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钳工锉配工艺编制过程的要点

2018-08-06 12:38徐建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徐建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钳工的技术要求不再仅限于各项技能的操作,更注重于他们对工艺的编制水平。本文以四方锉配工艺的编制为例,阐述工艺编制的要点。

关键词:锉配工艺;图纸分析;编制要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手头能力,而更注重于他们内在的综合分析能力,即在生产、制造、维修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钳工则更注重于他们对加工过程的工艺编制能力。以锉配为例,锉配过程中涵盖了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测量技术等多项技能,它反映了一个钳工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在编制加工工艺的过程中,要从加工工时、加工顺序、加工重点、测量手段等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作环境编制出来的工艺都是有差别的。加工质量也因此而异。

锉配工艺的编制,从狭义上讲就是编制锉配件的加工步骤,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图纸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测量手段、检测设备、分配每道工序的工时等。要想掌握正确的编制工艺的方法,着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读懂图纸、了解加工的目的

编制加工工艺要以图纸为标准。图纸作为设计人员与加工者之间的交流工具,含有大量的信息,认识并理解图纸中的各种信息是编制加工工艺的第一步。读图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看懂零件的形状、结构,对应的图形位置。2、找到零件的基准,即测量、加工的依据。3、掌握所需加工的形面以及其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公差等。4、了解技术要求、材料、工时等。

如图所示,该四方锉配件的配合性质为开口配合。技术要求为件1件2配合后单边间隙为0.04mm;配合后尺寸60±0.06mm。由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的要求我们可分析出,件1的外形为加工重点,也是首先要制作的工件。件2的重点是配合件1保证配合后的尺寸为60±0.06mm ,难点是件2的1mm×1mm工艺槽处的直角边的清角工作,这是保证配合间隙和配合尺寸的的关键所在。

二、熟悉并能合理的编制加工步骤

所谓的锉配就是利用锉削的方法,使两个或多个互配零件达到规定的配合精度的操作。锉配的要点是:分析图纸,找出基准件,另一件按基准件配作。如上所分析的,该配合件中件1为基准件,件2为配作件。因此我们应从件1开始制作。

(一)件1 的加工步驟:(1)加工基准A、B两面,控制两面的平面度、垂直度为0.04mm(基准A、B两面的垂直度和基准A、B两面分别与大平面的垂直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2)分别加工A、B两基准面的对面,控制两组尺寸30±0.04mm、两组平行度0.04mm,两组垂直度0.04mm以及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3)复检件1,各棱边去毛刺。

(二)件2 的加工步骤:(1)加工基准C、D两面,控制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2)加工基准面C、D的对面,控制尺寸60 0+0.1mm。(3)去除30mm×30mm余料。(4)粗、细锉两配合面,控制平面度、垂直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与基准面C、D的平行度。间接尺寸不能一次加工到位,应留有0.1~0.2mm的修配余量。(5)锯出1×1mm工艺槽。

(三)件1件2修配:(1)以件1为基准,根据配合情况修锉件2。控制配合尺寸60±0.06mm、配合间隙0.04mm。翻转件1再次配合,达到同样要求。(2)复检。修锉毛刺。

三、找出细节、明确要点、完善工艺内容

步骤的编制只是一个加工顺序,其中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手段并未清晰地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编制工艺时还要将一些影响加工质量的关键点表述出来。

(1)分析图纸时我们可以看出:件2图纸没有形状位置精度标注,外形尺寸60mm也没有极限要求。但从极限配合的要求上来讲,相互配合的零件一般情况下精度标准应一致。即件2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应参考件1的精度标准。

(2)件2两配合面距基准面C、D的实体部分没有具体的尺寸精度,只是给出了30mm的基本尺寸,如何保证配合后精度尺寸为60±0.06mm呢,这时我们只能根据件1 的实际尺寸间接计算出件2的实体部分尺寸精度,即:实体部分的最大极限 = 60+0.06 - 件1实际尺寸,实体部分的最小极限 = 60-0.06 -件1实际尺寸。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极限尺寸只有在件1制作完成后才能计算得出,在加工前编制步骤时是无法给出具体尺寸的,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工前编制的步骤是不完善的。

3、件2两配合面在加工时,不能一次加工到尺寸精度,要为修锉环节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1~0.2mm。

4、件2的难点是1mm×1mm工艺槽处的直角边是否清角干净,这是保证配合间隙和配合尺寸的关键。由于锉刀棱边都带有工艺性R弧,使得加工时直角处也留有R弧,即使有1mm×1mm工艺槽,也很难去除干净,加之加工面积较小,不易观察,很容易被忽略。又由于锉刀的侧边有锉纹,很容易锉伤已加工的邻边,因此直角边的清角工作是非常棘手的。对此,我们可将锉刀的一侧边磨成刀口状,在保证清角干净的基础上消除锉伤已加工面的现象。

5、分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工时。两配合件中,件1是基准,精度要求高,频繁的测量耗时较多;件2 相对尺寸较大,加工量较大;两件加工完后,并没有完工,还有修配环节,修配过程中主要是观察、分析间隙形成的原因,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将时间分配如下:件1占总工时的35%,件2占30%,修配占35%。也可适当调整,但一定要确保测量、观察、分析的时间,尤其是修配时,切记不要盲目修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来分析,已免造成废品。

6、分清基准与配做的关系。从图纸中我们可以明确件1为基准,那么在修配过程中,件1是严禁被修锉的,这点要特别注意。往往很多时候,学生在修锉过程中,不能做到仔细分析,基本是抓住哪个件就修哪个件,不知不觉中就破坏了基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锉配工艺的编制不仅仅限于加工步骤,要想编制出一个完整的、可行性很高的工艺,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产率、生产效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生产工艺,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跟得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徐海枝.《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9

[2]万苏文.《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万勇刚.《钳工锉配加工工艺的探讨》.《中国科学人》,2015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