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探析

2018-07-31 10:09刘莹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7期
关键词:俄罗斯

刘莹

[摘 要]从目前俄罗斯的政治现状来看,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和俄罗斯总统选举可以被认为是确定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依据以及公民情绪的晴雨表。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政治选举的制度变迁,分析目前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内在逻辑以及总结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特点,最终形成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规范对其政党政治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政党选举;制度规范

[中图分类号] D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7-0059-04

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进行了新一届总统选举,普京的再次获胜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和政治周期。俄罗斯的总统选举和国家杜马选举是俄罗斯民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对国家社会政治评价的重要依据。政党作为政治选举的核心力量,其参与方式、参与的规范程度及特点势必会对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一、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的变迁

美国政治学家谢茨施耐德认为,选举是动员多数人参与政治的特殊政治组织形式。[1]从近年来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情况来看,统一俄罗斯党作为政权党一直保持着较高态势,稳居议会第一大党。在2016年的杜马选举中更是超过了2/3的得票率,获得杜马议会的342个席位,这一方面使得总统的决策能够顺利通过议会,另一方面也使得统一俄罗斯党能够在国家立法机关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规范表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创新对传统社会发展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受到转型时期俄罗斯民主政治选举中政权因素的影响。目前俄罗斯最为主要的国家选举为国家杜马选举以及俄罗斯总统选举,其选举制度也主要是针对其国家杜马议员选举和总统选举。俄罗斯国家选举制度是由联邦宪法商议确定并由俄罗斯全体公民直接投票所产生的制度,主要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国家主要法律规章组成。涉及俄罗斯政党选举制度的主要法律规范包括《俄罗斯联邦宪法》《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法》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家法律规章。除此之外,为了规范政党合理使用电视通信,俄罗斯政党也受到《保证议会党平等使用国家公共电视和广播频道阐释本党活动法》的规定约束。

从俄罗斯选举相关制度的时间线索来看,1990年苏共二中全会通过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共放弃了其领导地位,承认多党制的存在。此时苏联共产党不再是统治国家的核心力量,产生一系列独立党派。根据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条例》和《1993年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选举条例》[2],确定了俄罗斯国家代表机关为议会,由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组成。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具有选举权,俄罗斯国家杜马成为俄罗斯议会权力的中心,因此国家杜马席位自然而然成为各政治党派在选举中重点争夺的对象。第一届俄罗斯杜马选举是在1993年12月,这被认为是俄罗斯多党政治的第一次演练。随后的第二届、第三届杜马选举逐渐成为各个政治力量的竞争,而总统与国家杜马之间多表现为一种分庭抗礼、激烈抗争的关系。因此从总体上看,叶利钦时代政治选举主要表现出的是选举制度的初步建立与不成熟,但是这并不影响政治格局的稳定,各政治党派都能够遵守俄罗斯选举的相关法律规则。

从普京执政开始,俄罗斯政治选举制度逐步改革,多党制也在渐进发展。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在稳定政局的前提下,对政党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国家和政党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以2001年出台的《俄罗斯联邦政党法》为例,其对政党的性质、活动原则、权利义务等都作了详细说明阐释。[3]同时,2002年颁布《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对各政治党派参与国家杜马选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程序作了明确规范和要求,要求只有符合《俄罗斯联邦政党法》的政党才有资格推选候选人参与国家杜马选举。此后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政党法》修正案以及新的《国家杜马选举法》所形成的“比例代表制”,都是对于国家选举制度以及政党规范性的进一步改革。尽管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缺陷从而引起民众的不满,但俄罗斯当局能够对各项法律适当作出调整以适应俄罗斯政治,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选举环境,同时也为俄罗斯的“可控民主”奠定了基础。

二、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规范的发展逻辑

政权选举制度是政权建构的主要内容,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制度与文化整合。目前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政治竞争的立法和促进选举公平的监督机制,实际作用是保障选举和政权的合法性。[4]

