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封管路数值模拟计算及改进研究*

2018-08-03 04:19吴宏霞刘庆龙
机电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汽封模拟计算漏气

吴宏霞,刘庆龙,顾 磊

(1.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1201;2.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 言

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作为动力源的旋转驱动设备,动、静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减少汽轮机内部的高压高温气体向机组外泄漏,必须在汽轮机动静之间安装汽封。

汽封形式最为常见的是曲径式汽封,也称为迷宫式汽封或者齿形汽封[1]。也有其他形式的汽封,如蜂窝汽封、刷式汽封、接触式汽封,虽然汽封效果更好,但成本较高,一般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中才有应用[2]。汽轮机中轴端汽封、隔板汽封和叶顶汽封大多采用曲径式汽封,分析和改造该种汽封具有普遍意义。汽封如果密封性不好,将导致大量蒸汽从间隙中泄露,降低汽轮机效率,并且可能引起振动问题。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汽封性能日趋成熟,本文将采用三维模拟软件CFX对现有曲径式汽封进行模拟计算分析[3],以改进汽封管路结构,提升汽封效果。

1 汽封流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汽封流量一般可通过经验公式来计算。利用芬诺曲线推导得出试验参数修正的汽封漏气计算公式,具体如下[4]:

(1)

式中:G—流量;μδ—流量矫正系数;F—汽封最小截面积;πz—压比;z—汽封齿数;P0—前汽封压力;R—水蒸气气体常数;T0—绝对温度。

此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汽封流量计算的另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英国AEA公司开发的实用流体工程分析工具CFX这一商业CFD软件,来对汽封漏气进行模拟计算。

为验证CFX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网格无关性,本研究先对较为简单的汽封进行计算,并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模型为1/12环状模型,轴向侧是循环对称边界。

单组汽封尺寸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单组汽封尺寸示意图/mm

图1中,汽封齿轴径为195 mm,一共使用了6组交替齿汽封,6组汽封齿前后各有一段空间作为流体流动区域,以减小边界对内部流动的影响。汽封齿结构上下齿高度和宽度均完全一致,多组汽封齿间间隙均为3.0 mm。考虑到实际运行过程中汽封有所磨损,取汽封间隙为0.5 mm,大于一般设计尺寸[5]。

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及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数值求解方法采用SIMPLE算法,离散格式取二阶迎风格式[6]。网格经过无关性验证,采用结构化网格。

单组汽封流量计算参数选取如下:流量矫正系数为0.71,汽封最小截面积为3.063×10-4m2,压比为0.225 3,汽封齿数12组,进口压力1.489 6 MPa,出口压力0.335 7 MPa,工质为IF97规定的过热蒸汽,蒸汽温度为320 ℃。按照该条件,汽封齿间平均Re数约为1×105,处于湍流状态。

单组汽封流量计算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单组汽封流量计算结果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是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误差为6.72%。理论公式计算方法由于结合了试验参数修正,其误差修正仅通过较早期的汽封结构和加工装配工艺进行修正,并不能真实反映现有机组的漏气情况,在工程快速计算和汽轮机热力计算中采用,但是精度较差。而CFD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但计算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在理论研究和工程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2 汽封建模及数值模拟

本研究对某机组的汽封部分进行三维实体建模,汽封间隙为0.5 mm,汽封平衡管道直径为50 mm,汽封模型参数与上述单组汽封模型参数一致。

汽封整体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汽封整体模型示意图

图2中,模型为竖直对称模型,包括高压段汽封、中间过渡段、平衡管路、低压段汽封四部分,其中高压段汽封作为入口。考虑到汽封漏气和平衡管路的抽吸能力不足,及环形空间气流不均匀,因而对低压段汽封出口和平衡管路出口均采用开放性边界。整体模型从宏观上看,蒸汽从高压段汽封进入并穿过迷宫式的高压段汽封齿,进入中间过渡段。中间过渡段分为数段,在两段汽封中间成环状的是汽封主体过渡段,其下方是平衡管抽吸口及抽吸通道。该通道的腰圆孔连接环状过渡段,腰圆孔下方是一段方形腔室,起稳压作用,称之为稳压段。蒸汽流入该腔室后压力上升,流速降低。最下方连接的是汽轮机平衡管路。

模型的网格划分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汽封网格划分示意图

图3中,为了计算边界效应,本研究给定模型边界层第一层厚度为0.08 mm,其余部分为自由网格,网格尺寸为2 mm。

汽封管道截面压力分布云图如图4所示。

图4 汽封管道截面压力分布云图/Pa

由图4可以看出:过渡段和汽封管道压力跨度较小,颜色差别不大,而中间环状过渡段,顶部压力与底部抽吸口附近压力相差2 kPa左右,在整体通道中较为明显。这是由于平衡管道的抽吸口在下方,抽吸压力经过下方汽封漏气的补充,其负压被填补了一部分,传递到上方顶部的压力就相对变大。当抽吸压力较小(相对负压较小)或汽封管道管径较小时,传递到上方的负压就会变得很小。极限情况下,负压消失,即上方压力不受抽吸压力影响,此时中间过渡段汽封抽吸力不足,将导致低压段汽封漏气量明显增加。因此,保持一定的抽吸压力尤为重要。此外,稳压段之后的平衡管内流动压力损失较小,压力损失不足1 000 Pa。

