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研究

2018-07-28 07:08李其彬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建筑造价施工质量施工管理

李其彬

摘 要: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技术性。施工管理指的是由建筑施工过程中,直至施工项目完成项目的参与者进行工程项目的开展与策划,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与费用、进度等各类目标有效实现的具体行为。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探讨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具体作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冀有效的通过有效的实施施工管理进而实现建筑造价控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综合效益。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工程控制

引言

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贯穿招标投标到结算整个过程,在建筑造价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地减低工程造价。但由于施工管理涉及人工、材料、机械、工艺、安全文明、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组织部署等项目,本文从以下对建筑造价影响最大的几方面研究探讨,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措施,降低建筑造价,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策略,切实做好招投标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建筑施工,加强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有效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做好现场管理与竣工结算工作。

一、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合理确定建筑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之和,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与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等等。建筑造价属于建筑施工管理范畴,建筑工程施工前如果难以科学合理的完善建筑造价,则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难以有效进行施工管理,会遇到各类困难。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将施工技术与工艺、施工环境与施工人员、相关设备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切实做好施工工作安排,有效的促使各方面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科学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以及竣工结算工作,防止出现浪费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开支,避免了财务支出超出现象。通过各类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有助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二)建筑造价的产生与建筑施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造价产生于建筑工程设计的任何阶段,在建筑施工中要想合理控制建筑造价,就应当充分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施工管理工作与建筑造价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在施工前必须科学合理的控制建筑造价,推行限额设计,尤其是在建筑招投标、施工与进攻阶段的结算等,做好各类工作科学合理的管控工程造价,如果忽略相关管理,则会难以实现建筑工程按时完成。

(三)加强施工管理有助于合理掌控建筑造价

施工管理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控制建筑造价的重要策略。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有效管理,能够对建筑造价进行合理控制。通过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严格的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切实将施工任务落实到个人与相关部门,明确个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责任,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有效进行,能够避免重复施工情况,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的相关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的价格合理,采用新技术与新工艺,确保建筑施工技术有效提高。充分重视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管理,有效引导这些要素,发挥更好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实现对于建筑造价的有效控制。

二、加强施工管理充分发挥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策略

(一)做好招投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主要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通过公平竞争的情况下,通过招投标程序优先选择施工单位,最终与中标单位确定合同,明确两者的义务与权利。招投标工作应当严格根据程序与相关规范公正、公平、公开进行,有效的避免暗箱操作,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施工单位,有助于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管控。

(二)科学合理组织建筑施工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工程施工,加强与施工造价的有效结合,有效应用人力物力与财力,确保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能够降低建筑造价。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机械、人员与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时刻关注施工人员的质素及效率,不满足进度和质量要求则进行更换。通过科学安排具体施工工序,确定施工项目的总体目标,结合施工项目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均衡连续的开展,防止返工现象,而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助于从根源上降低工程造价。

(三)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

建筑单位应当充分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通过与材料供应方的有效沟,优先选择材好价优,有过合作关系的供应方。确保材料能够供应及时,价格合理,绝不允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材料短缺而出现的停工问题。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入场,材料分批次下单、重视材料损耗的控制,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重视施工样板的签认工作,实施前,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样板供样,并签字确定,避免口头约定和模糊指令,提前告知对样板与进场材料有差异的风险,如天然大理石纹理、色差与样板不完全一致等风险,避免材料进场后扯皮的发生。

(四)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有效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新技术与新工艺、新材料的有效应用,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有助于降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切实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如采用新型专用粘结剂,采购小型切砖磨边机,提高安装质量,和提高效率。

(五)减少工程项目设计变更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减少涉及项目变更,特别是重大变更,应当有效避免,防止由于设计变更而产生的工程造价升高等现象。工程实施过程不可避免的产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确定前,需建设单位成本部门进行估算或概算,如超出一定比例,则需提醒设计部门修改设计变更,使得变更造价更合理。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要明确设计内容,除一般情况外不能够随意变更项目设计内容,在不影响施工项目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设计变更。当项目涉及变更后的管理工作,如果涉及到费用的增减问题,应当与设计单位和跟踪审计单位、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签字后才可生效。

(六)嚴格的进行签证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严格进行签证管理,通过构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具体人员的分工与职权,切实保障签证质量,杜绝虚假签证的行为发生。为了提高签证过程中的签证准确性,可以在工程施工后及时有效的办理工程签证,防止出现二次签证覆盖情况,应当客观准确的描述签证,并且确保签证的准确性,现场复核变更设计图纸与现场的对应关系,对隐蔽工程及时进场录像或拍照,影响记录必须包含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完成后内容,并且在纸质版标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事情缘由等,防止出现项目设计变更后无法办理手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建筑施工管理涉及的因素众多,如把相关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有关的因素,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则可以提升企业的利润率。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祥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张延涛.浅谈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3]舒健强.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东盟博览,2013(2)

[4] 胡电生.浅论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5] 陶宏宾.浅谈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管理的相互影响关系[J].企业导报.2011(19)

(作者单位:深圳市邦杰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造价施工质量施工管理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结合探讨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建筑造价预结算的审核重点及注意事项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