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油茶产业 推动绿色发展
——丰城市油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8-08-03 02:14
老区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油茶高产发展

□ 卢 凯 黄 凤

茶油是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品质与橄榄油媲美,前景广阔。油茶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其中江西是主产区。丰城属半平原县市,低丘缓坡林地资源丰富,是江西油茶产业的核心区之一。

近年来,丰城市把油茶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农民增收的增长点、绿色发展的着力点来抓,油茶产业蓬勃发展,现有油茶林5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6.5%,其中高产油茶林17.5万亩,油茶面积百亩以上的基地200余个,千亩以上基地8个,万亩以上基地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山茶油产品品牌2个,获得了首批“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中国高产油茶之乡”等国家级品牌。2017年,全市完成新造油茶林2万亩,加工茶油 6800多吨,实现油茶产值6.7亿元,解决农民就业4000余人,户均增收7000元。

御润坊万亩油茶基地

油茶挂果丰收

一、主要做法

油茶是个好产业,但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人力多,发展起来很不容易。丰城主要在品牌、规划、技术、机制四个方面下了功夫。

1.做强一个品牌。围绕打造和提升“中国高产油茶之乡”品牌,市里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班子,主抓油茶产业发展,出台扶持政策,落实造林山地,开展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种植大户。其中,将油茶种植补贴提高到650元/亩,高于上级补贴标准350元/亩。

2.制定两个规划。一是苗木发展规划。以白土镇岗霞村为龙头,带动丽村等乡镇建设苗木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市有省定育苗基地3个,年出圃优质良种壮苗2000万株,到2020年,产量可达4000万株,成为全国高产油茶苗木集散地之一。二是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5年努力,使丰城市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抚育改造低产油茶林20万亩以上,新造油茶林每亩茶油产量达40公斤以上,改造油茶林达10公斤以上。

3.管好三个环节。一是购苗环节。目前市场上的油茶种苗品种繁多,品质良莠不齐,甚至有假苗出现,我市的高产油茶苗基本是在白土岗霞或丽村等省定点育苗单位选购良种壮苗,确保了油茶种苗的品质。二是栽植环节。油茶栽种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油茶的成活率,经过我们多年摸索,株行距2.2*3米,每亩种植100株最为适宜,也有利于今后机械化垦复和套种,以此为标准,在全市推广种植。三是管护环节。栽植后,管护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油茶的产量。“全国绿化奖章”、“江西省劳动模范”雷本江,潜心钻研油茶种植技术20年,总结出“良种良法、稳产高产”八字经,亩产茶油超过50公斤,这种模式在全市推广。

高产油茶示范种植基地

4.创新四种模式。我们在经营方式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既鼓励企业大户,又扶持千家万户种植,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四统一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调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并受益。利用该模式,在丽村等地新造高产油茶林4万亩。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省事、省钱、省心、省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二是“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市有白土镇岗霞等油茶专业合作社5家,入社农户达300户。合作社通过科技下乡、技术讲座、入户指导等形式,直接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讲解、产业信息传递、种苗供应、联络销售等各项服务。三是“公司+农户”模式。油茶加工企业将从农民手中租来的油茶山地平整后返包给当地村民管理,由公司提供苗木、肥料、农药和技术,承包户包栽、包管、包活、包高产。如江西御润坊富硒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新造高产油茶林2.3万亩,当地有400余农户参与油茶管护承包,承包10亩以上的达标户年增收可超2000余元,承包大户增收可达近万元。四是“流转经营权”模式。针对在农民外出务工导致的闲置土地或油茶林,在农户自愿和收益权不变的基础上,鼓励转让其土地或油茶林的经营权给种植大户或公司统一经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高油茶产量。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对油茶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认为,新形势下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六种关系。

1.处理好政策扶持与调动积极性的关系。油茶产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据测算,8年之内扣除初产期的收益,农户投资每亩达2200元,企业投资每亩达3500元,如果扶持力度小,难以调动积极性。对新造高产油茶林补助标准应进一步提高,或由政府提供贴息贷款支持。

2.处理好大面积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油茶是昆虫异株传播授粉,面积过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也不利于“地蜂”的生存和繁殖,影响产量。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地也不宜种油茶,投入大、产量低、收益少,高坡度整地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同时,单一树种连片过大,会造成土壤贫瘠,容易滋生规模性病虫害。因此,油茶连片种植面积不宜过大,要科学规划布局,严格项目把关,防止一哄而上。

3.处理好大户种植与林农利益的关系。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价值的上升,林农对山林资源越来越珍惜,林地流转把握不当,容易造成大户种植与林农利益的博弈,也容易引发土地流转的后续纠纷。要在规范山地流转的基础上,适度控制大户种植规模,给林农留有发展余地。

4.处理好油茶产业发展与部门协作的关系。油茶产业仅仅依靠林业部门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很多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比如,融资方面,林权抵押贷款虽然业务开展多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科技方面,油茶鲜果含水份高、采摘时期短,不利于贮藏保管,目前尚无机械化烘干设备,不利于规模发展。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油茶产业大发展的合力。

5.处理好油茶加工与品牌建设的关系。一个地方油茶加工企业的多少关乎着油茶统一品牌的建立。目前,很多油茶加工厂都是小作坊式,大企业不多,品牌较杂,而且大部分是停留在榨油环节上,产业链条不长。要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检测,打造市级或省级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6.处理好油茶大发展和油茶技术攻关的关系。目前,油茶在采摘和烘干等环节还没有机器代替,需要大量的人工。要引导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联合攻关,提高油茶产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为油茶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油茶高产发展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