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中筑起“乡风文明”建设新高地
——修水县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

2018-08-03 02:14周绍福
老区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自然村乡风

□ 周绍福

乡风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全面脱贫攻坚进程中,修水县立足县情民情实际,引导广大贫困户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与丰富精神领域生活,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与精神风貌,处处涌动着文明之风,实现物质富有与精神富足联动推进、同频共振。

县行政中心“树文明新风、建秀美乡村”主题党日活动

一、坚持政府主导,工作部署全域化

一是抓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开展“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县36个乡镇、398个村(社区)同步铺开、整体推进。二是抓干部对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机关干部带头厉行节约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要求机关干部负责做好所对接贫困户的移风易俗工作,把责任压实到干部肩上。三是抓贤人带动。建立以姓氏族长、地方名望、成功人士为主要成员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发挥他们有效的“传、帮、带”作用,为弘扬文明新风献计出力。征村乡吴坪村乡风文明党小组组长王参保主动对接曾因打架入狱的徐秋生,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重新做人,在多方支持下,徐秋生发展20亩垂钓基地,脱掉戴了多年的“贫困户”帽子。

二、开展专项整治,重点管理一体化

▲贫困户怀着感恩的心庆祝党的生日

▲东堰村文明乡风创评表彰大会

一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以路域环境及交通秩序、城区及乡镇集镇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农村房屋乱建、城乡坟墓乱埋乱葬、水体水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美丽江西的修水样板。“270多年历史的陈氏宗祠由‘牛栏’变‘课堂’,洗衣池由‘是非井’变‘义井’,闲置老屋由‘空心房’变农庄,整个自然村由‘污点’变景点,现在节假日到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山口镇桃坪村村民陈文忠在介绍陈家大屋自然村环境整治提升时,流露出一脸的兴奋与自豪。二是深入开展全域全员全时段禁爆。按照“先城区、后集镇,先中心村、后自然村”的步骤,在全县范围内规范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法治秩序,重拳取缔非法运输、经营、储藏、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实现全域全员全时段禁爆目标。三是深入开展“正教风”和谐宗教创建。出台《关于加强对宗教信徒及风水先生、和尚、道士、“八仙”、乐队等民间殡葬从业人员管理的规定》,专项治理佛教、道教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封建迷信活动,树立宗教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凝聚宗教界正能量。

三、统筹整合资源,平台建设标准化

贫困户清理房前屋后垃圾

一是推进综合型乡镇文化站建设。探索“三级文化阵地、三支专业队伍、三项经费保障、三个活动载体”的基本模式,在布甲乡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布甲乡党委书记杨列桥介绍,“四三”模式非常接地气,沉睡30多年的传统锄山鼓重返百姓舞台,广大群众在文娱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参与感、存在感、获得感。二是推进农村红白喜事专用场所建设。为推动农村红白喜事专用场所建设,县乡两级在土地供给、项目审批、税费减免、资金整合等方面出台系列举措。据统计,全县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新建喜事堂176个,维修老宗祠、闲置公共建筑115处。余段乡下源村余思坪自然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理事长吴明秋介绍,村民办酒席由理事会主持,大家自觉不放鞭炮、不上高档烟酒、不收送高额礼金,大操大办的陋习逐步得到扭转。三是推进村民休闲广场建设。中心村点、新农村点规划建设村民休闲广场,配套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及绿化、灯光、站石、运动健身器材等设施。在马坳镇黄溪村村民休闲广场,村支书徐万年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早上有村民晨练,晚上妇女同志跳广场舞,雨天年轻人到活动中心下棋,整个黄溪村听不到麻将扑克声,见不到游手好闲的人。四是推进殡葬管理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渣津、山口等16个乡镇殡葬一站式服务场所,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区72个、骨灰堂29个。县民政局长梁亦云介绍,县内遗体接运、冷藏、火化及防腐隔尸袋、骨灰盒等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不占土地生态安葬的每例奖励2000元。

四、加强宣传推介,树立标杆平民化

一方面,弘扬先进典型。围绕“乡风文明+”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群众身边的榜样及其典型事迹。大桥镇沙湾村连续两年在贫困户中开展“十星级文明贫困户”评选活动,先后表彰20名在乡风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村支书姚小勇表示,在身边典型事迹和标杆人物的带动下,“自强、苦干、卫生、感恩”的风气蔚然成风,下一步将筹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展厅,以农耕文化留住乡愁乡韵。另一方面,注重舆论宣传。县电视台、修水报、县政府网站等县内主流媒体开辟乡风文明建设宣传专栏,报道典型事迹,曝光陈规陋习、封建迷信和违规违纪现象。去年10月份,县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上奉镇整治“拦轿要烟”“低俗闹新房”的陋习,在周边乡镇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点赞。

五、健全体制机制,规范运行常态化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县级成立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18家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各司其职,疏堵结合,联动推进。比如,县民政局、林业局等单位合力做好殡葬管理与服务工作,县国土局、规划局等单位深入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县公安局、安监局等单位联合打击非法运输和储藏烟花爆竹行为。二是建立考评机制。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乡镇与县直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和公共文明指数考评体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扶贫工作考核范畴,考核结果亮相排名。三是建立奖补机制。乡风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与村级转移支付挂钩,达标村奖励1万元,先进村奖励2万元。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自然村乡风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山顶上的足球场》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