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8-07-28 07:08王玲玲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项目管理

王玲玲

摘 要:近年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诸多大型建设项目中展开大规模的运用,在为项目的总承包方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时,也实现了业主既定的投资、进度、质量等重大目标。可是随着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运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管理内容的复杂多样,以及规模较大难以一体化管理等系列问题凸显出来,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施项目总承包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对项目各参与方,进行严格而又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本文针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EPC是国际通行的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隨着中国工程建设项目走向国际化,EPC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耗费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车费用,以及项目管理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在EPC项目中,由于涉及的环节与内容比较多,所以对其成本费用的管控难度比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更大。为了能有效控制EPC项目的费用,使得项目的投资、进度以及质量等得到有效的保证,就需要切实做好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从而实现EPC总承包项目成本经济效益最大化。

1整合设计与施工管理对于EPC项目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以往在工程项目中,部分设计人员忽视了工程前期勘测工作,没有对工程现场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全面勘察,使得工程设计与现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就会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影响项目投资收益。而通过整合设计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就能较早地介入工程设计。这样一来,工程设计初期就能够听见施工人员的声音,能够实现对施工能力与现场环境的充分考虑,确保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因此,将施工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设计变更的出现,也就能够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1.2有助于保障项目施工质量

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总承包商对最后的工程项目产品负全部责任,因此其组织成员都是利益共同体,为了确保施工建设质量往往会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此外,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机整合,也会使得设计与现场施工间的协调工作更容易,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效果,尽可能的贴近工程设计要求。这是由于通过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有效联合,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管理,确保工程设计施工的高效开展,保证产品质量。

1.3有助于降低业主责任风险

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单位的管理职责相对减少,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涉及到的协调工作也不多。而以往业主单位的项目管理责任,大部分转移给了总承包商,可以有效地缓解业主在建设高峰期的管理人员压力,也可以有效解决其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降低业主单位责任风险。

2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2.1项目管理的协调工作量大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结构庞大,参与的各个单位涉及很多种,总承包方作为统一各方的管理者,对外有业主方、监理等,对内有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需要做大量工作去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归属关系,以期达到各方资源的协同使用和共同管理的目的。

2.2设计方的管控手段相对减少

在总承包管理模式中,适应工程管控的特点,设计部门难以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起到全程跟踪的作用,使得预期设计人员的主导性作用有所降低。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优化和工程局部调整力度比传统工程要大,当面临繁多的设计更改和方案修正时,设计部门要时常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2.3成本控制难度大

相对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总承包商通过对采购、设计和施工等三个环节的有效管控,来维持EPC总承包模式的顺利运行。这其中,由于在建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都较长,导致施工人力和物力等因素会随着社会经济波动而不容易控制,定会从外部因素上增加控制项目成本的难度。

2.4总承包商承担较大风险

总价合同通常是EPC工程总承包合同所采取的形式,这就无形中将很大一部分的项目风险,转移到项目的承包商身上。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普遍运用于相对投资较大的工程,涉及到的工程主体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因此业主将这些潜在的风险,全部转嫁给总承包方,会导致其比传统模式下的单项承包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措施建议

3.1建议进一步完善EPC模式的管理政策与制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政府监管配套程序,明确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履行中的主体转移地位,试行制定总承包企业资质、招投标管理规范、合同规范文本等相关细则,指导从业各方按同一原则和规范实施管理,积累经验后逐步完善。投资主管部门放宽投资控制原则,允许工程总承包企业通过创新赚取超额利润。

3.2总承包模式的选定

目前,具有真正意义上EPC综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多,总承包可以设计单位牵头,也可以施工单位牵头,建议根据项目特点,优先选用以设计单位牵头的总承包模式。虽然当前多数设计单位尚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但设计单位牵头的工程总承包相对于施工单位牵头具有显著优势。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于EPC项目,设计的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5%左右,但却决定了项目80%以上的成本,以设计单位牵头有利于全面控制项目成本。此外,设计单位在牵头的总承包项目中更能获取较高利润率,相对于DBB模式,设计单位获得的利润可能比DBB模式高出一倍,而施工单位牵头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其可获得的利润率可能只比DBB模式略高,利益对于设计企业的撬动作用更加显著。

3.3招标的组织实施

现行的国家招投标管理体系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且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而对于工程总承包模式,项目尚处于方案阶段,没有施工图,其估算或概算的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精度存在较大偏差,难以直接作为招标的投资控制目标。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而言,工程发包必须按照批复的招标方式进行。批复设计、施工均招标的,可根据拟定的总承包模式进行招标,对于批复施工招标、设计不招标的,可直接委托设计单位为总承包单位,再由总承包单位组织施工招标。关于投资规模的控制,对于有较成熟行业应用经验的项目,可采用编制模拟清单[7]的方式通过招标竞争确定方案和单价,对于建设工艺对成本起决定性的项目,可通过招标竞争确定方案和总价,对于建设标的明确、简单的项目,可通过招标直接确定队伍和总价,与施工总承包类似。招标的组织模式应根据项目特点综合考虑后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应用较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针对项目工程施工与管理责任的整体承包,其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整体管理理念。通过对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可知,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而这也正是其被我国政府及相关单位大力推崇的根本原因。而就建筑工程企业而言,也应明确知晓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先进意义,并加强对其的理解与研究,以便充分发挥其效用,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本文主要是围绕EPC项目管理模式中的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有机整合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EPC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成熟发展做出些许贡献,全面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绍武.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6.

[2]李想.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国内的造价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3]曾庆飞.关于EPC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06.

[4]倪受好.EP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D].兰州理工大学,2013.

[5]肖兰.EPC工程承包项目管道工程协同管理实践[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04):61-64.

(作者单位:天津市诚信招标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项目管理
项目式学习从娃娃抓起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