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春城让白沙
——江津白沙烧酒在“守旧”和“创新”中“涅槃”

2018-08-07 03:05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18年14期
关键词:河川江小白张师傅

文︳CQDK全媒体记者 许幼飞

驴溪酒厂 图//卢晓龙

2018年5月15日,江津区白沙镇。

炎炎烈日下,身穿灰色棉麻唐装的王河川,踱着步子钻进驴溪酒厂。

隔着很远,就能看到酒厂大门两旁的对联:“梦中饮得驴溪醉,醒来尤闻烧酒香。”

白沙镇自古以酿酒而闻名,而驴溪酒厂正是当地有名的酿酒“百年老字号”。

“守旧”的迷茫

62岁的王河川是白沙烧酒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所在的驴溪酒厂位于江津区白沙工业园,穿斗平房、青瓦灰砖,是白沙镇乃至整个重庆市唯一一家古法酿酒厂。

据《江津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白沙酿酒业已经兴起,算下来距今已有490余年历史。到清朝乾隆时期,白沙已有酿酒槽坊300余家,并形成以制酒卖酒为主业的槽坊一条街,人称“槽坊街”。

槽坊街附近便是驴子溪。

“我们烧酒多采用驴子溪的水,溪水清冽,少矿物质,烤出来的烧酒清澈透明,味道香醇。”王河川说。

步入驴溪酒厂酿酒车间,墙上“驴溪烧酒,终守纯粹”八个大字赫然醒目,彰显着酒厂的传统工艺定位,数十名工人正在木桶前忙碌。

“从酿酒用的木桶、木甄到摊晾床、酒甄、木屑等工艺设备,全是采自天然石材和原料,并且是纯手工打造。”看着眼前忙碌的工人,王河川说,“酿白沙烧酒主要讲究‘一粮、二曲、三功夫’,就是粮食好、酒曲好、手艺好,这样酿出来的烧酒才会香味绵长,咂嘴可以回味好久。”

1973年,王河川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酿酒。对烧酒的热爱,让他常常“泡”在酒厂琢磨如何提高酒的品质,这一泡就是45年,其间见证了“白沙烧酒”的起起落落。

“其实,酒香也怕巷子深。”王河川回忆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酒类品牌的激增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白沙烧酒”逐渐没落。上世纪90年代,王河川所在的酒厂倒闭,“白沙烧酒”一度停产,他也因此下了岗。

“在‘白沙烧酒’停产的10余年间,我一直觉得,如果这种有四五百年历史的烧酒就这么绝了种,真太可惜了。”王河川说。

2001年,王河川和其他一些希望振兴“白沙烧酒”的同道中人商议后,决定自立门户、恢复生产,白沙镇党委、政府也表示支持。

经过筹备,烧酒作坊于2002年恢复运转,厂名变更为“驴溪酒厂”,并先后获得首届“重庆老字号”、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头衔”。

然而,面对渐趋白热化的竞争,驴溪酒厂一开始并没有找到重振古老烧酒的可行之道。

“我现在只希望,江津烧酒这门手艺不会在自己手里失传。”王河川称。

王河川正在试酒 图//卢晓龙

创新的归处

2018年5月15日上午9点,制酒工人张师傅同往常一样来到江记酒庄酿酒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蒸粮、入窖……张师傅用铁铲熟练地搅动高粱,缭绕的白烟从蒸酒机中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随着劳作时间的延续,张师傅的脸微微泛红。他不时停下来,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汗水。

江记酒庄与驴溪酒厂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不同于驴溪酒厂坚守传统工艺的定位,江记酒庄正努力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营销策略拓展市场,也由此催生出正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拳头产品——江小白。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这句广告语在重庆可谓家喻户晓。这瓶和互联网、时尚、动漫、音乐、街舞等时髦热词紧密相连的“青春小酒”,已是蜚声中外的“文化IP”。比如动画剧集《我是江小白——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就将重庆旅游地标巧妙植入其间,吸引点击量达10亿次之多。凭借江小白的成功营销,江记酒庄也成为全市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最多的酒企。

