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党员的胸章

2018-07-30 09:38口述徐立辉整理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军功章抗洪奖章

口述:徐立辉 整理:赵 勇

去年夏天,我踏上南下的列车回家探亲,和往常一样,每次休假都必须带着一枚军功章回家,跟外公进行交换,因为他那儿有许多的“宝贝”,让我特别感兴趣,但这次不同的是,我带着一枚分量较重的军功章,而交换的地点却是在医院外公的病床前。

激情燃烧的岁月

外公参加过对越反击作战,是一名炮兵,还是班长,最重要的是,他是火线入的党,所以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每次给我讲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都热泪盈眶、激昂澎湃。小的时候我不懂,直到我参军入伍之后才渐渐明白。

每次休假回家我都会听外公讲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画面,给我深深的震撼。“每次战斗我都非常的勇敢,都会获得连长的称赞,说我的炮打得准!”说着,外公竖起了大拇指。“那您不害怕吗?”我接着问。“怕?那个时候都顾不上害怕,十万火急呀,炮火覆盖呀,打仗一刻都不能耽误……”外公的言语中,透露着他是一个硬汉子。

早日捧得军功章

让我感兴趣的不只是“烽火连天”的战斗故事,还有那些见证着寸土必争的军功章。这些奖章,让我同外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我想得到这些奖章,就必须用我的军功章进行交换才行。然而,这也是我不断努力、争创先进的不竭动力。

“男儿有志在四方,参军入伍好儿郎,莫须此行加油干,早日捧得军功章。”记得入伍走的那天,临近出发,外公将手伸进车窗紧紧地拉住我的手,给我作了这首打油诗。当时哭得稀里哗啦,但这首诗却让我难忘,记在了本上,更刻在了心里。

如今我的军旅生涯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也已经和外公交换了5枚奖章,然而那枚共产党员的胸章,我一直想换,却一直未能实现。不单单是火线入党的纪念,在它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故事。

外公那枚共产党员的胸章

战争结束后,外公退伍返乡等待安置,但当时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问题,家乡的民政局有个土规定,想要工作就得取消党员资格,要么就不能安置,耿直的外公保留了党员资格,选择了在家务农。

12岁那年暑假,我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的一次吵架让我记忆犹新。原因很简单,外公去了村东头的王寡妇家里给人挑水拾柴,家里的活却没干。记得本山大叔的一句台词“还给寡妇挑过水”爆笑全国,然而,我的外公却成了全村人的笑话,一时间流言蜚语不断。王寡妇的父亲同外公一起参军入伍,一起退伍返乡,但因为一场车祸,年纪轻轻的就离开了人世,老王去世的那年,王寡妇刚满2岁。有时命运可能如此的相似,王寡妇长大结婚后,刚刚生下第3个孩子,他的老公也因意外去世了,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那个年代的人生活都不富裕,但外公总想着帮衬着点,可村里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以为外公是“老牛想吃嫩草”,因为这,外婆气得不行,说在村里活的丢人,但外公就是一句话,“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我是党员,我就做我该做的事,一点错都没有。”之后,外公去的次数更勤了,干的活更多了,还给王寡妇在邻村介绍了对象,当了一回媒人,村里的流言蜚语也慢慢地消失了。

记得小时候,每当村里有个什么大事小情,需要外公“出席”,他的胸前总是挂着这枚共产党员的奖章。有时外婆看不过去,“都800年前的事了,总戴着它干吗?赶紧摘了,让别人说这说那的。”“我管别人说什么干吗?党员就是党员,也不是偷的抢的。”转身又对我说:“快点长啊,长大了给你戴!”

去年夏天,驻地遭受洪水侵袭,人民子弟兵奔赴灾区组织抗洪,值得庆幸的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员。5天4夜的抗洪抢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保住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由于表现突出,我在抗洪一线立功受奖。这一次,我想用我的这枚分量相同的军功章去换取外公的那枚党员胸章。让我没想到的是,外公重度脑出血,躺在了病床上。

由于出血过多压迫神经,外公的思维已经不是那么的清晰,但却依稀能够认出我的模样。当我把那枚军功章挂在他的胸前,含着眼泪给他讲这枚奖章的由来,外公的眼角流下了两行热泪,抬起沧桑布满老茧的手,为我伸出了那个熟悉的大拇指。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趴在外公的胸前,任泪水尽情的流淌……

愿时光走得慢些吧,我还想和您换取更多的军功章,我要更加努力,您也更要坚强,就让我们一起喊出那共同的旋律,让“一二一”的铿锵步伐,永远响彻在医院的走廊。★

猜你喜欢
军功章抗洪奖章
爷爷的两枚“军 功 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军功章
《告别爱人》
————献给抗洪烈士
抗洪大堤上的“最美镜头”
姑爷爷的军功章
仍在闪光的军功章:记盱眙县古桑乡龙潭村老战士刘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