(一)发展的总体特点。分析目前俄罗斯的选举制度,首先,从政党角度来看,修改后的选举制度突出了政党地位。2005年4月22日,国家杜马三读通过了新的国家杜马议员选举法。新的选举法对俄罗斯政党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政党的准入门槛,党员人数不达标、基层党组织数量较少的政党被予以注销,政党成为参与议会选举的唯一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政党的地位。第二,从法律制度角度来看,《政党法》和《选举法》的颁布修改进一步规范了俄罗斯政党参与选举的制度文本以及政治生态环境,《政党法》对于政党的准入予以高要求,因此各个政党之间不仅存在力量的较量,实力大小也开始逐渐分明。第三,从俄罗斯政治制度看,统一俄罗斯党在近年来的选举中一直稳居议会第一大党。一方面为总统稳操政权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俄罗斯议会带来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分析俄罗斯选举现状可以发现,从规则制定、组织选举到确认结果,俄罗斯政党参与选举的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从第一届国家杜马选举开始到第七届国家杜马选举,都会以修改《政党法》和《选举法》的形式來对国家选举制度作出规范调整。而政党法本身也对政党的准入门槛做了一定的限制,从最初的参选政党无门槛到后来对于参与选举政党程序规则的严格规范,可以看出总统普京所颁布的《政党法》的出台,为组织选举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选举结果来看,近年来统一俄罗斯党一直保持在议会中第一大党的席位,虽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满情绪以及对于选举结果的质疑,但无论是总统普京还是统一俄罗斯党,都赢得了多数选民的认同,为俄罗斯政治环境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国家选举制度的规范化,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具象化、现行政治力量的博弈。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制度的逐步规范,既有对历史传统的沿袭,也是出于对俄罗斯民主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考量。

(二)历史逻辑——“强人政治”的传统。从历史角度来看,俄罗斯历来是崇尚威权的国家,其民众对皇权有着敬畏和依赖的思想。东正教传入后,“第三罗马”的理论开始出现,君主专制的思想在俄罗斯也普遍起来。沙皇时期的君主专制思想更是达到了鼎盛。因此专制统治思想在俄罗斯根植深厚,其政治统治也是从独裁到一党专政。这也为俄羅斯政治文化中所带有的专制主义导向和聚合型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将这种俄罗斯民众崇尚强人的思想概括为:“俄罗斯人民具有在集体面前服从、恭顺国家组织的天性。俄罗斯人民屈从于‘力量。”[5]这种思想所催生的就是独特的俄罗斯政治文化,在这一思想、政治环境影响下,民众会将国家的发展依赖于某个领袖,因此在制度方面会赋予总统较高的权力。

纵观俄罗斯的总统选举,无论当时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如何,选举的最终获胜者都是当权候选人。根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俄罗斯民众认为其最信任的政治领袖为普京,排在第二位的是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支持率约为18%,普京的信任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政治领袖。一方面可以说明普京的政治能力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隐形看出民众对于最高权力的依赖性。

同时,从俄罗斯发展历程来看,主要表现出一种跨越式发展过程,后工业化社会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各方之间的矛盾缺少有效调和。按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分析,西方国家基本都是从代议制政府走向行政集权制政府,俄罗斯也不例外。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可控民主”模式,主要是通过公民加入政党——政党有权参与议会——政府控制议会的路径,实现政府对民主的有效操控。

(三)现实逻辑——民主机制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一,俄罗斯亟需结束无序状态,尽快将选举纳入正轨,使其规范有序,以社会的稳定为前提,从而保证民主化进程中新旧政策、法规、制度与新旧权威的有序更替。第二,从目前俄罗斯政治现状来看,多党制是公民社会尚未成熟的多党制,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多党制民主制度下,应为两到四个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产生影响,但从俄罗斯现有的政治格局来看,苏共垮台以后,没有政治力量能够完全填补其空缺。第三,在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缺乏自由民主的习惯与传统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完全接受的程度。“一切时代的体系,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在俄罗斯民主机制的不成熟、历史传统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活跃因子较少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可控式”的民主机制的产生,这也是该选举机制所必须完成的阶段性任务。