汽封管道截面速度分布云图如图5所示。

图5 汽封管道截面速度分布云图/(m·s-1)

由图5可以看出:中间环状过渡段上方速度大于下方,中间稳压段内部蒸汽流速很低,流速在16 m/s以下,稳压作用较为明显。当流体进入下方平衡管道后,速度提升上去,平衡管道的主体流速范围为20 m/s~30 m/s,管道内部蒸汽流速固定。

汽封流量计算参数选取如下:高压段进口压力1.489 6 MPa,高压段汽封齿数15组,汽封平衡管出口压力0.335 7 MPa,低压段出口压力0.13 MPa,低压段汽封齿数8组,模拟介质为IF97规定的过热蒸汽,蒸汽温度为320 ℃,壁面边界绝热,湍流模型为K-ε模型,进口湍流度为5%,其他参数选取与上述单组汽封相同。

汽封流量计算结果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汽封流量计算结果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CFX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不大。由于抽吸压力传播无法覆盖整个环状过渡段,无法保证汽封出口压力恒定,汽封流量也不均衡。高压段汽封压力比理论值低,导致CFX模拟计算出的流量比理论计算出的流量小。而低压段汽封压力比理论值高,故CFX模拟计算出的流量比理论计算出的流量大。

3 汽封结构改进及仿真结果分析

为增加汽封密封效果,错对现有机组的汽封结构进行改进[7]。考虑到现实情况,特别是现场机组漏气问题处理时,汽封改造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本文采用了一种较为简易的办法即加粗中间段平衡管。由于平衡管一半位于机组下方,现场管道和基础布置错综复杂,因此平衡管径增加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

两种平衡管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两种平衡管路示意图

图6中,A型平衡管为常规平衡管,管道直径50 mm;B型平衡管为加粗平衡管,中间加粗部分管道直径80 mm,中间用标准缩节连接;管道总长1 100 mm,中间段400 mm,两头各350 mm。

平衡管模型参数如表3所示。

表3中,平衡管网格和热力参数选取与上述相同,入口设置进口流速,保证两管道流量一致。

改造前后平衡管性能参数计算结果比较如表4所示。

表3 平衡管模型参数

表4 改造前后平衡管性能参数计算结果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由于给定的是流速条件,因此A型、B型平衡管流量一致,但平衡管入口压力不同,且B型平衡管的总压降比A型平衡管小10%。此外,B型平衡管总压损失较小,更有利于蒸汽流动。

具体分析A型和B型平衡管的流动情况。两种平衡管截面压力分布云图如图7所示。

图7 两种平衡管截面压力分布云图/Pa

图7中,A型平衡管是简单弯管流动,在弯头内侧产生低压,外侧出现高压;B型平衡管加粗段压力升高,加粗段主体部分压力在336 500 Pa左右,比A型管道内压力高近1 000 Pa。

进一步说明A型和B型平衡管内流动状况,两种平衡管截面速度分布云图如图8所示。

图8 两种平衡管截面速度分布云图/(m·s-1)

图8中,B型平衡管截面速度在15 m/s甚至10 m/s以下,而A型管内流速为28 m/s,与入口速度相差不大;B型管内蒸汽在加粗段速度下降很快,压力升高,但在离开加粗段之后,其速度与A型较为接近。

由表4、图(7,8)可以看出:平衡管加粗后,即使增加了两端缩节损失,但汽封效果仍明显提升,管内流速下降,压力升高,管内总压损失较小,平衡管出口压力更容易传递到平衡管进口。实际改造时受到周围设备布置的影响,管道加粗措施有所限制。对于上述管径为50 mm的平衡管路,由于平衡管本身较短,现场布置大于100 mm管径的平衡管较为不易,而且一般缩节跨度为三档管径,变化太大缩节不容易采购安装。这些问题在改造时应引起注意。

4 结束语

针对汽封的密封性问题,本文采用三维模拟软件CFX对现有曲径式汽封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并进一步改进了汽封管路结构,提升了汽封效果。

结论如下:汽封管道抽吸压力的传播对汽封漏气量影响很大;复杂的通流结构会减小传递到汽封侧的抽吸压力,导致后段汽封入口压力增大,引起汽封系统漏气量增加;汽封流量的理论计算与CFX模拟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主要由理论计算的修正系数引起。

当平衡管径足够大时,抽吸压力能够传递到汽封各个部分,汽封效果和漏气量与理论较为接近。但是,当中间过渡段结构较为复杂时,抽吸压力无法传递到汽封所有出口,汽封总体漏气量增加,汽封效果变差。而加粗平衡管道,会使汽封管道压损减少,过渡段压力增大,高压段漏气减少,汽封效果提高。

对比其他一些汽封改造措施[8-10],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增大平衡管路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经济的提升现有机组汽封效果的方法。

猜你喜欢
汽封模拟计算漏气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浅谈M701F型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高中压过桥汽封节能改造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烟机轴封漏气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你可真淘气
一起220kV GIS漏气缺陷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汽轮机密封技术应用研究
挤出发泡片材褶皱分析及模拟计算
布莱登汽封技术在600WM汽轮机组上的应用
实际发射工况下底排药柱结构完整性的模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