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分析与模式探究

2018-07-28 07:08易保根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模式探讨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多,这就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在能源消费中,建筑行业在总能耗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建筑节能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概况以及应用情况,并通过对国外建筑节能措施的分析和介绍,进而深度研究了我国建筑节能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节能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趋势;模式探讨

前言

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消耗比较多,因此保证资源的充足性非常重要。在我国社会总能耗结构中,建筑耗能量约占 1/3,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看来,降低建筑能耗成了节约能源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保证能源安全,我们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节能贯穿到建筑行业中,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下面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建筑节能的有关内容以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一下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的探讨。

1、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1.1 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中国的建筑节能发展是比较慢的,我们的节能技术还有待提高。在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爆发,这给发达国家敲醒了一个警钟,因此建筑的节能改造被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重视起来,但是中国对建筑节能还是有所忽略的。在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突的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这一领域。在建筑节能上,国外许多国家做的很好。在德国,德国的低能耗建筑一般都是根据建筑的能耗大小来主要划分为三个等级:低能耗建筑、三升油建筑、微能耗/零能耗建筑。德国的低能耗建筑是德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德国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官方及半官方专业机构的实施,以及通过税收等手段引导企业开发来推进相关低能耗建筑。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四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人们所用的电能是来自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生活及饮用水是来自屋檐流下来的雨水等(水是经过处理的);粪便和污水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以及沼气用。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旧报纸、纸板箱等则成为屋子墙面的主要材料,而且墙面是完全绝缘的。而美国的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则是利用废旧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建造出了一个绿色办公室。

1.2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历史上,建筑房屋为了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掩蔽场所——健康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第一阶段的建筑要求就是掩蔽场所,建筑所用的材料取自于大自然,然后又回归于大自然,这就完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第二个阶段是健康的建筑。从这就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建设活动进入了理性阶段,中国的建筑发展不单单在建筑的功能以及外观上不断进行探索,在环境的保护与节约能源的意识上也与日俱增,这就使之成为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从而使建筑节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节能状况还是相对落后的,所以说节能形也是势较为严峻,我国政府一定会进一步推动城镇和农村的节能改造,在城镇建筑节能改造中,已经有许许多多节能效果很高的建筑了,我们吧城镇建筑节能改造做为榜样,来推动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活动的进行。我们国家制定相关规定及政策,来加大建筑节能在经济上的投入,大力鼓励建筑节能的改造在城镇和农村的推动及发展。现在在城镇的建筑节能改造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效果了,建筑节能已经逐渐开始顺利开展了,但是由于农村的建筑節能相对落后,以及农村的建筑节能意识十分的不足,节能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会成为以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在农村住宅中,外墙维护结构相对落后,施工设计不到位,使得墙体保温隔热的功能较低,这就造成了当地人们生活的不便,尤其是在气候较冷的地方,人们为了保温会消耗大量能源,释放的废气不能得到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并且污染了空气。我们要根据农村建筑的外形特点以及能源特点,来制定出相对应的节约能源改造政策,做好节能的宣传,依靠政府来鼓励农村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活动。

2、建筑领域的节能发展模式探讨

分布式能源将是未来城市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未来城市能源系统可能将会是一种城市尺度分散——区域多源集中——终端用能系统的模式。根据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水平,我们仍需要合理规划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建筑能源系统效率。我们从保证能源安全和保护气候环境的角度来看,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是促进能源供应多样化,减少对煤炭消费、降低对石油依赖的选择之一。

3、结语

建筑领域的节能发展模式在不同层面上有多种方式和技术可以选取与集成,包括城市的建筑能源规划、能源结构调整及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节能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系统的规划设计,杜绝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等现象,不断地提高节能技术水平,使我们建筑能够实现最好的节能效果,从而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等,减少工程上的造价,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2] 程建华,王辉.节能建筑的能耗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11):1262128.

[3] 应群.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节能设计[J].福建建筑,2007(04).

[4] 文桂萍.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1).

作者简介

易保根(1988—),民族,汉,籍贯,江西,单位: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节能。

(作者单位: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模式探讨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先学后教”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四步节能
珍爱能源 延续价值
节能建筑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