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2018-07-28 07:08范婷婷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公共行政竞争机制公共服务

范婷婷

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机构正在进行着意义深远的改革,这场改革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事业。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改革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的主流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管理论均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规模的无限扩张和政府角色的膨胀、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公共支出的持续膨胀带来的普遍的政府财政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

“新公共管理”从理论上讲,它的核心是以管理、业绩评估和效率为标准,在公共部门中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并引入竞争机制,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主要导向,同时加强调整政府职能,优化和有效利用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和风险的意识,使他们拥有合理充分的权力,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并强调对资源利用的节约性的理论。[3]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4]

3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3.1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3.2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員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3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注重落实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不消说,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3.5重视政治对行政和公务员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因此,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公磊.新公共管理与我国的行政改革[D].[出版地不详]:上海师范大学,2004.

[2]李俊杰.新公共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新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07,卷缺失(11):83-84.

[3]郑梦建.浅析新公共管理与我国行政管理的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9,卷缺失(27):159,161.

[4]王春燕.新公共管理思潮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J].学术交流,2009,卷缺失(1):15-17.

[5]赵大鹏.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深化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与法,2003,卷缺失(12):41-42.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行政竞争机制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基于管理、政治和法律视角对公共行政学之分析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公共行政法治化的逻辑理路及制度模式探索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塑造我国良好的公共行政伦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