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音乐文化建设锻造石油之魂

2018-07-28 07:08武静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

武静

摘 要:伴随石油开发生产的特定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时期产业音乐新品种。其是铁人精神的特殊载体和历史化石,是新中国产业工人音乐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当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石油音乐文化建设锻造石油之魂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文化;音乐;文化

引言

音乐属于文化范畴内的事物。石油企业是经济领域的组织。这两者的结合,实际上是联接文化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践。这种实践成果,被称为“企业文化”。那么,音乐这种文化载体,在石油企业当中应该具有怎样的地位?对石油企业的发展究竟能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尝试论述。

一、音乐对企业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归纳起来,企业文化有6大功能,分别是——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辐射功能。

这其中,“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帮助企业选准发展方向和团结发展力量的决定性功能。这从它们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凝聚功能是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音乐,恰恰可以在这两方面起到其他文艺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

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石油企业在其组织形式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很类似于学校。将音乐文化当成一种企业自我教育的方式,并不为过。

二、音乐文化在石油企业中的地位

面向石油企业的音乐文化,作为石油企业的精神支柱之一,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达到“人本管理”的目的,出现了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进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就企业的性质而言,是一个经济组织,它的中 心任务是形成员工的凝聚力、感召力,

发展生产搞好经济、提高效益。就企业文化性质而言,广义的一面是创造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一面是形成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企业需要的思想和精神。而音乐的形式则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日益成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中的相依手段,其地位越来越重要。

实践证明了许多企业出现了厂兴义兴,音乐形式的单位文化快速普及高水平的发展。在求得发展的企业中,用音乐艺术的武器,强大内部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潜能、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和培植自强不息、求索开拓的人文精神和奉献精神。音乐文化的地位只能是为社会企业的进步发展服务,紧紧围绕石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这个中心,自觉地服务这个中心,在火热的生产一线展示音乐艺术的强大作用,在人类生产劳动的需要中去定位、去扎根、去发展。

三、音乐文化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

(一)体现“爱国”精神的石油音乐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庆精神的情感原点。会战时期,石油工人们在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之后深刻认识到:在诸多困难中,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在诸多矛盾中,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大的矛盾。共同的认识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这种强烈的情感体现到工作中,就是不竭的精神动力,让人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充满前行的力量;这种情感升华成艺术的形式,就有了以“爱国”为主题的石油音乐。

1964年初,曾创作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带着年轻的作曲家秦咏诚来到大庆体验生活。在短短十几天内,他们对石油工人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高强度的劳动就有了直观的了解,更被工人们高涨的士气、冲天的干劲深深地震撼。当秦咏诚看到薛柱國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时非常激动,只用了二十分钟就谱好了曲。这首歌以朴实真挚的笔触抒发了石油工人的豪情壮志,展示了石油工人天不怕地不怕、一腔热血为国家的高尚情怀。1974年底,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创业》,影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以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历史为依据,反映了大庆创业时的艰难和油田的风貌。毛主席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动地落了泪,并亲自为影片作出批示。

电影的配乐依然由秦咏诚创作,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其中的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以写景抒情的手法和时而深长悠远、时而慷慨激昂的曲风,把“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的爱党爱国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爱国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情感动力,这两首石油歌曲也凭借丰厚饱满的爱国之情被一代代中华儿女传唱至今。

(二)体现“创业”精神的石油音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精神的核心内涵。面对石油会战的艰苦环境,工人们一不等二不靠,在铁人王进喜的号召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只靠自己的双手就完成了本应是大型机械来完成的工作,创造了石油工业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粮食和住房等生活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工人们牺牲休息时间开荒、种地、盖房,甚至连工人家属也组织起来,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石油会战。

1960年三至五月,四万多人的石油会战大军汇聚到茫茫荒原上,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高寒地区的居住问题,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建造黄土加草夯打起来的建筑——干打垒。

在保障油田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工人们唱着《干打垒之歌》,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近10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房。这首歌把写实的语句与劳动号子融合在一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业激情,给石油工人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当年的一位亲历者贵芳苑在回忆起这段历史的时候激动地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不叫苦,不叫累,日夜奋战,是啥精神支撑?肯定地讲:干打垒之歌功不可没!”

同样体现出创业精神的还有电影《创业》的主题曲《创业歌》。这首歌描写了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突出了石油工人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创业作为大庆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大庆精神活的灵魂。在倡导全民创业的今天,大庆精神的创业内核和体现创业精神的石油歌曲更显得意义非凡。

(三)体现“求实”精神的石油音乐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是大庆精神的作风标准。石油工业是一个行业特性突出、影响因素繁杂的庞大系统,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求扎实、严谨、细致、认真,不允许一丝疏漏,来不得半点马虎。石油会战初始,会战工委就强调“拿下大油田在于狠,开发大油田在于细”“讲干劲要猛如老虎,讲细劲要细如绣花”。在基层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

在“三老四严”的发源地——大庆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采油队,每天清晨都会唱起嘹亮的队歌《身在四队做传人》。这首歌要追溯到五十多年前,当时在中四队发生了一件事,一位新来的徒工关闭清蜡闸门的时候漏掉了一个步骤,挤坏了一只刮蜡片并试图隐瞒。队长辛玉和认为“小洞不补,大洞尺五”,而事情的根源还在于自己放松了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中四队逐渐总结出了“三老四严”的工作标准。这一工作标准很快被写成歌曲《三老四严好》,让全线石油工人短时间内把“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歌唱四个一样》同样是一首取材于大庆油田基层工作经验的石油歌曲。“四个一样”与“三老四严”曾一起写入196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草例)》,作为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颁发。与机械地背诵条款相比,歌曲的形式显然更通俗易懂、利于传播。智慧的大庆人把这些体现出求实精神的作风标准谱写成一首首赞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得到了宣传,为油田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思想保障,对整个石油行业乃至全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体现“奉献”精神的石油音乐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崇高境界。会战开始后,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会战工委提出: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要先全局,后局部;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要先国家,后个人;在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上,要先生产,后生活。对这种舍己为国的奉献精神,两论起家的大庆石油人高度认同并坚决拥护,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结束语

音乐文化的发展,一是要面向社会与企业紧密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塑造企业的形象、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素养服务,逐步产生音乐文化与企业之间的互动火系。二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培养人才队伍、精美的佳作,坚持音乐的文化要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强化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张钰.音乐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克拉玛依学刊,2011,1(02):76-77.

[2]杨和平.论中国石油音乐文化的理论内涵[J].黄河学刊,1998,12(01):61-66.

(作者單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奇妙的“自然音乐”
谁远谁近?
音乐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音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秋夜的音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