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以及实施对策

2018-08-07 07:12李忠梅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施对策定位内涵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根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将直接决定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起协同作用,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定位以及实施对策进行了讨论研究,以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定位;实施对策

【引言】:发展文化林业,必须大力宣传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林业在新形势下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设繁荣的文化林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1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林业生态和文明两个方面。生态(Eco-)一词源自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者“栖息地”,后来逐渐被引申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也可以解释为生物的生存状态,涉及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匡列辉,2014)。简言之,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一般强调精神财富,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综上,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归结为人类利用 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切文明的活动,是人们对待自然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以及所蕴藏生 物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并实施保护开发及利用的过程。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定位

2.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林业资源对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系列的能源,而且可以促进木制品行业的发展。注重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力求以一种集约式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污染严重的态势,利用林业资源来净化空气。此外,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逐步追求生态化的消费方式。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进行生态旅游,契合人类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由此可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转变,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保证林木能够健康生长。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特性来划分功能性区域,有利于林木的生长,使之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进而对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3.2推进林业生产市场化

地方政府可以颁布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充分发掘林业资源的潜力,以木材为核心向外辐射到其他产业中,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相关组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种植珍贵的树木、稀有的花卉、木耳类食品等,将产品投入市场获取经济收益,实现林业生产市场化发展。而实现林业生产市场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要保证林木产品的质量,方可使销售的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3加大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

基于目前我国的林业科研技术水平,为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林业发展建设的科研投入,重点关注对某些稀缺物种的繁育技术和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组织建立林业研发中心。此外,要加大对林业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努力将科研技术成果与市场经济和生态建设相关联,注重生态型林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提高林业技术的科技含量,包括高生长效率、高木苗成活率及新品种研发率,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3.4構建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依法治林,是加快生态 林业和生态昔阳建设的法律保障。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调整与提高同步的原则,认真贯彻《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毁林、盗树违法案件。

4案 例

以湖南某县为例,该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当地山的建设和开发,林地逐渐得到恢复。

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的重要前提。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奋斗目标是:以打造全省园林生态城市和造林绿化先进县为目标,以林业生态和产业双赢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进林业苗木基地、干果经济林、退耕还林和生态林业建设步伐。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建设全省一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和湖南生态资源大县的发展目标。

该县依法实施“科教兴林”是为生态林业和生态县级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的有效途径。据资料显示,1989~2010年的20年中,我国共取得林业科技成果4103 项。通过举办现场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电视技术讲座等方式搞好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林果生产技术及时传播到林果农手中,达到林果农家家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为生态昔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 语

通过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作用定位的讨论;对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推进林业生产市场化,提升林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对林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升林业资源的科技含量。以上措施对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们今天所讲的“转方式、调结构”若要落实到林业系统,就是如何进一步整合林业资源,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其中,生态文明是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文化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克稳,刘峰江.深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2]孙佑海.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

[3]王曦煜,陆良.铬污染.4大问题需解决[N].钱江晚报,2016-08-20.

作者简介:李忠梅,(1978-3-),女,助理工程师,大专。

猜你喜欢
实施对策定位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