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璐:拨开“迷雾”,为联合制胜“引路”

2018-08-01 05:38张坤平杨丹谱张坤平蔡波涛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军种迷雾战区

文/张坤平 杨丹谱 图/张坤平 蔡波涛

她被誉为“为联合制胜拨开迷雾的花木兰”——先后出色完成了沙场阅兵、上合联演、全军联训等20多项重大演训任务,承担了数十项助推联合作战胜势的重大科研成果。她是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尹璐。

冲锋陷阵在前

华北某地,中部战区组织指挥的一场诸军种防空联合作战实兵演习正紧张进行。突然,多批次“敌”飞机和舰船向我战略目标袭来。情况万分紧急,时间在一秒秒地流逝,由战区组成的联防指挥部各要素高速运转进行情况判断。极短时间内,尹璐带领保障组借助指挥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经过一番查阅、精算细算,迅速对“敌”进行目标判证、企图分析和威胁评估等,很快给我指挥部“前台”推送出由各方“信息流”融合的“战场情况图”,这幅图上实时变化的战场态势,支撑战区多军种力量联合对“敌”开展了有力反击。这是战区成立后诸多信源融合为“战场情况图”的全新跨越,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有力支撑。现场指挥员高兴地为尹璐伸出了大拇指。这是尹璐和她的战友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刻苦攻关,创下的又一个奇迹。

尹璐一直在“冲锋”——上军校时,学习“冲锋”,她是计算机技术专业几届学员中唯一的“全优生”;毕业分到部队后,工作“冲锋”,她是常年奔波在演兵场上的最年轻的女助工;考入空军院校,读研“冲锋”,学空军战役战术,陆军出身的她竟是全班总评成绩第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多年“冲锋”在中军帐,被誉为既精通技术、又懂战役战术的“顶尖大拿”。

2016年2月1日,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习主席向各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我军联合作战体系构建迈开了突破性、历史性步伐。那一夜,刚被任命为中部战区某保障队首任总工程师的尹璐彻夜未眠。其实,战区尚在筹建时,尹璐就开始思考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然而,现实困难前所未有,既无现成经验参考,也无联合作战指挥流程对照,同时各军种信息系统互不兼容、作战样式大相径庭、指挥需求各有侧重。如何引接各军种系统、如何整合信息资源、如何缩短指挥流程、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她绞尽脑汁,方案一次次推出又自我否定,最终探索出了“军种系统引、陆军系统融”的建设思路和“3个逻辑环、2个物理环、对接战略支援”的设想。而后她带领团队昼夜奋战,成功引接陆海空天等10多种信源,组织了几千次对接、融合、调试,构建起上通军委、下联战区陆、空、火箭军和省军区、联勤保障等部队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并研制开发出战场情况保障支撑平台,为战区联指中心迅速进入运转阶段提供了坚实信息支撑。

然而,战区首场演习——某联合作战研究性演习,却让尹璐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导演部给出情况:“敌”侵入我边境地带,立即融合推送“敌”我双方战场情况图。由于相关准备不足,与友邻单位配合不畅,15分钟后才勉强提供出一幅意图理解不准、信息标识不精、各类信息繁杂零乱的情况图,而败走“麦城”。

“战区时代,你们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第一环,必须提供实时精准的战场信息。否则,战时谁贻误战机,谁就要被杀头!”战区首长的一番话让尹璐警醒。联合作战条件下的“信息流”保障,需要融合天、空、地、海、电、网等多维度信息。这要求该保障队必须由单一基础信息保障,向判证、分析、评估等融合多维综合信息精准保障转变;由保障单一军种作战,向保障战区联指和陆、海、空、火箭军、武警、省军区和联勤等多军种联合作战转变。

责任如山,使命催征。尹璐置身陌生领域,迎难而上。面对各军种信息整合难、快速精准融合处理难、信息综合分析研判难等一个个现实矛盾困难,她细细揣摩指挥员关注点、作战指挥流程、信息融合规律,带领官兵精心设计、调整“战场情况图”上的每个元素。战场信息融合是伴随军队深化改革应运而生的新事物,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汇总、挑选、加工、整合,为指挥员提供精要的战场综合信息。

