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松花石山子说赏石

2018-08-02 03:15金鉴
北京纪事 2018年8期
关键词:水波纹山子松花

金鉴

2017年夏天,我到山东龙口海边避暑,见到售卖松花石的店铺,石头不少,大多是绿褐两色。反复观察我喜爱的松花石,相中一块25厘米高的绿色松花石山子。经验告诉我,即便相中也不要急着购买,要再仔细观察其他松花石有没有更为突出的亮点。到周边旅游的时候,我心中一直惦念着这方松花石山子。几天以后回到了住地,我再次赶到店里,看见这方松花石山子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我,让我一颗忐忑的心稍稍得到了安慰。于是我又将店内的松花石全看了一遍,虽然有些松花石山子颜色更艳,只是形状不尽如人意;有些形尚可,颜色却不满意,不得不放弃。这让我想起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松花石石砚,尺寸不大,但恰当地运用了松花石清晰的纹理,加之松花石天然的翠色,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倘若研墨之后,色彩会更加丰富……

甄别过后,我還是认为这块松花石山子是我心中较为满意的形态与纹理,它颇有古代吴地风韵。我曾经到过苏杭,那里沿街的水巷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我认为那里是我国汉文化最浓郁的地方。无论如何,我要从这家松花石店内选一方山子作为天穹斋的雅奉。经过反复权衡,我决定将这件松花石山子请进我的天穹斋。

别小看这高近30厘米的松花石山子,重量可不轻呢,以至于提它回到住处的路程中,我不得不反复地换手。跟我去的外孙也喜欢这件山子,我喜欢山子正面的纹路与图案,他却喜欢反面带有沟壑的纹路与图案,爷儿俩在此山子上达到理想审美的统一。

细观这件松花石山子,颜色是松花石中较为正宗的绿色,下黄而上绿,浑然一体。整体山子像梯形,但上部却分明显示出高低错落。而这梯状竟然那样和谐,并不突兀。山子右部大致2/3部分是以纵纹为主,间有几条横纹。在纵与横纹理分割的框格内,有几处显示出的水波纹竟然像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如:繁写的“鱼”字及象形“蜈蚣”的纹理。右部有细细的水波纹,这水波纹越往上越清晰,好似一幅宋代著名版画所表现的水波纹(我搜集的安徽大型画刊的第四期封二就是一幅宋代版画,有大面积水波纹,主图是孤山矗立在波浪起伏的平静的湖面上,那大面积的水波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得不让我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左侧1/3部分却是棱角分明的陡峭山体,颇像现代攀岩中的标准训练场地。几条深深的纵向沟壑嵌在山子的左侧,靠近中间的部分沟壑,可以看到山子背面的空洞。山子背面是外孙喜欢的几条无规则的沟壑纹理,形似华山陡峭的岩壁,让攀岩者望而生畏。左上角能清晰地看到水波纹竟能延续到山子的背后,让我兴奋不已。“石不能言最可人”,道出了赏石者的心理——石头最有灵性,它是大自然经过亿年幻化、锤炼,呈现在人类面前的结晶,这也是千年前石痴米芾拜倒在石下的真正原因……

想起我的同乡,米芾后人米万钟,他也是爱石成癖,不择手段地采石,将其点缀在山水优雅的勺园之中。他在大房山寻找的巨石,因财力枯竭不得不放弃在良乡的路边。两百年后那个风流儒雅的清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路上见到这块美石,偏要运回御园,这就有了清漪园乐寿堂前的青之岫(后人称败家石),懂石头的人是不会称其为败家石的,那是急功近利之人对它的污蔑!乾隆皇帝是何等了解石头的灵性,他御园中充满了从全国各地发现的好石头,大多都有他题写的御制诗文,歌颂这些石头的可爱之处。

十数年前,我和朋友成华前往大钟寺爱家收藏市场观看松花石展销。松花石展销的品种不少,主要是用作陈设的观赏石,它们大多是天然石料。我个人认为,对于选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与阅历有关,与你对石头的理解有关。当然每个人观赏石头的侧重点不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差异,但一块石头的好赖,一眼便知……

松花石展也有制成的砚台,制作的砚台以我的眼光看,似乎还不尽如人意,看您用什么标准衡量了,如用宫内如意馆制作的御砚标准那是差得远了去了。宫内如意馆制作的器物,不计工本,充分利用天然石材,选材得当,精雕细琢而成,否则也不会成为皇帝喜欢的文房四宝。

当天展出的松花砚,一方很小的砚,价位在百十元之间,大的则要几百元,符合百姓对松花砚的市场价位。我想购买一方,挑了半天,因成华要买的松花山石价位与售者谈不拢而放弃,成华拉着我走,我不得不走,这样便与松花砚无缘了。

关于松花石,有人说是开采于黑龙江江底,恕我孤陋寡闻,这可增加了取石难度。当然,四大名砚的采石均在山上,但随着岩石层的下挖,甚至深至几百米的地下,几米以下就见水,何况如此之深的矿井,那采掘不也是在深水之中吗?为一小块砚材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就可想而知了。

(编辑·宋冰华)

猜你喜欢
水波纹山子松花
洮砚石水波纹的形成
宋代瓷器水波纹装饰探析
论玉雕山子工艺
水纹图案研究
浅谈30m预制箱梁水波纹控制
松花鸡下松花蛋
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从“山子雕”说中国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