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之“根”

2018-07-28 07:08董伟龙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星体程序宇宙

中国文化是有“根”的文化。中国文化之“根”是一个宇宙原理,这个宇宙原理就隐涵在《洛书》与《河图》的象、数之中。《洛书》与《河图》乃伏羲时代以前先民遗留的两部“象、数”理论。“河、洛”作者为了将一个宇宙原理传于后世,于是他画“洛书”图与“河图”图;他赋予两图中的象与数以一定的意义;将那个宇宙原理隐涵在两图的象、数之义中。中国文化,就是在《洛书》、《河图》这两部“象、数”原理上产生的。

中国文化起始于伏羲氏作《八卦》。伏羲氏则于《洛书》与《河图》的象、数之义,创作阴爻与阳爻;以阴爻与阳爻组成八个“卦、象”,以八个“卦、象”反映了宇宙的演变与生成。由此启开了中国文化史,开创了中华人类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揭示、阐释宇宙的先河。自伏羲氏作《八卦》之后,历代圣贤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并揭示了宇宙持续不断的活动。至商末,文王演《周易》;周代,老子著《道德经》;孔子著《易·系》。在这三部文字论述中,文王、老子、孔子都则于《洛书》与《河图》中的象、数之义,对宇宙的起源、演变过程与生成程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至此,炎黄子孙在对宇宙的理解与认知上,已形成了实质且整体地理论体系。中国文化正是在古代先贤们则于《洛书》、《河图》原理研究宇宙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并在周代达到了顶峰繁荣。

历代先贤的宇宙思想都来源于《洛书》、《河图》原理,文王、老子、孔子对宇宙的阐释意见的依据都是来源于《洛书》与《河图》中的象、数之义。文献[1]与文献[2]中已经系统的阐述了宇宙的演变与生成。本文主要结合了《洛书》、《河图》留下的难解之谜,做出了如下阐释。

一、推测《洛书》、《河图》原理的来源

1、“洪水漫世”,在我们中华民族中流传已久。《洛书》与《河图》或与这个古老的传说有关联。

2、当今世界上一些科学家、历史学家根据埃及金字塔、撒哈拉沙漠线条、英国巨石阵、希腊庙宇遗留的重达两千吨方石等神秘的历史遗物而推测:大约在一万两千年至一万三千年前,人类曾经有过一次高度的文明;一场特大的洪灾毁灭了人类的那次文明;当今世界上诸多神秘的历史遗物应该是史前人类文明社会的遗迹。

3、根据世界上科学家、历史学家的推测意见而进一步推测:“河、洛”作者应是史前文明社会中的宇宙学家,也是那场特大洪灾之后的幸存者之一;“河、洛”作者为了将史前人类发明、建立的宇宙原理传于后世,于是他画“洛书”图,并赋予图的象、数以一定的意义,将那个宇宙原理隐涵在“洛书”图中的象、数之中,以图中的象、数反映了宇宙的起源、演变、生成过程。后来,“河、洛”作者担心后世人不能正确阅读《洛书》,不能准确理解《洛书》理论内涵,于是在《洛书》中间五个圈之外加了十个点,并将《洛书》四边上和四角上的象、数合理组合,放在四边上。由此又演变出《河图》。其意图是以《河图》指导后世人正确阅读《洛书》,准确理解《洛书》理论的内涵。

二、在《河图》启示下阅读《洛书》

1、“河、洛”作者已经认识到:原始宇宙时期,宇宙间唯有一种非常细微的客观物,以混沌无极的状态整体地存在于宇宙间,那种细微的客观物是构成原始宇宙的原素。在此认识基础上,“河、洛”作者以《河图》中间的五个圈之象,象征了宇宙原素在原始宇宙间,混沌无极的整体存在状态;以《河图》中间五个圈之外的十个点之象,象征了自宇宙原素在原始宇宙间开始演变运动后,经过一系列地运动与演变,宇宙间产生了无数个巨大质量实体物(星体)。以此说明了宇宙经历了由原始无极宇宙至星体在宇宙间产生的演变过程;《洛书》就是反映宇宙演变、生成过程的原理性理论。

2、“河、洛”作者以《河图》四边上的组合之象说明了《洛书》的阅读顺序应该是:五-一、六-九、八、三-七、二-四。其中,中间五个圈至下边的一个圈为宇宙的第一个演变程序;下边的一个圈至上边的九个圈为宇宙的第二个演变程序。“河、洛”作者以《洛书》左上角的四个点之象,象征星体产生之后的宇宙之象。并将《洛书》上边的九个圈与左上角的四个点组合,放在《河图》的右边上,以这组组合之象说明了《洛书》上边的九个圈至左上角的四个点,乃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是宇宙产生星体的过程。

三、通过理论还原追溯《洛书》、《河图》中象与数的意义

现在将《中国文化中宇宙理论的研究》中闡述的宇宙理论还原于《洛书》、《河图》中的象与数,《洛书》与《河图》可得到以下解读。

1、“河、洛”作者以《洛书》中间的五个圈之象,象征了宇宙原素在原始宇宙间混沌无极的整体存在状态。混沌无极的原始宇宙状态乃原始宇宙之象。原始宇宙之象乃宇宙的第一象。