从此,陆军出身的尹璐每天通宵达旦补习联合作战和军兵种知识,钻研各军种各领域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短短半年就啃下数百万字的资料,写下十几万字的笔记。那段时间,尹璐白天深入探索战场信息内涵外延、形成路径、保障模式,晚上研究创新自动化处理与人工干预校准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没有节假日和午休,夜以继日攻关。

尹璐终于相继提出“信号、数据、信息”三级分类法,在多源信息高级融合等重难点问题上探索突破,她着力推动数据分析技术落地应用,推动信息表达展现形式创新,赶在战区几个月后组织的第二次演习前,研制出“某综合信息辅助决策系统”,由于该队推送的“战场情况图”实时精准、层次清晰,导演组特意采用了模拟情况导调,使演练场景更加贴近实战,首次实现了一键即达、一图共享、一网共用的目标,一目了然的联合战场信息图景,使保障信息精起来、动起来、立起来,信息处理效率和精准度倍增,有力辅助了各级指挥员实施指挥。

这些年,尹璐始终在“逼”着自己抢时间追逐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和信息技术前沿。作为信息网络和指挥自动化专家,尹璐声名远播,成为中军帐和演兵场争抢的“双顶尖大拿”。一次,演习开始前半小时,战区某战役军团指挥信息系统突发大面积故障,指挥所与参演部队通联中断。大战在即,一个个装甲集群正待突击,一处处炮兵群正待发射,一架架战机正待起飞……紧急时刻,尹璐迅速在数十条线路、数百个终端中查找定位故障点、冷静分析现象,进行故障测试排除,做好应急替代准备……演习开始的前几分钟,故障排除完毕,战场“信息流”高速运转起来,演习如期展开。

科研创新在肩

无战不联,无联不胜,联合作战已是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世界上近期几场典型的高技术战争,使尹璐受到的“联合”冲击越来越强烈,她紧盯世界最新联合作战动态和信息技术前沿,结合战区使命任务筹划科研工作,执着痴迷科技创新,每逢新技术出现总是兴奋不已,抓紧时间学习研究,想方设法运用到科研中,用于驱动部队联合作战能力提升。

一次,尹璐在京参加一个国际信息技术论坛大会,国内几位著名专家发言时,预测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在某领域的发展前景。尹璐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新技术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如何加以深度运用,亟待研究探索。会后,她迫不及待想方设法找到这几位专家,虚心向他们提问、请教。很快,她深入研究,提出了这些新技术在联合作战中实际运用的策略,并成功将这些新技术开始运用于联合作战保障系统的研制中。

在执行“9·3”阅兵训练保障任务时,她发现阅兵指挥部依托几十部传统的通信终端调度部队,影响了工作效率,想到部队已经配发了军用某新型手机,她想:如果在军用手机上加装一套指挥信息系统,组训人员实时收发指令,岂不大大提高训练效益?阅兵指挥部领导对她的想法十分赞赏,当即批准由她牵头组建课题组。

创意虽好,但研发难度非同一般,这是全军首次开发军用某新型手机应用与固定终端软件相结合的指挥信息系统,还要综合考虑设备条件、通信链路、保密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经过4个多月昼夜奋战,一套融合多种指挥功能和各类训练信息的“阅兵指挥信息系统”研发成功,阅兵各级组训人员一机在手,就能实时直观掌握训练场情况,实施指挥,既便捷又精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发指挥信息系统,必须深深植根于部队沃土,紧贴联合作战需求,否则毫无价值。”在任原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工作站软件管理室主任期间,尹璐调研的脚步遍及全区旅以上作战部队。到战区以后,主战使命让她的目光更加聚焦,各级指挥员的指挥需求成为她开展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我们技术上一个瑕疵,就可能造成指挥混乱和失误,直接影响平时的演训效益和战时的作战成败。”尹璐经常这样告诫她的科研创新团队。为此,她对业务的要求较真近乎苛刻。在军民融合研发某信息系统时,多次与她打交道的地方协作单位,对她又敬又怕,因为她对技术研发的每道关口把得太紧、抠得太细,反复调整、返工加班是常事。