三、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规范对其政党政治的影响

选举制度已经被认为是影响政治系统特性的最为强大的工具。[7]从各国选举的情况来看,目前选举已经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最为直接的形式。民众是否愿意参与到选举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民众的现状满意度以及政治效能感等方面都会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随着俄罗斯政党参与国家选举的制度逐步规范,俄罗斯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主体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政治生活开始变得富有生气与活力。

(一)选举成为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及领导人产生的唯一途径。从上个世纪末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到现在,俄罗斯政府和民众普遍渴望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因此俄罗斯当局颁布的《政党法》以及《选举法》等法律制度,规范了俄罗斯政党有序参与政治的方式。俄罗斯国家各个层级的领导人只有通过选举这种方式来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包括总统和国家杜马在内,选举成为各利益代表参政的唯一途径。总统、国家杜马以及各级权力机关要对民众负责,因此俄罗斯各个政党为了稳定政治局面,不断进行合作以及妥协,这种各方博弈的政党竞争方式也使得各政党的政治主张开始不断趋同。同时,这一选举制度也形成了总统在国家政治体制当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取代了原来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纷争,形成了政党通过议会服务于总统、总统拥有超级权力的政治局面。

(二)同一政党能够长期赢得选举。从目前俄罗斯政党格局来看,俄罗斯当局颁布的选举制度使得比例代表制合法化,统一俄罗斯党作为政权党占据了议会的大多数席位,成为稳定的政治力量,其他反对党以及小党虽然存在,但是难以对其提出挑战。虽然在国家杜马选举中的席位存在上下波动的态势,但从近年来的选举结果可以看出,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所占有的席位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正如政治学家萨托利所言,在这一体制中,轮流执政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同一个政党总是能够长期赢得议会席位中的绝大多数。[8]萨托利的这种政党主导型理论可以较为合理地分析俄罗斯的政党格局和政治秩序。也就是说,正是在这种政党格局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坛影响力正逐步加深,可以通过其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来实现对议会以及国家主要职能部门的掌控,对国家重要人事安排产生重大影响。

(三)更多政党开始参与重要法律和决策的制定。政治学家萨托利在《政党与政党体制》一书中认为,“交流的功能是政党普遍具有的”[9]。从俄罗斯政治情况来看,各个政党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的利益和各项主张实现,在选举中加强与选民之间的沟通从而获得更多选票,以便保证能在议会中获得更多席位,与其他政党分庭抗礼,努力将其政党的政治经济主张等融入到国家决策中。从近年来的杜马选举可以看出,俄罗斯选举制度的规范使得各个政党努力在选举中获得更多席位,从而能够在决策过程中为自己的党派争取政治利益。现阶段俄罗斯政党在国家决策中的表现能够反映出:自《政党法》颁布后,政党的交流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议会参与到国家重要法律、决策的制定过程中。目前,俄罗斯政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涉及到就业失业、医疗服务、养老等多个领域,并试图进一步深入拓展。

参考文献

[1]Elmer Eric Schattschneider.Party Government[M].New York:Farrar and Rinehart Press,1942:208.

[2]徐向梅.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俄罗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4.

[3]李兴耕.普京时代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4).

[4]官晓萌.从第七届杜马选举看当代俄罗斯政党政治[J].俄罗斯研究,2017(3).

[5]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5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7]Arend Lijphart.The alternative vote:a realistic alternative for South Africa[J].Politik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tudies,1991(2).

[8][9]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78-279.82-101.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周敬青

责任编辑:沈 洁

猜你喜欢
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战机在叙被击落惹恼俄罗斯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人手不够 ——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隔离墙——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鸿门宴”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墙怎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