2、由于宇宙原素内部运动原因导致宇宙原素在宇宙间发生了整体演变运动后,宇宙就开始了第一个演变程序的演变运动。“河、洛”作者以《洛书》下边的一个圈表示了宇宙第一个演变程序的演变结果。“河、洛”作者将《洛书》下边的一个圈与右下角的六个点组合,将其放在《河图》的下边。他以一个圈之数“一”的整体、统一之意说明了经过第一个演变程序后,宇宙原素以宇宙间的一个点为中心汇聚,并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存在形式。这时,宇宙间产生了一个原素中心和唯一一个极点。因此,经过第一个演变程序的演变之后,已由原始无极宇宙演变为单极宇宙了。“河、洛”作者还以《河图》下边的六个点之象,象征了宇宙原素在单极宇宙间,以一点为中心相对密集、有序排列、统一存在的和顺状态。宇宙原素在单极宇宙间呈现的整体、有序的和顺状态即单极宇宙之象。单极宇宙之象乃宇宙第二象。

3、“河、洛”作者根据单极宇宙之象说明了宇宙第一个演变程序的实质是宇宙原素以宇宙间一个点为中心依次汇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宇宙原素以宇宙间一点为中心不断汇聚,是导致单极宇宙形成时随即发生爆炸而解体的原因,单极宇宙解体过程终了之时,乃宇宙第一个演变程序的结束之时。

4、当单极宇宙解体过程终了之时,随即宇宙原素在宇宙间又开始了第二个演变程序的运动与演变。在第二个演变程序中,宇宙原素以宇宙间的无数个点为中心分别汇聚,而形成了无数个独立存在、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这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中,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的中心都是宇宙的一个中心,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的中心点都是宇宙的一个极。“河、洛”作者以《洛书》上边的九个圈之象,象征了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在宇宙间的并存关系;以《洛书》上边的九个圈之数,表示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在宇宙间分别存在、整体组合而成的宇宙物质多级结构。

宇宙物质多级结构的形成,表明单极宇宙解体后又演变为多级宇宙。多级宇宙的形成乃宇宙第二个演变程序结束的标志。

5、宇宙物质多级结构形成时,随即就导致自身结构中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开始在宇宙间运动了。由此启开了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河、洛”作者将《洛书》上边九个圈与左上角四个点组合,将其放在《河图》的右边,以《河图》右边的四个点之象,象征星体产生之后的宇宙之象。以《河图》右边的组合之象表示了自多级宇宙开始运动至星体在宇宙间产生,乃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即宇宙产生星体的过程。

6、自多极宇宙开始运动后,多级宇宙就有了两种宇宙之象。“河、洛”作者将《洛书》左边的三个圈与左下角的八个点组合,将其放在《河图》的左边。以八个点之象,象征宇宙原素以多级宇宙间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的中心为中心,分别汇聚、有序组合的大顺状态。宇宙原素在宇宙间呈现的“大顺状态”即多级宇宙之象,多级宇宙之象乃宇宙的第三象。“河、洛”作者还以三个圈之象,象征了多级宇宙间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在宇宙间整体运动的多级宇宙之动象。

7、由于宇宙物质多级结构形成时,宇宙原素以宇宙间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的中心为中心分别汇聚,所以导致多级宇宙间局部原素稠密。由于宇宙局部原素稠密,必然导致原素发生合并运动。由于原素合并而在宇宙间产生了无数个巨大质量实体物-星体。因此,宇宙原素在宇宙间的合并运动是宇宙产生星体的原因。

由于宇宙物质多级结构形成时,随即就导致自身结构中的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在宇宙间开始运动了。所以,当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在宇宙间开始运动时,每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内部的原素就开始了合并运动。因此,“河、洛”作者将《洛书》右边七个圈与右上角的两个点组合,将其放在《河图》的上边。以七个图之数与两个点之数的和-九表示了宇宙物质多级结构;以七个圈与两个点这组组合之象,象征宇宙原素在多级结构中的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内部都开始了合并运动。以两个点之象,象征了宇宙原素在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内部合并运动的动象。

在宇宙的第三个演变程序中,由于宇宙间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内部物质不断地合并,而在每一个无限开放的“原素体系”内部都产生了一个巨大质量实体物-星体。

无数个星体在宇宙间产生,标志着宇宙第三个演变程序结束,标志着宇宙已完成了自身整个演变、生成过程。

8、星體产生之后,每一个星体都统一在产生自身的母物质体系中,依母物质体系的存在而存在,随母物质体系在宇宙间的运动而运动,与母物质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共同构成无限开放的“宇宙物质体系”;宇宙物质依然由无数个无限开放的“宇宙物质体系”在宇宙间分别存在、整体组合的宇宙物质多级结构形式,整体地存在于宇宙间。“河、洛”作者以《洛书》左上角的四个点之象,象征了星体产生之后的多级宇宙之象。星体产生之后的多级宇宙之象乃宇宙的第四象。

以上,通过理论还原、追溯了“河、洛”作者赋予《洛书》、《河图》中象与数的意义。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第一部宇宙理论-伏羲《八卦》的理论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文化之“根”是什么样的“象、数”原理。

参考文献

[1] 董伟龙.中国文化中的宇宙理论研究[J].世界家苑,2017(10).

[2] 董伟龙.中国文化中的宇宙理论深入研究[J].世界家苑,2017(12).

作者简介

董伟龙(1948-),男,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宇宙哲学学术研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宇宙哲学。

(作者单位:河北宇宙哲学学术研究协会)

猜你喜欢
星体程序宇宙
坐姿
宇宙第一群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星系的演变过程
第十四章 拯救地球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这宇宙
混乱的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