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06 13:21周正红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对策研究问题

周正红

摘要: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所以,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研究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给出了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问题;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的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句段、语篇、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和教学进度,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注重形式而忽略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始终占据着课堂提问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于学生的反馈情况也仅仅停留在有意愿回答并且举手的学生身上,注重课堂的讲课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以及学习效果,使得许多学生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解决问题或者是没有兴趣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多半是缺少思考分析,就宣布“标准答案”,仅仅是把提问当作引出宣布答案的一种形式,忽略了学生回答中的亮点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限制,对于其回答的积极性也会有较大的打击。归根究底,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缺乏创新探索精神,同时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所提问题过于繁杂,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现在的一些教师课堂氛围较差,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内容单一,虽说有课堂提问环节,但提问的问题大多繁杂难解,同时又较为繁多,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以至于对课堂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于课堂提问回答缺乏兴趣和参与主动性,课堂提问的初衷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逐渐消失淡化,甚至适得其反。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只是对于课堂知识做一些简单的整理融合,对于课堂问题的提出没有做好顺序管理,未达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思考的效果,只是简单的提出,使得问题难易掺杂、没有条理,学生在思考时缺乏引导性,思考的过程就会显得异常艰难,极大程度的打击了学生的参与心理。

(三)课堂形式较为古板,提问方式过于单一

对于小学来说,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接受并理解知识的过程是学习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往往会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课堂的提问过程通常是全部由教师来主导完成,学生来负责思考解决。而要想到达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学习,教师和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都没有做好或者做到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忽略由学生来提出问题,班级共同解决的这一途径。这使得学生往往课程结束后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群体的公共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要紧抓课程核心,注重问题实效性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其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到其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的语文课本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抓教材的核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的重难点和主要知识点。对于小学生较为难理解的诗词部分,要注重将抽象化的语句用简单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其具体含义。例如,在讲到著名的《泊船瓜洲》一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用的相当传神,但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忽略或者不理解这一字的用法,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绿字除了是一种形容颜色的形容词之外,还可以怎样使用,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是哪种词性,表达了什么意思?”,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词性展开思考,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内容的精髓,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二)提问要做到兼顾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回答

现在的小学课堂上,课堂的提问依旧保持着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的模式,这一过程可能会保持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课堂提问学习效果依旧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教师通常也会忽略未举手学生的参与度。要想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提问回答的环节里面来。在语文课堂学习时,可以将学生均匀划分为几个小组,提问环节开始,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选出代表回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提问回答的环节中来。教师的问题难度应该适中,主要面对班级内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以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师要细心聆听,对所有学生的回答中存在的亮点要做以记录和着重提出,加以点评表扬,在结束时对问题答案做以总结补充,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的提问环节不仅要保证学生参与回答,也要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小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问这一环节上,学生更是鲜有参与。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若要保证课程学习效果,必须先做到师生在课堂上保持平等的地位,课堂提问不能仅仅限制于教师提出,作为课堂的主体之一的学生也要实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参与提问的环节,就必须深入学习课堂知识,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盲点,而通常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代表性,代表着大部分学生的共同问题。学生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在学生内部展开讨论交流,遇到难以解决的部分求助教师,教师做以补充。这一模式对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真正的有效提问,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解决,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四)做好问题选择,分层递进,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展开思考。因此,提问环节的问题的选择和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课下做好备课准备,选择难度适中、层次递进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有目的的提出,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更加轻松地理解课程内容。

三、结语

总之,做好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部分,教师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还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松梅.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问题探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3):105

[2]何明.探究小學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J].新课程·小学,2017,(5):222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对策研究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