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2018-08-06 12:38樊德雨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樊德雨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进步,汽车安全驾驶成为了交通运输项目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由于道路交通安全和系统中,人员、车辆以及道路环境的关键的是要素,因此,要从驾驶员人员管理角度进行集中控制,实现交通安全的有序落实。本文集中分析了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交通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相关优化措施,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导言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但是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汽车带来的各种交通安全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汽车驾驶人员的素质和驾驶技术参差不齐,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事故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汽车驾驶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条件。

一、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据数据调查表明,交通安全早已成为危害人身安全的第一原因,在城市交通事故中,公路交通是其中最大危害。我国早在2011年,万车死亡率就达到了6.2,这一数据是美国的3.5倍,是英国的5.64倍,是日本的8倍!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据统计因事故导致的人口死亡比率中道路交通大概占到了78.8%,每年大概有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万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所以安全驾驶成为在驾驶者在驾驶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的生命不会因为一时疏忽而葬送。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人的有意行为和人的无意行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指故意犯有的不当行为,这些行为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冒险”。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不当行为。人的行为受到大脑的支配,为了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人的大脑意识被分成了五个层次,日本学者用五个层次来研究人的可靠性,第Ⅲ层次时,人处于正常和清醒状态,也是所处的最佳状态。适合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此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性格沉稳,态度严谨,对突发事件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三、导致事故的原因

(一)身体素养影响交通安全

车辆能否稳定、安全的在公路上行使,除了车辆本身的性能之外,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程度有直接的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最常见的因素,就是驾驶员的精力和体力出现透支的情況,无法全身心的驾驶车辆。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意外发生,有关规定提出不允许驾驶员疲劳上路,或者身体素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也不准许上路。比如,视力检查不合格;疾病导致体力和精力下降等方面。因此,现价段,国家严格控制驾驶证的发放标准,并要求驾驶员每年做一次身体健康检查,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制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心理素养影响交通安全

除了身体素养影响交通安全,心理素养同样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不高,难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对交通拥堵或者是意外出现的小问题,无法保持冷静,带着不满的情绪上路,当遇到触发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时,驾驶员无法灵活应变,甚至会加大触发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机率。此外,午饭之后是较容易发生交通安全的阶段,这是因为饭后人体的大脑供血不足,常常会感觉到困倦、疲劳,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对路上交通情况的思考和衡量缺乏一定的精准性,同时对驾驶员的心理素养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驾驶技术影响交通安全

2013年公安部颁布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所有驾校学员的考试项目都要按照新规定执行,新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原本场地桩考驾驶技能和“场内道”路驾驶考试合并为新科二的考试项目,并从原本科目三中将实际道路驾驶考试分离出来,如今科目二的考试项目为10项,科目三的考试项目为13项,由此可见,国家大力加强驾驶员的技术能力,提高驾驶员对意外事故发生时的预判能力,有效的降低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减少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优化的措施分析

(一)在分析事故的过程中,要结合管理需求,严格控制驾驶员的准入制度,

确保驾驶员的个性特征、心理因素以及整体素质符合标准。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系统化且科学化的聘用管理模型,从驾驶员的多方面进行集中考核,确保实施驾驶员岗位能得到有效的评估,且驾驶员能得到适宜性的检验。

正是基于考核和检验,提高汽车驾驶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也从源头提高整体驾驶项目的整体质量,确保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的完整性,对不适宜从事驾驶的少数人群进行集中的筛选和提出,提升驾驶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质量,保证交通安全。

(二)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驾驶员驾驶档案,实施针对性教育和重点预防。工作过程中,要保证驾驶员的相关材料和工作记录都能以文档、图像等形式保存下来,针对有隐患的驾驶员进行集中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有效消除驾驶员存在的不良表现和心理动态,有效规避驾驶员出现过激心理活动和行为。真正从安全管理和交通控制的层面出发,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安全教育措施,引导驾驶员学会安全行车的具体要求。

第三,要为驾驶员创在更加安全轻松的工作环境,保证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优化,合理且科学性的对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进行调度,确保工作环境和休息环境符合实际需求。

(三)严格把控驾驶员的入门关,因为有了事故倾向性这一标准,所以在驾驶员的考核中就要加入这一标准的相关考核,在初期就要保证这类驾驶员不会出现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岗位中,了解驾驶员的过往记录,对于性格比较激进和事故率较高的驾驶员的录取情况加以重点考虑。因为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这种负面情绪也可能会随之增长。因而在录用过程中要对驾驶员进行考核看其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来确保录用到优秀的员工。

结语

汽车驾驶员的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以及驾驶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是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出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需要加强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提出预防疲劳驾驶、实行疲劳优化管理机制;加强驾驶员的心理素养;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培养驾驶员的道德素养等措施,有效的降低和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蒋业银.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的途径分析[J].时代汽车,2016(10):42

[2] 洪爱军.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的途径分析[J].时代汽车,2017(2):49-50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员人为因素交通安全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