冲锋陷阵在前

这些年,在她的科研创新实践中,处处体现着确保联合作战作战胜利的前瞻性思考与孜孜追求。指挥信息系统安全管控中,核心系统主动防御难、受损系统快速恢复难、网络终端集中管控难,是难以解决的安全防护“老大难”问题。她下决心攻克这一难关。然而,起步不久,因某技术问题使系统研发陷入困境。能不能另辟设计思路并选用其他新技术?一年后,信息安全管控某系统研发成功。它紧盯世界最新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提出了将疑似有害行为隔离的理论及技术,运用于军队网络信息主动防御工程,与某系统实现了100%兼容,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套指导技术发展的技术实现思路,建立了一套可靠、可信、高效、便捷的安全管控系统,屏蔽网络安全攻击和病毒传播,防御恶意破坏行为;紧急情况下,高效处置安全突发事件,快速清洗排除系统故障,迅速恢复关键资源,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为我军网络信息撑起一个“安全金盾”。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国内领先,经推广应用,能显著提高军队网络信息系统防护和集中管控能力,军事效益重大。

这些年,她紧盯提升部队联合作战能力,还研发了数十个“重点亮点”项目,其中,“某空情预警系统”融合多源空情信息,有效提升战场感知能力;“国庆50周年空中梯队受阅辅助决策系统”保障了空中梯队“米秒不差”通过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阅兵时统系统”完成了国庆60周年阅兵时间统一工作,被阅兵总指挥赞誉为“分秒不差”;“某办公自动化系统”在200余个团以上单位应用,提高了全区办公自动化水平;参加上合联演,首次解决了中方指挥软件在俄文操作系统运行显示等难题,为联演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创造良好条件,受到中外联演指挥部高度赞誉。

人才培养在线

联合制胜,胜在人才。战区成立后,面对该保障队前所未有的全新保障模式和联合作战人才稀缺,尹璐天天琢磨着如何选调和培养人才。

近两年,40多名来自各军种和院校学信息技术专业的年轻博士、硕士充实到她的麾下,但他们彼此之间的思维习惯、工作思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尹璐循着技术干部成长的特点与规律,思考究竟该如何发挥好集体智慧,推进战区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带领创新团队研发中,尹璐给他们既压担子又常帮带,既指路子又上手教,精心培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成长土壤,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与大家分享,组织大家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协同攻关。当研发遇到难题时,她总是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集思广益、合力攻关,探求解决之策。

尹璐创造性地推出课题牵引培养模式,在技术上打乱各个业务室建制,选取能力评估、信息融合等紧贴联合作战具有前瞻性的课题,跨专业抽组人员,实行学科交叉,分为6个课题组,让一批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担任课题组长,携手展开研究攻关,通过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在组织指导课题攻关中,她在近年自己不停地学研大量论文、外文原著的厚实积累基础上,带着思路与大家一起深度研讨交流、反复修改技术方案,让课题组人员经受需求分析、技术选择、项目组织等各个环节历练。面对面研思路、键对键授技艺、手把手传帮带……在尹璐悉心培育下,这批信息领域的“新兵”,很快变成了能独立承担值班和科研任务的技术尖兵。

尹璐把活力注入团队,在人才培养前台乐当引路人梯,她鼓励创造,倡导人人创新的好风尚。尹璐一直是所在团队的主心骨,但在科研创新中,她却始终主张见仁见智、自由开放,充分尊重年轻技术人员的创造精神,不停鼓励他们开发新技术、提出新想法,使得官兵和她没有任何隔阂,敢创新、想创新的精神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平台,无论对参谋人员还是保障人员都提出了能思善用的双重能力要求,是‘谋略+技术’的综合考验。”战区成立后,她倾心带教,着力打造指技合一的人才链。

“作为战区联指中心的作战保障人员,光有技术还不够,必须有作战指挥组织能力和雷厉风行作风。”为此,她把参谋技能纳入该保障队业务训练中,久而久之,培养了大家从全局看问题搞谋划的习惯,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她鼓励大家要有敢于担当精神,还要有严谨细致的作风,实现作战保障的精准。★

科研创新在肩

人才培养在线

猜你喜欢
军种迷雾战区
军种
历史传统、官兵结构与ROTC军官占比的军种差异
《迷雾》;《石皮晓》;《emoti on-沉》;《emotion-向》
追踪迷雾怪人
迷雾美英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数列迷雾不用怕 防微杜渐见奇效
“第二炮兵”属于军种,还是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