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五行》中善与德思想探析

2018-07-31 09:21吴晓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五行天道德性

吴晓莎

摘 要 竹简《五行》提出了“行”与“德之行”、“善”与“德”的区分,以“形于内”和“不形于内”来定义“德之行”和“行”。同时,强调了内在德性根据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人道”,“德”是“天道”,“德”比“善”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或精神境界。此外,竹简《五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内在人心的从“人道”到“天道”的成德路径,使“人道”与“天道”得以相通。

关键词 善 德 天道 德性

从孔子到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何种变化,一直是困扰着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1993年楚简《五行》之出土,与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行》相互对校, 这一状况得到了改观。郭店楚简中儒家类文献展示了原始儒家德性理论发展的重要一环,孔子的心性理论得到了深化,孟子的身心一体论也有了理论前提,儒家的德性修养论初步得以系统化。

1“行”和“德之行”

竹简《五行》篇一开始就提出了“德之行”和“行”的区分,以“形于内”和“不形于内”来定义“德之行”和“行”。

仁形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德之行。①

“德之行”和“行”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是否有内在的德性作根据。“德之行”强调规定性,是发自内心的,有内在德性做根据的行为,而“行”却缺乏内在的德性根据,只是合乎一般道德原则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行为本身并不是竹简《五行》关注的重点,竹简《五行》更关注的是道德行为是否有内在的德性做依据。因为竹简《五行》的作者已经意识到,善的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行动者有善的德性,其行为有可能是出于功利等外在性的目的。人的行为是外在的,而德性则是内在的,没有内在的德性做根据,道德行为就没有稳定的保障。“形于内”的“内”应该当“心”来讲,因为“德”一定是跟心相关的,离开了“心”,一切的“行”就都只是行为而已。

2“善”和“德”

竹简《五行》在区分了“德之行”和“行”之后,紧接着提出了“善”和“德”的区分。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②

“德”与“善”的区别的根据在于是否有内在的德性作根据。“德”是形于内的“仁义礼智圣”五行之和,有内在的德性作根据,所以是“天道”;“善”是不形于内的“仁义礼智”四行之和,没有内在的德性作根据,所以是“人道”。没有内在的德性做根据,人依然可以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所以“善”只是道德行为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德”的形成。在这里“德”是比“善”更高的道德境界或精神境界。

3“人道”和“天道”

竹简《五行》认为“善”是“人道”,“德”是“天道”,而“人道”并非与“天道”是截然分开的,或者说“人道”并不是不可进于“天道”的。竹简《五行》的作者为“人道”和“天道”的相通搭起了一座桥梁,那就是“中心”。“天道”就在人内心之中,人只要在“中心”上做功夫,即可近于“天道”。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人由“中心之忧”开始,经“中心之智”、“中心之悦”到“安”、“乐”,最后到“德”,这就是竹简《五行》为我们呈现的内在于人心的成德路径。

“天道”这种道德境界是君子所具有的境界,而欲成为君子,则须沿着这条成德的路径去做功夫。竹简《五行》在第三段紧接着论述了君子与“善、德”的关系。

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士有志于君子道謂之志士。善弗为无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行。不行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③

君子就是“仁义礼智圣”五者皆“形于内”,而且时时践行五者的人。“仁义礼智圣”五种德性内在地具备于君子的心中,而君子又能时时践行“仁义礼智圣”这五种行为。“时行之”强调“践行”的重要性,这与《论语》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谓旨趣相同。“士”是以“君子”为理想人格的人,有志于“君子道”的人可以称为“志士”。“人道”虽无内心之根据,但不去践行“仁义礼智”的行为,那么就无法“成善”,也就无法近于“人道”。“天道”虽有内心之根据,但不志于“天道”,也终究难以“成德”,也就难以近于“天道”。可见“人道”强调的是“践行”,而“天道”则是在“人道”的基础上,强调“志向”的重要性。

4“为善”和“为德”

“人道”与“天道”的修养途径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为善”与“为德”是不同的。

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也。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金声,善也;玉振,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④

“为善”是有始有终的,而“为德”是无始无终的。“善”是仁义礼智不行于内,即内心之中没有仁义礼智的德性,而“为善”是人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所以是有始有终的。 “德”跟内在相关,是“仁义礼智圣”五行之和,“为德”是就德性的培养来说的,“为德”是无止境的。由此可见,“人道”是容易践行的,而“天道”的培养是艰难的,需要无止境的修养功夫。作者用“金声玉振”来比喻“善”与“德”,“金声”相当于“为善”,“玉振”相当于“为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金声而玉振之,也就是说,只有有德的人才既能“为善”又能“为德”。《五行》并不认为德性是先天内在的或人本来就有一个良心,而是认为德性是需要培养的,必须经过“金声”到“玉振”这样一个过程,即从“人道”到“天道”的过程。

竹简《五行》区分了“德之行”与“行”、“善”与“德”,强调了内在德性根据的重要性,并将“天道”从神秘的天还原到了“人心”之中,使“天道”不再神秘而不可企及。竹简《五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内在人心的从“人道”到“天道”的成德路径,使“人道”与“天道”得以相通。

参考文献

[1] 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三联书店,2009.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47.

猜你喜欢
五行天道德性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把算美丽肌肤的“五行”风水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
权健天道体系战略委员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