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海输送科考“尖兵”

2018-08-03 11:25高悦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尖兵科考队大洋

高悦

“作业组!作业组!驾驶台呼叫。‘大洋一号船已经抵达作业站位,可以进行投放锚系作业。”2014年4月28日清晨,随着对讲机里传来了通话声,后甲板顿时忙成一片,科考队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投放锚系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

锚系是一种长时期观测海洋环境变化的仪器串,主要由浮球、观测仪器、声学释放器和重块4个部分组成,并由绳索串联起来。

“投放锚系是科考队的一项重要作业项目,在2天的时间里,科考队要把长度分别为200米、1000米、1000米共3组锚系投放到海中。”首席科学家周怀阳说,“投放锚系后,观测仪器可以在不同的水深同时记录数据,从而得到多组完整的海洋环境剖面数据。”

其实,早在几天前,投放锚系作业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科考队专门召开会议,商讨制定作业方案,为投放锚系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橘红色的吊车在船员们的操作下犹如灵活的大手,把一个个沉重的科考设备箱吊运到甲板上。一个个浮球、一台台仪器……科考队员们仔细串联锚系,把用于连接科考仪器和浮球的绳索呈“之”字形铺开,作为重物的水泥块布放在后甲板最外右舷。

尽管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还要应对海上天气的“喜怒无常”,但科考队员们就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岗位,推动着科考工作不断向前开展。

上午9时30分,投放锚系作业正式开始。首席科学家专业助理王渊带领十几名科考队员在甲板上各就各位,按照之前演练过的程序,固定好绞盘、抓紧止荡绳、解开保险扣……进入了“战斗状态”。

王渊站在甲板最外侧,打开用于拦截海面与甲板的钢索后,小心翼翼地把第一个浮球推到了甲板边缘。

只听“扑通”一声响,王渊看准时机,干脆利索地把锚系顶端的浮球投入海中,绳索通过绞盘缓缓释放,并在“大洋一号”顶风顶浪慢速航行的带动下,随着涌浪渐渐漂远。两名科考队员站在绞盘两端保持警惕,准备随时拉紧保险绳。

只用了1个小时,科考队员们就漂亮地完成了200米长度的锚系投放工作,当看到锚系渐渐沉入海中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但是,科考队员们并没有放松,因为大家知道,接下来还有难度更大的1 000米锚系在等待着他们。为了抢出时间确保作业顺利开展,承担投放锚系任务的科考队员们除了吃午饭,一直在甲板上忙碌。凛冽的海风如寒冬一样刺骨,长时间体力劳动让人四肢酸痛。

15时30分,科考队开始1000米锚系投放作业。有了上午的成功经验,科考队员间的配合更加默契,投放锚系作业紧张有序地进行……

突然,狂风骤起,天空下起了小雨,“噼噼啪啪”砸在工作服上,冻得科考队员直打寒战。风落浪起,相互造势,一波又一波的涌浪恶狠狠地砸向“大洋一号”,船身犹如摇篮一般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令人无法站稳,几名科考队员接连脚下打滑,摔了~跤。甲板湿滑,稍有不慎,物损人伤,后果不堪设想。

“一、二、三!”在整齐划一的喊声中,十几名科考队员一齐使劲,在甲板后侧紧紧拉住绳索后缓缓投放锚系,保护科考仪器安全。但是,锚系在涌浪的作用下越漂越远,绳索也越绷越紧,大海似乎憋足了力气要与科考队进行较量。

驾驶台里,船长曹业政一直紧盯屏幕,大声向操舵船员发出指令,力保“大洋一号”始终顶风顶浪航行,为投放锚系作业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曹船长还通过对讲机与作业组保持沟通,准确把握投放作业进度。

風雨中,许多海燕围着“大洋一号”旋转飞舞,仿佛在诉说着大洋科考队员们与风浪搏击、与大海共舞的故事。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奋战,“驾驶台!驾驶台!作业组呼叫,锚系投放完毕!”对讲机里,传来了科考队员的声音。

猜你喜欢
尖兵科考队大洋
悬浮屋
在极地过新年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听!谁在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