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照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2018-07-28 07:08夏泽强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调光照度公共建筑

夏泽强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智能化的社会,智能化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建筑发展中,智能化更是占据了主要位置,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再到安全防范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与通信系统。与传统的照明相比,智能照明系统凭借其优越性,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照明系统;公共建筑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照明的高效控制和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智能照明系统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智能照明系统旨在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照明器具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统筹兼顾好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技术为一体,照明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虽然电力建设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电力资源过剩,相反,电力能源紧缺与供应不足的不良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在照明领域实行节能,将增长速度控制在资源能承载的区间,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进步。

2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

2.1线路系统优势

2.1.1新旧照明系统单控电路系统比较

智能照明系统与传统的照明系统相比。首先,在发生负载容量较大时,传统的照明系统还要增加控制开关的容量,但是智能照明系统只需要加大单元输出容量即可,不需要动用控制开关。其次,当开关与负载离的较远时,传统的照明系统要增加大截面电缆用量,而智能照明系统只需要增加控制总线的长度,从而减少大截面电缆的用量。最后,在对开关功能上,传统的照明系统只能满足单一的开关控制,而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来设置开关、调光及定时等多种功能

2.1.2新旧照明系统双控电路系统比较

与传统的照明系统相比,双控上,智能照明系统只需要在控制总线上并联一个开关就可以,不像传统的照明系统,还得用两个单刀双置开关,而且开关之间还要连接照明电缆。另外在进行多点控制时,传统的照明系统由于开关之间的电缆连线增多,会让线路的安装变得复杂化,而且也会增加施工难度,而智能照明系统则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要依次用一条总线并联多个开关即可,安装工作既简单又有效率。

2.2控制方面优势

2.2.1新旧照明系统控制方式比较

在控制方式上,传统的控制必须手动操作开关,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智能照明系统则可以运用场景的预设置与记忆功能,只需要按一下控制板上的某一个键即可启动一个灯光场景,操作方便快捷。

2.2.2新旧照明系统照明方式比较

智能照明系统在传统的照明方式中也有改进的地方。由传统单一的控制开关,到智能化的调光技术,并通过该技术运用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氛围,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2.2.3新旧照明系统管理方式比较

在传统的照明控制中,其所采取的是人为化的管理,处处需要人,处处离不开人。而智能照明系统中,由于控制系统会将能源管理改造成自动化,运用分布式网络布局,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实现对整栋大楼的管理控制。

3传统疏散应急照明系统应用缺陷分析

3.1设计缺陷

众所周知,传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主要是将灯具设计成固定长亮模式,以期使之成为火灾引导疏散的重要指挥工具。这种设计模式下的疏散通道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同时,对应的指示方向也是缺少灵活性。而火灾常常具有突发性,一旦蔓延趋势较为强烈,则采用固定的逃生路径来引导人们进行安全逃离,势必会酿成大错,再加上现场逃生人员的心理负担较重,一旦生命受到威胁,很容易会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若是疏散指示的路径为错误的方向,则肯定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

3.2建筑物本身的客观缺陷

公共建筑结构形式极为复杂,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公共建筑,相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增加很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因为大型公共建筑一般都属于高层建筑,其垂直疏散距离十分之长,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也是极为明显,若是应急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则很容易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另外,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设计中,为了节省成本,还会将防火分区建立在应急疏散通道中,以期占用少量的空间,并且相应的竖向管井也未按照防火分隔处理要求进行科学处理,再加上传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的限制因素较多,所以,在发生火灾险情时,就会因为建筑物本身的客观缺陷而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3.3应急灯自身具有缺陷性

应急灯是一种紧急照明系统,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且老化程度也是十分明显。由于该灯具的维护工作量极为显著,所以在公共建筑中的使用率也是远远低于其它照明系统。基于此,很多火灾事故,也是因为应急灯具的实效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所致。因为,其缺少集中供电设施,都是依靠自身附带的蓄电池进行供电,再加上得不到及时的运行维护,所以长此以往,就会降低自身的应用性能,导致火灾险情的最大化蔓延。

4照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4.1公共区域智能照明控制

公共区域包括共用通道、电梯前室以及楼梯间等,这些日常照明灯具可以根据红外移动控制来感应人是否存在于需要照明的区间,并根据感应自动调整灯光的明亮程度及需要照明位置的照明灯具的开关。在出入的高峰期,可以将灯全部开启,在高峰期过后及夜晚,可以用红外移动控制,有人进入照明区后,便开灯,人离开后,便灭灯。另外,在大空间场所和建筑物内的公共区域,可以通过集中控制器来减少人力;假设发生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启动疏散照明灯。

4.2现代综合建筑物大厅前台区域照明控制

对于大厅和前台区域的照明控制,进入大厅的灯光可以通过运用前台的智能照明控制器调光系统来照射,可以根据大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来调整预先设置好的最佳灯光场景。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人体的舒适度要求又可以给来访的客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4.3办公区域智能照明控制

首先,普通的办公区域是办公楼主要区域,既要考虑照度达标,又要考虑节能减排,因此采用时间控制和照度检测控制结合的控制模式。办公室靠近窗户一侧,尽可能利用窗外入射的大量自然光进行照度补偿。根据单个灯控制回路的调光曲线,照度传感器检测自然光,靠近窗户的灯具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自动开闭或调光,使办公区域保持同一照度,保证室内照明的均匀性和平衡性。其次,对于设有采光窗的办公室来说,大多是一侧采光比较充分,而另一侧则需要灯光补偿。但由于人工照明是按照夜晚的使用条件来设置,所以在白天天然光的作用下,会使室内照度大幅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运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需要照射的一方,安装智能照明控制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面板调节智能控制器对基本的工作状态来进行预先的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将照明亮度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从而为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上升。从传统的单一照明灯到现在的智能照明系统,再到智能照明系统在日常生活及公共建筑中的运用,无一不在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及实践创造能力。而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相信人们会更好的利用高科技,来为人类社会谋求更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吴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现代办公建筑中的應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8):62-63.

[2]邓昭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2):135-136.

[3]李震宇,杨杰,徐国忠.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变电站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2(07):283+285.

[4]李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6):123.

(作者单位:广东中晶激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调光照度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运维分析
这个鲜有厂商提及的参数,是贯穿整个手机屏幕供应链的利益博弈
地铁车辆照度试验方法和均匀性分析
告别偏头痛浅析OLED手机屏幕的DC调光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
让OLED屏手机不再辣眼睛,“DC调光”究竟是什么高科技?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舞台调光的数字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