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在海底绽放的“向日葵”

2018-08-03 23:20马晓惠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海葵寄居蟹小丑鱼

马晓惠

海葵:兼具美貌与智慧的海洋动物

海葵的口盘边缘密布着许多圆锥状的中空触手。这些触手排成1圈、2圈或多圈,触手数量根据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但大多是6或6的倍数。当这些触手全部伸展开时,就像海里盛开的向日葵,因此就有了“海葵”的美称。提醒你别被海葵的名字迷惑哟!它们其实并不是植物,而是不折不扣的海洋动物。

那么,海葵为什么能拥有如此美颜呢?除了天生丽质,还得感谢与其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这些藻类包括金黄色的虫黄藻,以及绿色的动物小球藻。在它们的作用下,海葵不仅拥有绚丽的色彩,还能“定制”各种专属花纹呢!

当然,海葵绝不是只有颜值的肤浅者。它们之所以选择与共生藻共生,主要是为了共同对抗生存的压力:共生藻通过光合作用为海葵提供氧气、甘油、葡萄糖和丙氨酸等养分,海葵则为共生藻提供安适的居所,保护它们不受食草海洋动物的侵害。

海葵都是超级慢性子

海葵的地盘意识强烈,即使是同类之间稍越雷池也会引发一场互殴大战。它们不但会用触手“糊”对手一脸,还会使用头槌开启攻击模式。一场大战后,失败者轻则黯然离场,重则失去生命。

由于海葵完成一次“出拳”需要长达几分钟的时间,所以人类必须使用缩时摄影,才能看清它们这次出拳。此外,抢地盘失败后,它们逃离现场的动作也是超慢的!

海葵都是“柔术大师”

每一只海葵都能戏剧性地改变自身的形状,堪称海洋里的“柔术大师”。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排空触手内的水,将口盘和触手都缩入体内,身体就由小变大,最终变成一只“球”。在收缩过程全部完成前,海葵的触手是无法向外伸展的。

由于完成收缩过程需耗时2.5小时,并难以在2.5小时内恢复原状,因此捕猎者往往在海葵恢复原状前便丧失了耐心,放弃了侵扰。这就是海葵的另类防身大法!

明星小档案 海葵

中文学名:海葵

别名:无

所属纲目:六放珊瑚亚纲/海葵目

分布: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

种类:约有46种族群

外貌:海葵都拥有辐射对称的桶形躯干,口盘中央为口,口周围是许多一圈圈排列的触手,至于形态、颜色和体形,因种类各异

体形:大小悬殊,通常为1.8~3厘米,但也有小于0.4厘米的迷你海葵,以及长达2米的超级大海葵

寿命:超级长寿

信不信由你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你会选择谁呢?是憨态可掬的海龟爷爷、美丽的珊瑚祖母还是体格壮硕的弓头鲸爸爸?

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技术对3只采自深海的海葵进行测定,发现它们的年龄竟高达到1500~2100岁。瞬间就秒杀了寿命只有区区数百年的海龟、珊瑚或弓头鲸等“长寿者”。

现在你知道了吧,海葵才是海洋里的“长寿大王”!

性情:戒备心强,即使同类也很难和平共处

特殊技能:具有再生能力,可通过萌芽、破碎或裂变进行无性繁殖;与小丑鱼、拳击虾等搭伴,组成互助小组共同生活

食物:鱼、贝壳、蠕虫,以及桡脚类、甲壳类等

天敌:浅红副鳚、海星、部分裸鳃类

食量:普通

生活方式:大多喜欢独居,不欢迎客人拜访

柯爷爷的纪录片

海葵和软珊瑚的辨识手册

在热带珊瑚礁海域,美丽的海葵与珊瑚比邻而居。由于两者都貌美如花,潜水者常常会傻傻分不清,将海葵当成珊瑚或将珊瑚当成海葵。其实海葵和珊瑚同属于刺胞动物门,从血缘来说是“远亲”。所谓海葵和珊瑚傻傻分不清,指的是海葵与软珊瑚分不清,至于有着坚硬骨骼的造礁珊瑚则是一眼就能剔除的。

海葵和软珊瑚乍一看体态柔软,其实两者的柔软原因各不相同。珊瑚都有碳酸钙的骨骼,即使软珊瑚也不例外。只是软珊瑚体内的小骨针不像造礁珊瑚那样新旧连成一片,所以给人造成软绵绵好像没骨头的错觉。海葵却是真的没有传统意义的骨骼。它们依靠收缩细胞拉动胃腔内的液体,形成静水压骨架,俗称“水骨骼”。由于没有坚硬的骨骼,软珊瑚会选择礁石作为固定身体的支撑物,一旦身体固定后就再也不离开。大多海葵则是靠基部的吸盘来固定身体的,假如环境不适合生存了,只要移动基盘就能进行迁徙了。

海葵和软珊瑚虽然都长着密密麻麻的触手,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触手并不相同。珊瑚的触手表面长着许多毛茸茸的小刺,就像仙人掌似的。海葵的触手看起来圆润多肉,外表也比较光滑。这些少则十几只多则上千只的触手,一般以6或6的倍数排成环形,新长出来的排列在外环,体积相对较小。

海葵和软珊瑚的性格也不同。软珊瑚看似很独立,其实集体意识超强。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每一只”珊瑚,都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连接而成的大群体。珊瑚虫进行分裂生殖时,新生个体不会选择离开,而是组成你连我、我连你的“超级连体婴”。海葵则都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就算分裂生殖后形成的小海葵也会毫不眷恋地离开同胞手足。

