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干炸鱼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2018-08-06 08:22李雪仪李淑仪
现代食品 2018年10期
关键词:炸鱼酸价用油

◎ 唐 华,李雪仪,李淑仪

(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广东 广州 510990)

油炸是指将食物放入食用油中加热(油的液面高于食物高度),即将食品置于较高温度的油脂中,使其加热快速熟化的过程。在油炸过程中,油炸食品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反复使用煎炸油会对食物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油炸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更多地集中在对马铃薯等休闲产品的研究上[1-3]。然而,针对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炸鱼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通过选取鲜鲮鱼油炸过程中多个炸鱼用油样本进行酸价、过氧化值、极性组分的检测,研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检测极性组分来监控鱼干和炸鱼用油的质量,同时也节约了检测时间。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鲜鲮鱼,24°棕榈油,煎炸油品质检测仪,自动油炸机,电炉。

1.2 实验方法

将检测合格的棕榈油放入自动油炸机中融化并加热到130℃,选取一定数量的鲜鲮鱼分批使用自动油炸机进行油炸,每批鲜鲮鱼油炸时间为90 s;整个油炸过程自动调节油温130 ℃持续8 h,每间隔1 h将鱼干炸鱼用油进行取样,并做具体的标记:油炸0 h、1 h、2 h、3 h、4 h、5 h、6 h、7 h和8 h。每间隔1 h加入一定相同数量的合格的棕榈油,鱼干炸鱼用油在下降到室温后进行测量酸价和过氧化值。

1.3 指标测定方法

1.3.1 酸价的测定

把50 mL含有0.5 mL酚酞指示剂的95%乙醇加入150 mL的锥形瓶之中,之后加热至沸腾,当乙醇的温度高于70 ℃时,用0.1 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滴定到溶液变成红色,并且保持溶液在15 s内不褪色即结束这一实验过程。将中和的乙醇转移到含有测试样品的锥形瓶中,充分混合,煮沸,并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标准溶液滴定。彻底摇动滴定过程直到溶液变成红色,15 s不褪色,即滴定结束。按公式(1)计算:

在式(1)中,V代表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C代表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M代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样品质量,单位为g;56.1表示以g/mol计的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1.3.2 测定过氧化值

称取2~3 g混合样品,置于250 mL带塞锥形瓶中,加入30 mL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 mL饱和碘化钾溶液,拧紧盖子,轻轻摇动30 s,然后在黑暗中放置3 min。取出并加入100 mL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至淡黄色,加1 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取相同量的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物,碘化钾溶液,水,按照同样的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样品的过氧化值通过式(2)计算:

公式(2)中,X代表试样的过氧化值,单位g/100 g;V1代表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体积,单位mL;V2代表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体积,单位mL;C代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单位mol/L;M代表试样质量,单位g。

1.3.3 极性组分的测定

取适量的鱼干的炸鱼用油,130 ℃时,打开煎炸油品质检测仪的开机按钮,让煎炸油品质检测仪的探头完全浸泡在油中,大约5 min,煎炸油品质检测仪的显示屏读数稳定不变时,记录下煎炸油品质检测仪的显示的温度和极性组分的读数。

2 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过程中鱼干的炸鱼用油在油炸过程中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鱼干的炸鱼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测定结果表

在高温油炸过程中,甘油三氧化物经历热氧化和水解反应以产生游离脂肪酸,导致酸值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炸鱼用油的酸值明显增加,表明在油炸过程中油脂不断氧化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是脂肪氧化的中间体,具有高能量、活性强、易分解的特点。因此,油炸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形成和分解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油炸的早期阶段,脂肪易氧化并形成过氧化物。其形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表明过氧化值不断增加,氧化程度加深。过氧化物的形成和分解几乎达到平衡状态,过氧化值的增加相对缓慢;最后过氧化物分解速率大于形成过程的速率,脂质过氧化值的表现下降,脂肪氧化进入晚期。

通过实验和检测,发现自动油炸机炸鱼用油在相同的温度下,酸价随极性组分的升高而升高,而过氧化值的变化并不明显,进而确定酸价与极性组分是呈正比的关系,而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3 相关性分析

在油炸过程中,炸鱼用油的过氧化值呈现交替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在脂肪氧化后期,过氧化物不断分解产生氧化产物,过氧化值与极性组分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而酸价与极性组分是呈正比的关系,其关系公式是y=0.5837x-3.4887(x为极性组分TPM%,y为酸价mg/g)。

自动油炸机炸鱼油温度为130℃时,酸价与极性组分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相关性分析图

4 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检测,发现自动油炸机炸鱼用油在相同的温度下,酸价随极性组分的升高而升高,酸价与极性组分是呈正比的关系。其关系公式是y=0.5837x-3.4887,而过氧化值的变化并不明显。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GB 7102.1-2003规定,酸价标准是≤5 mg/g,极性组分标准是≤27%。当自动油炸机炸鱼油的温度在130℃时,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酸价≤5 mg/g下,炸鱼用油的极性组分的标准≤14.6%。

猜你喜欢
炸鱼酸价用油
黑芝麻酸价变化规律的探究
全球船用油检测服务中心简介
适用于农业机械的多功能传动系用油性能要求
为什么白糖在锅里用油翻炒后会变色
热辣挑战
一起面包酸价超标事件的调查分析
玉米粉对玉米饼酸价的影响初步分析
英国炸鱼薯条
手打大叔增压料理 BRZ常规“菜”炸鱼薯条
不同包装处理对鲜食核桃的保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