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不了的圆

2018-08-05 17:53雨川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张慧刘强刘伟

雨川

1.意外被拐

张慧是重庆人,20岁就结了婚并且生下了一儿一女。婚后,张慧和丈夫发现彼此的性格不合,最终决定和平离婚,一双儿女跟着前夫生活。

2003年,张慧遇见了现任丈夫刘伟,两人年底结婚了。婚后,张慧先后为刘伟生下了女儿刘英、儿子刘强和刘雄。

因为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家里的负担变得沉重起来,刘伟告诉张慧,自己想出门打工。张慧舍不得和丈夫分离,决定把三个孩子都带上,一家人都去外地生活。

2006年春节过后,一家人来到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张慧和丈夫在一个瓷砖厂里找到了工作,工作量大但报酬还算丰厚。

这年5月,张慧和前夫所生的儿子赵小天听说母亲在福建过得不错,才13岁的他也执意要辍学出来打工。张慧同意了。就这样,赵小天也很快来到了晋江市磁灶镇,当起了童工。

说是出来打工,但年幼的赵小天哪吃得来那份苦,经常到厂里干一两个小时后就溜出去玩。张慧见状,干脆叫他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和妹妹。

6月2日上午,张慧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

等候在家的赵小天看见母亲回家了,便提出要带弟弟刘强出去玩一会儿,随后,高兴地牵着刘强的手出了门。临别时,赵小天还举起弟弟的手冲妈妈挥手再见,可让张慧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次与刘强分别,再见面就是五年之后了。

赵小天带着刘强在父母打工的厂里玩了一阵后,便到厂里的小卖部给弟弟和妹妹买了几包零食,准备回家。可走到厂门口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小兄弟,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们了,不如我带你到周围玩一玩吧。”对方一口流利的四川话,让不谙世事的赵小天信以为真。不仅如此,那个人还客气地在小卖部给赵小天和弟弟各买了一瓶饮料。

随后,三人来到附近一个菜市场,里面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刘强吵着要回家。可到了出口时,这个老乡突然告诉赵小天,自己买的鱼忘记拿了,让赵小天帮忙去拿一下,他和刘强在市场门口等。赵小天毫无防备地把一直抱着的弟弟递给了他,自己则返回菜市场拿鱼,可他在菜市场里逛了几圈,也没问到老乡所买的鱼。等他再回到菜市场出口时,弟弟和老乡都已不见了踪影。

赵小天独自在菜市场周围找了半天后,哭哭啼啼地回了家。张慧得知后,围着菜市场周边的几条街寻找儿子下落。随后,张慧向当地警方报案时,甚至一时忘记了儿子的容貌。因为经济不宽裕,他们还没来得及给刘强照一张照片。这下要找儿子,唯一的线索就是刘强的右手臂被烫伤的那个疤痕。

接下来的一周左右,张慧和丈夫将工作丢到了一边,成天在磁灶镇的大街小巷穿梭,期望有一天能碰上儿子。寻找一周无果后,他们又花钱印了几千张传单,可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张慧和丈夫也没接到一个有用的线索。这段时间的生活让张慧和丈夫近乎崩溃。

半个月后,张慧断定刘强已经不在磁灶镇附近了,人贩子一定把他卖到了其他地方甚至外省。张慧告诉丈夫,说自己要辞职去寻找儿子。刘伟很能理解妻子的心情,同意了,并告诉她,自己会尽可能多挣钱,撑起这个家。

辞职后的张慧先是在晋江市内寻找儿子,她一条街一条街地寻找,去周边的一些村镇找,但都没有关于儿子的任何音讯。那段时间里,张慧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一直到天黑才回到出租屋。这样的寻找方式,她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2.艰辛寻子

这年夏天,就在张慧为寻找儿子心力交瘁时,儿子赵小天要为寻找弟弟出一份力,主动请缨去工厂上班,或許是因为精力不集中,他的一只手不小心被机器死死“咬”住了。最终,赵小天的四根手指无奈被切掉了,丧失了部分功能。

在这之后,为了不让家人都为寻找刘强背上沉重的负担,张慧只好无奈地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刘强。

张慧为寻找儿子做出了一个长远的计划。她觉得只要自己不灰心,努力寻找,在有生之年肯定能再和儿子重逢的。春节过后,张慧一边在晋江市四处打零工,一边寻找儿子。可一年很快就过去了,还是没有刘强的下落。

