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医养融合服务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8-07-28 07:08闵丹彭开勤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老龄化

闵丹 彭开勤

摘 要:“医养融合”是指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护老中心和老年医院相结合,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医养融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審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医养融合;养老服务;老龄化

在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不断延长着人类的生命,我国老年人也逐渐增多,步入老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人口发展和服务的养老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以往的单纯养老模式也不能满足増长的各种老年年服务的需求,比如医疗、生活护理、精神慰藉、健康咨询、老年年文化、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综合性的养老需求。为寻求取得养老服务的发展和突破,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日渐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破解的关键之法。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方式不仅仅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改善和增进老龄人健康生活状况,提升老龄人生活质量的实际需要。医养融合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目标,达到多元主体化、多层次、上下相接、左右贯通、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医养融合覆盖面广,产业业链长,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党和和国家的重视,老年人口急剧增加伴随的医养融合需求的不断增加,医养融合的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可以说医养融合不仅有极高的社会效应,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医养融合服务供给缺口大,需要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庞大的老龄人群体的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因而医养融合能够充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养融合主要涵盖了医、养、护三方面的重要内容,涉及社区医养护服务资源的整合、机构养护和居家养护的结合,涉及医疗保障服务、健康品质管理控制与促进、健康养老保险以及相关的养老服务,涉及到老年养老药品、养老医疗器械、养老保健用品、老年保健食品、老年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医养融合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我国具有中医药优势、优质医疗机构及医疗卫生科研资源优势,通过把这些医疗资源优势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把优质的医疗服务推送到居家养老的每户,以医养融合涉及的信息技术、装备、新材料、生物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努力培育一批新的医养融合增长点,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武汉市医养融合的概况

2018年1月18号,武汉市民政局发布人口老龄化报告。报告称,武汉老龄化程度持续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85万,占户籍总人口20.95%。武汉市公安局人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武汉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5万左右快速增长。截止2017年末,武汉户籍总人口为853.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比2016年增加6.1万人,同比增长3.53%。

而2016年初武汉市养老机构共计286家,其中包括公办养老院、社区办养老院146家、社会办养老机构49家及农村福利院76家,总计床位数6.1万张。换言之,武汉市每27位老年人只有一张养老床位,可见武汉市养老需求缺口之巨大。此外,近年来,武汉市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态势不断加快,武昌、黄陂、江岸、新洲、硚口等5个区的高龄老年人现已超过2万人,高龄老年人往往还伴随着空巢、多病、自理能力丧失等问题,尤其需要社会和家人广泛的关注与呵护。对于医养融合的概念,国内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医养融合是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调动各方力量的参与,整合已有的医疗、养老等资源,由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对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生活照料、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为一体的服务。目前武汉市实行的医养融合模式有以下四种:一是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养护病房模式,即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般为一级、二级医院,且当地的医疗资源丰富,有闲置),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展医疗、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如武汉市一医院便设立老年科,该科主要针对需要提供医疗服务的患病老年人。老科日常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护理及病情监控;而当患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的慢性病发作或无病史老年人突发疾病时,立即为老年人办理住院手续,提供医疗治理。二是原有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模式,即在原有的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服务中心,为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医疗巡诊等服务,将医院搬进养老院内。该模式的服务对象一般为长期患病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如武汉市中心医院在福利院开办的谌家矶院区,在养老院内设置康复科、放射科、综合内科等科室,为福利院内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模式。该模式下,养老院在社区服务中心就近选址,并与之签订协议,由医疗机构定期上门巡诊提供医疗服务。四是医养融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养老群体,其特点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由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为老年人提供,政府出资购买。

武汉市医养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2.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收费高,政策补贴力度低是该模式现阶段下运营发展的主要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2.完善医养融合服务,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医养融合是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补充和创新,但我国现有的保险制度很难为其提供长期有效的经济支撑。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医养融合模式推行下去的经济基础。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从业人员待遇水平

医养融合具有跨医疗与养老两个领域的特点,决定了其不但具有养老的性质还兼顾了医疗治理的功效,因此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医疗与护理两项专业素质。

4.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合理配置医疗养老资源

立法是保障老年养护的基础。武汉市政府也应根据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出台相关法律。

5.建立统一服务标准,健全监督奖惩机制

医养融合机构的服务标准划分不一,老年人对于自己所享受到的医护服务无法评判。统一标准是量化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需要引导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各服务主体制定统一的标准。

医养融合风险大,牵涉的机构众多,不易协调,其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和规制。由于涉及领域众多,又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产业,日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行业发展还十分不规范,相关规制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宏洛. 探索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 福建日报,2013 - 12 - 23(11) .

[2]齐红霞. 浅析二级医院转型老年病医院的发展现状[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6):19 - 20.

[3]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 J ].中国社会科学,1996,(5).

[4]耿爱生,杨文娴.我国老年保障研究中的“健康老龄化”研究趋向及其价值[ J ].社会保障研究,2014,(2).

[5]邬沧萍,姜向群.“健康老龄化”战略刍议[ J ].中国社会科学,1996,(5).

[6]张旭,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7]Ikegami Campbell J C.Japans Health Care System:Containing Costs and Attempting Reform [J].Health Affairs,2004,(4):26-36.

[8]Andrew E.Scharlach.Creating Aging-Friendly Communitie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n Aging,2009(2)

作者简介

闵丹,湖北武汉,1982年10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讲师,经济社会政策专攻。

彭开勤,湖北武汉,1956年7月,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教授,医学专业专攻。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全国深度老龄化省(市)增至7个
健康月历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韩国将成为第二大老龄化国家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