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河谷”莫洛村

2018-08-02 10:31巧合
农家书屋 2018年7期
关键词:丹巴碉楼神山

□巧合

莫洛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梭坡乡境内。美丽的丹巴坐落在川西高原的深山峡谷中,大渡河从山间奔腾流过。丹巴莫洛村的藏寨就依山傍水,面向太阳,坐落在山腰。它们和大自然浑然一体,表现出中国西部那种天人合一的神奇和壮美景观。莫洛村三面环山,西临大渡河,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系高山峡谷地貌。全村以藏族为主,少量汉族杂居,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嘉绒藏民族传统的习俗和居住文化。

“嘉绒”即“女王的河谷”。迄今仍流行多种走婚习俗: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等。“顶毪衫”是当地走婚习俗,即是一到晚上,几个男子相约,头顶一件毪衫(披风)遮脸,到女子聚集的碉房对歌求爱,直唱到三更半夜,女子们唱累了,倒睡在锅庄旁。这时,男子进屋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子,若是女子也心仪该男子,就会让位允许男子躺在自己身边谈情说爱,情到浓时,男子则可带走女子,到女子屋内过夜,行夫妻之实,天亮男子必须回自己母亲家。

在道孚、雅江两县结合部、鲜水河大峡谷沿岸的扎坝和位于西藏东部的昌都,也还保留着女国特征,都是典型的女性中心社会。这些地方,女性不仅掌握着家庭的大权,而且也是家庭劳动的主要劳动力。

在梭坡乡莫洛村有许多古碉楼座,传说五角以上的碉楼均为女人所设计。丹巴古雕群是在高山峡谷险峻自然环境下人类建筑技术的结晶,当地先民不但修筑了高碉,还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实现了定居的居住方式,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又一不解之谜。

丹巴群碉云集,素有“千碉之国”美称,莫洛村是古碉较集中的村落。全村现存碉楼六座,其中四角碉楼四座,五角碉楼和八角碉楼各一座。六座碉楼有四座都位于上莫洛中部,大部分是民居的附属物;另两座四角碉楼分别位于村落上部边缘和村落东部山溪以南。这些碉楼年代久远,据说以前每当家中有男丁出生后,就开始选址修建碉楼,每年建一层,直到男子成年建造完成。通过建碉楼可以展示财富和能力,使男子在择偶时处于更为优越的地位。

莫洛村民崇信藏传佛教,现有一座寺庙及少量佛塔,寺庙和塔都是当地居民进行宗教和公共活动的场所。莫洛村民还崇拜神山,除了整个嘉绒地区共同的墨尔多神山外,还有位于莫洛村西北的于梭坡专属神山—则巴弄。则巴弄神山远看好像狮子头,因此又称为“狮头山”或“狮子山”。相传在则巴弄神山山顶上有一座寺庙,但山后有一只巨大的怪兽,因此很少有人能够上到山顶。

古雕虽然是年代筑久之物,但其结构却采用了许多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圆形内结力学原理等,碉身光滑、角如刀锋, 虽然历经风雨战争剥蚀,地震考验,仍巍然凌空。有的早已倾斜,似比萨斜塔;有的布满苍苔,野草丛生;有的弯曲成弓,自然成景,其建筑技艺堪称精湛绝妙,与藏寨古文明交相辉映,形成了世界上独有的奇观。

走在碎石铺就的古道上,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走近“古树吞石”的奇景,感动古老岁月的生命顽强。古碉建筑是嘉绒藏民聪明智慧的集中表现,是男性的标志,是阳刚之美的象征。过去哪家生了男孩,便开始修建高碉,并于18岁时在碉前举行庄严的成人礼。女孩在成人之际,也要在虔诚的洗礼之后,恭敬地站在古碉脚下,举行成人仪式,接受长者的谆谆教导和美好祝福。

7月是莫洛村油菜花竞相开放的时节,金色的菜田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田野,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大渡河。太阳落山时,天空依旧明亮,天上的几朵白云,衬着色彩华丽的藏居美丽非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光阴荏苒,但美丽的莫洛村依然保存着她那迷人的风采。这里不但有俊美的自然风光,更有奇特的建筑和淳朴的嘉绒藏族的人文环境,是旅行的绝佳去处。

怎么去:从四川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乘大巴到莫洛村。

吃什么:品尝藏族饮料酥油茶、甜茶、青稞酒。

玩什么:欣赏建筑技艺堪称精湛绝妙的古碉建筑、油菜花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色,感受古老而神秘的女国文化。

猜你喜欢
丹巴碉楼神山
格聂神山:四川雪山的最后秘境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丹巴甲居藏寨建筑马克笔表现技法研究
抗疫专题
GHOSTS OF GUANLAN
震不倒的羌族碉楼
骥骜入梦(中篇小说)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