张慧眼见在晋江市找不到孩子,便按计划开始前往外省寻找。

她听说杭州有很多无法生育的有钱人花钱买孩子,便猜想刘强说不定已经被拐卖到了杭州,思子心切的她又只身前往了杭州。由于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刘伟一个人照顾家里两个小孩已经十分困苦,所以张慧去杭州的时候身上仅仅带了三天的生活费。

到杭州,钱用光了,张慧第一次放下颜面,弯腰去捡别人没吃完的食物,到公厕去喝自来水解渴。晚上,街头的石阶或桥洞便成了她的栖身之所。

几个月转眼就过去了,杭州的气温也随着冬天的临近渐渐转凉,不知多少次,在街上睡觉的张慧被冻得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不得已,她决定先在杭州找个工作,一边工作一边找刘强。

不久,张慧就在杭州汽车北站找到份洗出租车的工作,晚上上班,白天她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

有了落脚处后,张慧寻找起儿子来也方便多了。有些听说过情况的周边市民被她的母爱所打动,纷纷为她提供信息,遗憾的是这些信息都没有指向儿子刘强。

“张姐,你这样寻找孩子太难了,要不上电视试试……”一天,一个出租车司机给张慧出主意说。

这年11月,张慧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到杭州电视台录制了寻子启事。可惜节目播出后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她在杭州的这一年里也没找到关于儿子的半点线索。

2009年春节,张慧放弃了在杭州的寻找,拿出兜里所有的钱买了一张返回晋江的车票。这也是张慧和家人分别一年后的首次团聚。春节过后,张慧把两个小孩送回了重庆老家,大儿子则留在晋江继续打工。一切安排妥当后,她便和丈夫一同前往了福州市,准备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儿子。

到福州没多久,张慧和丈夫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担河沙。这虽然是一份苦力,但是计件制,这让张慧有更多时间拿来寻找儿子了。从此,为了将下午的时间用来寻找孩子,张慧在每天上午的工作中都比别人卖力,在半天时间里多走几个来回,多挣些工资维持着这个破碎的家。

2010年初,张慧又辗转到了广州,这也是她潜意识里寻子的最后一站。

来到广州后,张慧在一家水泥厂打工。每到下班或轮休时,她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转悠,希望能遇见儿子。广州市走丢的小孩也很多,报纸上经常有人登出寻子信息,每次张慧看到这些信息后都悲从心来,因为她想到自己连一张儿子的照片都没有,几年来就算真遇上了儿子,自己还能认出来吗?

2010年底,张慧见儿子的下落依然没有半点消息,虽然她内心深处还保留那么一丝希望,但这希望也如烛光般微弱暗淡,几近熄灭。丈夫刘伟似乎早已对寻找儿子一事感到绝望了。随后,张慧和丈夫都回到了重庆老家,既然刘强不在了,就不能亏待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张慧和刘伟已经决定要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在老家经营一家小商店的外甥女听说舅妈回来了,对张慧又是敬重又是同情,为了让她早些走出失子的阴影,特意聘请她去帮自己看店。刘伟也在当地找到份建筑工地上的活儿,眼看生活好像就要重归五年前的平静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在张慧和丈夫已经逐渐打消寻找儿子的念头时,一场打拐风暴席卷全国,张慧被拐卖的儿子也在警方这场行动中有音讯了。

3.隔阂重重

“喂,你是张慧吗?我是晋江磁灶公安局的张警官,你的儿子找到了……”2011年夏日的一天,一个电话让张慧一下子就蒙了。当她回过神来后,赶紧奔赴晋江去接儿子。

然而,根据相关法律程序,张慧这次并没有在公安局见到儿子,而是在警方的安排下,只是抽取了血样作DNA鉴定,然后被告知回家等通知。

眼看一个月都过去了,张慧的心又开始失落起来,一定是警方搞错了,找到的孩子肯定不是自己的儿子刘强!然而,这天中午,警方的电话终于打来了:“鉴定结果出来了,找回来的孩子正是你们被拐卖的儿子刘强,准备来接孩子吧。”这个电话,瞬间又将张慧家人从悲痛中唤醒了。当天下午,张慧和丈夫便乘飞机赶往晋江市。

张慧和丈夫在警局会议室里见到了相别五年的儿子刘强。尽管五年时光改变了刘强的许多面貌特征,但张慧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儿子,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把儿子抱在怀里,掀起他的衣袖,寻找那个烫伤的疤痕……