小心,海葵有毒

海葵的触手看似圆润光滑,其实密布着无数刺细胞。这些刺细胞内的刺丝囊中含有带倒刺的刺丝。一旦触手被碰触,就会朝“肇事者”发射刺丝,并向其体内注入毒液。科学家研究发现,海葵发射毒液时,体内渗透压高达2 000个重力加速度,完成发射只需0.02秒。

海葵毒液是毒素的混合物,大致可分为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不同种类海葵的毒液构成不同,其中最毒的要数生长在百慕大的沙岩海葵了。据说沙岩海葵的毒素甚至比氰化钾更厉害,因此有“世界上最厉害的生物毒素”之称。

動物故事会

小小的“大”心愿

小小是一只生活在热带珊瑚海的小海葵,因个头儿娇小而得名“小小”。小小心里有一个大大的心愿:有一天自己不再是小小,而是成为像邻居那样的“大大”。

小小的邻居是一只体长近2米的红海葵。在它身体里住着快乐的小丑鱼一家。小丑鱼每天都出门做诱饵,红海葵就负责用触手“拥抱”猎物。倒霉的猎物被蜇晕后,就是红海葵和小丑鱼一家大快朵颐的时间啦!作为大方的房东,每次吃完大餐后,红海葵都会给小丑鱼剩一点儿。

填饱肚子后,就进入愉快的游戏兼打扫时间了。小丑鱼在触手间钻来钻去,唱着欢乐的“清洁歌”,不时爆发出“有好吃的”等惊呼。那是它们发现了被遗忘的“宝藏”。这些被遗忘在犄角旮旯的食物,是发现者的专属福利。作为珊瑚海里最成功的包租公,红海葵很懂得怎样才能充分调动房客的积极性。

小小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红海葵的日常,试图破解这位巨无霸的成长之谜。按理说最好直接请教,不过它不敢靠近红海葵。因为海葵的地盘意识超级强烈,就算同类也可能被认为是侵扰者,继而引发流血斗殴,甚至是命案。 住在红海葵里的小丑鱼干活从不偷懒,做诱饵也相当成功。或许自己有了这样的房客后,也能长成像红海葵这样的巨无霸呢!小小很快陷入沮丧:“唉,它的房子仍闲置着,不知何时才能迎来第一位房客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住在红海葵里的小丑鱼长大了。它们必须离开父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海葵了。它们告别了父母,游出红海葵,去寻找自己的新家。

“孩子們,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呀!”鱼爸鱼妈挥着胸鳍与孩子们告别。

或许我可以……小小灵机一动。

小丑鱼排着队,从小小附近游过。

“嗨,我这里有空房!”小小冲它们招手。

可是它的声音就跟身体一样细小,这些小丑鱼谁也没听到,纷纷掠过它朝远处游去。

“喂,你们别走呀!停下!快停下!”眼瞅着排在最后的那条小丑鱼也要游走了,小小情急之下拔起了固定身体的基盘。小小被水流冲出来,正好撞在一条小丑鱼的身上。

“喂,你好!”小小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你好!”小丑鱼发现了小小。

“请问你愿意租我的房子吗?”小小开心地挥舞所有的触手。它已经预见到自己与新房客相亲相爱的场景了。

“我是想租房子没错,可……”小丑鱼显得有点儿错愕。

“我可以免房租的!”感觉到它的迟疑,小小立刻抛出了撒手锏。

“我很荣幸,可你这么小,我这么大……”小丑鱼满脸遗憾。

“呃……”小小这才意识到,小丑鱼虽然是个头儿最小的老小,但对自己来说仍太大了。

“再见啦,小海葵!祝你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房客。”小丑鱼冲小小挥了挥胸鳍,头也不回地游走了。

“呜呜呜,我一定是最没用的海葵了。”小小伤心极了,捂着脸大哭。

“谁那么讨厌呀?”忽然基盘下剧烈晃动起来,一个声音吼道,“你、你别站那儿,挡大门啦!”

“对、对不起呀,我不是故意的。”小小吓得缩成一团。

“喂,你谁呀?”声音的主人——寄居蟹从螺壳里探出半个身子,瞪着小小说道。

“我是小小,是海葵,不,我是小海葵。”小小吓呆了,本能地回答道。

“原来你是小海葵呀。太好了,我正到处寻找你呢。”寄居蟹开心极了。

“找我吗?”小小愣住了,“我不认识你呀!”

“认不认识有什么要紧的,住在一起就认识了!”寄居蟹一看就是个“自来熟”。

“你要跟我住在一起?”小小指着自己的身体,自卑地说道,“我的个头儿很小的。”

“个头儿小才好呀,我就喜欢像你这么小的。”寄居蟹毫不在意。

“太好了!”它终于也能有自己的房客了。小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因为寄居蟹都自带住房,小小最终没能当上寄居蟹的房东,而是成为全天候护卫寄居蟹的守卫。移居到寄居蟹外壳上的小小,挥舞着触手守护家门,但凡来犯之敌统统蜇倒没商量。

后来小小的个头儿还是那么小,不过它不再羡慕大大的红海葵了。因为它有了全珊瑚海最好的房东:包吃包喝,还零租金呢!寄居蟹也对这位新房客很满意,每次换壳时都会第一时间将小小移栽到它们的新家。

猜你喜欢
海葵寄居蟹小丑鱼
寄居蟹
你帮我来我帮你
小丑鱼
海葵和小丑鱼
会“开花”的海洋植物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伤心的小丑鱼
曲线养小丑鱼副产品也俏销
寄居蟹
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