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18-08-07 07:12郭光明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郭光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开始借助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代生物技术在防治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符合农业的发展需要,也迎合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生物技术防治方法。文章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应用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必须以保护植物为前提,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作物本身的保护。在追求产量和效益的同时,还要提高对质量的重视。

1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

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农作物的病虫害既包括虫害,也包括微生物给农作物造成的病害。总体来说,农作物处于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农作物所接触到的生态种群比较特殊,有害生物较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对农作物的产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从农作物的生态发展角度来看,每个生态群体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包括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旦其中一种生态种群发生了改变,会严重影响其他生态种群的发展,整个农业生态系统都会产生重大变化。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群体在不断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关的农业专家对病虫害的种类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建议,减轻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较差

在我国的农作物生产中,很多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比较差,对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知道的不多,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手法,以应急防治为重,一般当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才开始防治;对化学防治手段的依赖性太大,还没有完全接受生物、物理与生态等综合防治手段。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和作物种植结构、品种抗病虫性差异以及耕作制度等有关,由于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差,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单一,导致病虫害的发生逐渐增强。

2.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落后

在实际的农作物种植中,很多农户都没有掌握有效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没有准确掌握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时间,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也不能有效选择最佳农药或者药物用量,大多数农户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应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些农户由于没有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不能在最佳的季节来做好防治工作。农作物防治过程中使用的防治设备比较落后,很难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由于我国当前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致使人们的专业技术观念还比较落后,出现认知偏差,对农工商划分的观念落后,从而导致农业研究较为片面,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突出表现为各类农业生产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人才少之又少。在发现病虫害以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发展,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3.1植物育种与繁殖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和推广,该技术在植物育种与繁殖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如,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一些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品种中,并进行培育,从而获得高产、稳产,同时还能够保障农产品的安全。通过基因工程进行育种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作物品种的抗性,而且与传统的育种方式相比,简化了育种的过程,节约了时间,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快速地开展。生产实践表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作物育种和繁殖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突出了基因工程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价值。目前,抗除草剂、抗病、抗虫的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大豆、玉米等作物的育种和繁殖中。

3.2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了解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具体影响,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和手段进行针对性防治的方法。通常农作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抵御外界危害的能力,大部分农作物是通过代谢的形式产生特有产物,用该产物来抵御外界的病虫危害。或者利用生物间的竞争关系,使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将病虫害的天敌引入农田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方式,或者在农田中使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引入到农田的病虫害天敌对农作物没有危害和影响。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有效控制了农药的使用频率,保证农作物的绿色无公害,其已成为未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式。

3.3运用基因工程防治病虫害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生物技术的操作,能够在园林绿色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整体上的工作未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建议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可尝试通过基因工程来防治处理,这对于整体工作的改善,能够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绿色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直接通过基因技术做出良好的改变,促使DNA结构上,能够衍生出较多的病虫害防治内容,这就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减少其他外部手段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创造的积极意义非常显著。

3.4利用好人工性信息素

可以利用人工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一些准确的防治和预测,但是我国在这一技术方面研究比较缓慢,技术不够成熟,仅仅局限于極个别的昆虫。比如:我国在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制作的诱捕器,用于捕杀白杨透翅蛾有一定的突破。我们还可以采用植物诱杀的办法进行生物防治。可以种植诱饵树的方式做到保护主栽树种的目的。例如:种植臭椿和云杉可以驱离天牛,可以利用构树捕杀桑天牛,以及其他的一些树种也可以起到捕杀植物害虫的作用。

结束语

农产品的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只有确保农作物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但当前我国农业病虫害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广大农业工作者应积极投入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渊博,李婷,许西梅,等.浅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9):84-85.

[2]杨普云,梁俊敏,李萍,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J].中通讯作者:郭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