“老行业需要新搞法,新搞法可以搞活老行业。”江记酒庄掌门人陶石泉决心通过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让企业发展壮大,而后,再用在市场实战中磨练出的实力去守护传统。

江津烧酒的复兴之路,既是一种如酒般浓郁的情怀,也是一条从传统产业迈向现代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而正是这种守护的渴望,促使江记酒庄展开了一场向传统的“回归”。

在老手艺断代失传的忧患与复兴传统酒品的热望碰撞下,2016年,王河川率领一众徒弟,加上驴溪酒厂的全部资产,接受了江记酒庄的保护性收购。

“我接受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保持传统工艺和原有风味不变。”王河川说,“江记酒庄资金和人员的注入,壮大了驴溪酒厂的生产经营规模,产量和社会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2017年9月9日,在对基础设施、酿酒器具、工艺流程进行了近半年的修缮和复原后,驴溪酒厂重焕活力,酿造出更加辛辣的“白沙烧酒”。

“去年,我们的酒还拿到美国去参赛咧,并获得了最终决赛入围奖。”王河川的眼眸中满是自豪,“烧酒酿造其实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我们这些老一辈人很是欣慰。”

“任何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都不希望看到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走向没落。古法酿酒技艺是酒业的根,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记住、学习和传承祖国悠久灿烂的酿酒文化。”陶石泉表示。

2018年4月,江小白酒业以7813万元的挂牌起价拿下重庆市重粮酒业有限公司。至此,“江津烧酒酿造技艺”“重粮酒”“古佛酒”等三项非遗技艺被江小白收入囊中。

酒香留乡愁

2018年1月,江记酒庄与白沙镇政府正式签订了东海沱传统村落(即“江小白村”)保护修缮项目合作协议。

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江记酒庄将在此建设高粱酒博物馆、藏酒中心、江边小酒馆、烧酒主题民宿、下酒菜美食区等配套项目,打造以“重庆高粱酒”为主题的特色村落。

“江津白沙古镇拥有千年历史,东海沱村是江津烧酒的发源地。”陶石泉称,“一定要对这个古村落进行保护修缮,把江津烧酒的历史好好保存下来。”

如今,江记酒庄已在白沙布局了完整的“酒业+旅游”产业链,包括一家占地1300余亩的高粱种植示范农庄、两家占地730余亩的酿酒厂、一间瓶装车间以及一个酒文化村落。

江记酒庄工作车间 图//卢晓龙

张师傅是土生土长的白沙镇居民。在来到江记酒庄工作之前,他在工地上打工。

“以前虽然自由,但很不稳定,哪里有工程就去哪里,而且风吹日晒,还是多辛苦的。现在不一样啦,至少工作稳定,而且不用晒太阳。”张师傅咧嘴笑道,“我们镇好多人都在这里工作。”

据悉,2018年,江记酒庄将上缴3亿元以上的税收,在高粱种植基地、酿酒车间、瓶装车间和销售等环节,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

除了自身的发展,江记酒庄也在努力打造全产业链的整体协同发展,帮助地方政府引进了玻璃瓶、瓶盖、物流等配套生产企业。未来三到五年,这些企业将在白沙这座小镇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我们希望,白沙镇有朝一日能像茅台镇、宜宾市和泸州市那样,成为既有产业规模、也有酒文化底蕴的酒业名城。”陶石泉说。

目前,白沙镇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影视、旅游”发展模式,将酒文化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在“江小白”酒业文创项目的带动下,一大批影视、文学、乡创等创意型产业不断聚集白沙,锦鹤江城文创街区、白沙影视基地、白沙古镇文化旅游区等文化产业项目蓬勃发展。

“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当年,清末诗人赵熙沿江而下,距白沙尚有十里就闻到酒香,遂写下了这首赞美白沙烧酒的名篇。

如今,通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白沙这座千年古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河川江小白张师傅
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
真正的手艺人要耐得住寂寞
敲门
通缉犯的公告
排名猜猜猜
小满节感怀
相约蒲河川
微博互动•约酒大会•文艺酒吧
神秘的房客
师徒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