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对策

2018-07-30 11:01尤超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尤超

【摘要】伴随着新世纪的步伐,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上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而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便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而这些变化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实现,通过课堂教学变革来完成。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变革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此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魅力的研究,以教育教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40-02

一、国内外对构建高效课堂行动策略研究进展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魅力的研究,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研究多是单纯地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而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60、70年代,西方课堂教学魅力的研究比较活跃,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不但注重教学的物质环境,还对教学的精神文化环境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不仅关注常态教学,也开始重视新兴以电子设备为重要辅助的多媒体教学。

20世纪80年代起,课堂教学魅力的研究开始引入国内,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教师人格魅力、教学设计的魅力、教师语言的魅力等。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问题,把课堂教学的研究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课堂教学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教学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在中国,对于课堂教学魅力的研究,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的教育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使教师们知道许多概念、原理,但教师们近乎固执地认为书上讲的教学不等于他们从事的教学。于是,教学理论的功能实现就有了障碍,这种障碍的源头就是教学理论把实践工作者最关心课堂教学魅力的问题放在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理论因此也就难以用得上,教学实践完全依赖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资质。我认为,教学理论的应用与教学的特征相联系。既然教学是一种效率行为,是为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服务的,教学理论就应在揭示说明这个特征的同时,寻找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教学理论才能通过武装教师提高教学实践的水平。

二、高校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如上所述,高校课程改革是理顺新旧课程设计冲突,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而要进行高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始。1.明确教育课程目标。教育部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围绕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明确自身的课程目标,从社会具体需求、学生全面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等角度,确立正确的课程目标。结合该课程目标,调整人才能力结构培养模式,改良教育教学方法,重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体系,输出更多高水准、现代化、复合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的需要。2.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不但包括技术能力培养部分,还要包括综合素质培养部分,提高基础理论课程深度,拓展实践实训范围。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整合中,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在理论课程整合上,应该坚持“必需、够用”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将反复、冗杂、效用不大的课程取缔,建立基于就业需要的课程结构。此外,课程之间要自成体系,相互配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具体专业的学科属性,要深挖本专业的岗位特点,确保课程设置全面、细致。3.体现职业岗位群要求。在设置高校课程体系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岗位和地方经济特征需求,并以此来调整、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模块。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岗位需求,提供必需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分析。4.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坚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课程评价以提高课程合理性、有效性。其二,突出能力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训练等,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其职业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高职在课程建设中,应该突出能力目标,建立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为了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加强实训。而明确能力目标,建立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教师设置一些企业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而具体的项目内容和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有关,教师需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联系,循序渐进地开展企业项目训练。此外,教师还要创建一种模拟真实环境的职业岗位,通过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加以改正。好的职业课程必须有清晰的任务主线,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才能更好地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能否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进行有效的任务训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整个课程评价的关键。

三、总结

为了理顺新旧课程文化的冲突、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改革高职教育课程十分必要。课程改革是为了扬长避短,消除缺点,扩大优势,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促进课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只有立足当下,不断改革、突破,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高职课程体系,明确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高职就业优势。本文分析了高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希望对高职的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參考文献:

[1]王娟.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3.

[2]陈小芳.以能力为本位提高课堂内涵[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