“没错!这就是儿子……”张慧和丈夫抱着刘强当场痛哭起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旁边又多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哭声。

原来,这位陌生的中年妇女正是养了刘强整整五年的养母何庆梅。何庆梅的家离磁灶镇不远,还在镇上开了一家超市,当年是一对年轻夫妇将刘强卖给了何庆梅。何庆梅为了“安全起见”,随后将刘强送回了老家。虽然老家在山区,但是家里有轿车、电脑,刘强也因此过起了条件优越的生活,直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打拐行动……

然而,五年的感情,何庆梅哪里放得下!所以当养子和亲生父母见面的当天,她决定再做努力,看能否说服刘强的亲生父母。

“妹子,你们不要带走孩子。孩子由我们来养,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以后我们还可以送他去国外留学……”何庆梅跪在张慧和刘伟面前,做最后的努力。

张慧在想到生活条件时,也有些难过,自己为了找儿子,到目前还欠着债。现在儿子找回来了,可哪还有钱送他去读书啊!就在张慧和丈夫即将带走孩子时,何庆梅甚至提出愿意拿10万元换回刘强的抚养权。可是张慧想也没想就断然拒绝了。

这一场大团圆结局,也迎来了许多让张慧意想不到的问题。刘强被拐时只有1岁多,都还没学会说话,所以现在根本不会讲重庆话,张慧和丈夫要和他交流时,只能用蹩脚的普通话说,有时候刘强一激动起来就讲福建那边的方言,這下大家都听不懂了。除了要面对交流难题,更让张慧有苦说不出的是刘强的生活习惯。

当张慧和丈夫把刘强接回家时,全家人十分高兴,做了一大桌好菜为刘强接风。可就在姐姐刘英和弟弟刘雄对这难得一见的丰盛菜肴狼吞虎咽时,刘强却皱着眉头,他对这些饭菜毫无胃口。

原来,刘强以前都住在沿海地带,早已吃惯了海鲜,而且还不吃辣。张慧只好又慌忙地出去给刘强买了些鱼虾,刘强总算勉强吃了顿饭。

一两顿尚能应付,可次数多了,这个已经一贫如洗还欠着外债的家庭,怎么能承受得起啊。

不得已,在买了几次鱼虾后,张慧将刘强的饭菜换成了普通饮食,可刘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几乎没吃东西,消瘦了不少。看着刘强实在不肯吃饭,张慧的外甥女到街上去给刘强买了一个肯德基全家桶,这才让刘强高兴地吃了起来。

不仅如此,因为刘强的养父母家是开超市的,家道殷实,有车有房。几天后,刘强又不习惯每天从家里走着到张慧工作的小商店了。为了满足刘强,张慧只得弯下腰,每天背着儿子上下班。

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让张慧很痛苦。更让张慧痛苦的,是儿子和自己的生疏和冷漠。自己的儿子,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对于这一切,她不恨儿子也不恨他的养父母,而是痛恨拐走儿子的人贩子。张慧想,要不是他们,这五年自己不会受那么多苦。如今孩子是回来了,可一家人还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吗?

好不容易熬到了9月初,这一个月相处下来,全家人都从最开始找回刘强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变得越来越彷徨。张慧甚至怀疑自己当初坚持把儿子接回家是否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我们还是将刘强送回他养父母家吧!”一天晚上,待孩子们都睡着后,刘伟向妻子建议说。可当他们随后一打听,得知其养父母家已经有两个女儿了,不符合法律的收养条例。

张慧后来又咨询了相关法律工作人员,得知要让刘强重新回到幸福生活中不是没有办法,因为两个家庭还可以签订一份寄养协议。缺点是这只是一种民间的私下协议,如果一方违约,到时候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一时间,刘强的去留成了一个不好解决的大问题。

如今,刘强已在亲生父母家生活两个月了,但他并没有习惯新的生活环境。而张慧和丈夫也因此伤透了脑筋。现在张慧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对于未来会怎样,张慧也不知道。但愿,母爱的滋润能早日消除这五年时间造成的亲情隔阂。

猜你喜欢
张慧刘强刘伟
刘强画廊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For the fish
刘伟误交损友
刘伟(刘冠儒)
刘强作品
刘强作品
且行且珍惜
刘强作品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y Estimated by Three Analytical Models over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