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游泳课中恐惧心理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2018-07-30 10:59吴建军
关键词:恐惧心理成因小学生

吴建军

【摘要】游泳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必要的生活技能。而恐惧是学习游泳的大敌,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导致学习游泳的恐惧心理原因有哪些呢?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本文从游泳教学的实践出发,对游泳教学恐惧产生的成因进行探究并提出了消除怕水心理的对策,为一线教师开展游泳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游泳课 恐惧心理 成因 消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G86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43-02

一、恐惧心理的成因

蛙泳具有较省力,易持久,实用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初学游泳都是从蛙泳学起。由于水环境对于初学者来说极其陌生,学习蛙泳人体须潜入以及俯卧在水中,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对水产生恐惧心理。不同的学习阶段,其产生恐惧心理也必然不同。笔者从恐惧的根源入手,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恐惧心理产生的主要成因:

1.活动环境的改变

在陆上,人类的行走、呼吸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随意、放松地进行。而在水环境中,人体接触的水环境与陆上的完全不同。下水之后,活动环境的骤变对身体的刺激极大,同时在水反作用力下,学生变得行动困难,肢体变得紧张僵硬,有时因踩不到地而跌倒,造成呛水,恐惧心理应运而生。

2.呼吸方式的改变

学习游泳得改变呼吸方式。在水里,学生需要将日常的鼻子呼吸变换为有意识的嘴巴吸气的呼吸方式。在改变活动方式以及呼吸方式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不自主地用鼻子呼吸而引起呛水、咳嗽甚至呕吐,恐惧心理应际而生。

二、恐惧心理的消除对策

熟悉水性、水中呼吸、展体浮体是蛙泳教学的必经阶段,也是小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根源。人民教育出版的义务教育教师用书1至2年级《体育与健康》游泳模块对熟悉水性、呼吸、浮体有简单的介绍。但笔者根据教师用书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实践,对一些较少接触水和有呛水经历的孩子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1.熟悉水性

(1)在做完准备活动和陆上模范动作之后,用冷水擦身、拍胸口的练习,以适应水温。

(2)雙手抓住池壁侧面移动,肩膀以及身体要沉入水中,体会水对身体的压力。

(3)双手抓住水线,向前、后以及两侧侧身行走,体会水对身体的阻力。

(4)双手扶住浮板,维持身体平衡,轻抬大腿伸小腿,向前缓行,感受水的阻力。

(5)两臂在体侧轻轻拨水,向前行进,阶段过后逐渐加快速度,用跳动、高抬腿的方式行进,找到水感。

2.水中呼吸

(1)陆上“啊呼”练习。首先一手手掌自然张开,掌心朝上,另一手的食指横放于鼻子前,接着嘴巴“啊”地张大嘴巴快吸一口气,慢慢“呼”地将气吐到手掌上(如图1),让初学者感受嘴巴呼与吸,体验慢呼快吸的同时解决鼻子吸气的错误动作。

(2)水面吹气练习。下水之后,每人一个乒乓球,进行吹乒乓球的练习,感受嘴巴慢呼快吸的动作技术(如图2)。

(3)水中呼吸。学生将头潜至眼睛后进行张大嘴巴“啊”下水后“呼”的练习(如图3),反复练习,直至整个头部潜入水中。此方法学生在有支撑点、眼睛在空气中的环境下,学生能在心态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呼吸的练习。

(4)钻水线练习。在熟练地掌握呼吸方法之后,学生能在抓住水线双腿下蹲,头潜入水中后缓慢地移至水线另一侧后浮出水面(如图4),此方法学生能为熟练地掌握水中慢呼动作。

(5)水中捡硬物的练习。学生张大嘴深吸一口气之后,两腿迅速屈膝,弯腰,用嘴巴将气吐尽前快速地捡出池底的物体,如钥匙串、手表等(如图8)。

(6)水中憋气练习。将学生手拉手围城一圈,教师发令后,练习者集体快速吸一口气之后,两腿屈膝下蹲,身体以及头部潜入水中,教师大声数数,让学生看谁憋气长。

(7)水中换气练习。教师与初学者面对面站立,双手扶住练习者的双臂,教师帮助学生潜水水中,学生马上做出吹气泡,托出水面之后立即做出呼气的动作。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加快下压的频率,学生能做到连贯、连续、自然地掌握“上吸下呼”的呼吸方法。

通过以上多形式的水中呼吸练习,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掌握了水中呼吸的动作要领,呛水、喝水引起的各种恐惧现象变得凤毛麟角,剔除恐惧心理之顽石,为下来的蛙泳腿部与呼吸配合、展体浮体做好了铺垫。

3.展体浮体

(1)陆上模仿。教师示范讲解展体浮体的练习后,学生趴在岸边,头朝着泳池内,双脚对着池外陆上展体浮体模仿练习(如图5)。

(2)借助教具。在教师示范展体浮体之后,给学生双臂在带上浮袖,后背戴着背漂后进行展体浮体的练习,它能使学生通过借助外力来增加浮力的漂浮的动作。此外,也可变换浮板、水线、池壁等来代替浮袖进行漂浮练习。

(3)逐拆教具。在上述多方法的练习过后,学生已克服不少恐惧。接着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憋气后双手持水线或浮板,同伴扶住腰部的漂浮练习。随着练习的深入,改变保护帮助的位置,帮助者扶住练习者的脚尖,让学生在放松进行漂浮练习。反复练习过后,拆除学生的背板,进行练习者扶水线同伴扶脚尖的漂浮动作(如图6)。阶段练习过后,可让学生在扶水线漂浮时,将手移至水线下方,待到要抬头起身时再去抓水线。

(4)循序渐进。在上述的练习过后,学生对水的浮力感知颇深,接着可进行抱膝浮体的练习(方法见教师用书)。抱膝浮体练习过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扶手托腹的漂浮练习。反复练习过后,进行托腹漂浮练习(如图7)和扶手指的憋气展体浮体的练习。

(5)水到渠成。在进行扶手指的浮体展体的练习时帮助者慢慢地将手移至练习者的眼睛前方,练习者因能目视到前下方是有保护而敢于尝试练习。阶段练习后,学生已能初步漂浮动作,但脚极易下沉。让学生练习浮体展体练习时,帮助者抓住学生的脚尖(如图8)。

通过以上多手段的展体浮体的练习,多措并举、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生俯卧于水中的恐惧心理,为蛙泳的教学扫清了最后的屏障,提高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成因小学生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