。

3.3确保材料供应环节的产链化

由于施工现场场的空间有限,需要增加采购的次数,而采购过程又涉及诸多繁琐的工序,这就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此,建筑企业应当与多家材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构建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采取与材料供应商直接供货的方式,期间一旦发现质量属性不符合标准,会立即中断合作关系。借助此方式,能够保证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质量达标。另外,由相关部门开展不定期的抽样调查,且分阶段采用电子清货系统,细致盘点材料的各项数据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不利,就会导致施工质量不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施工运行受阻等问题。故此,要尽量保证管理工作达到预期水平,严格控制施工成本,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其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利君.加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J].居业.2016(02)

[2]周梦婵.试析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J].江西建材,2015(21)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材料管理建筑施工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论述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及机械设备选择的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改进对策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