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绿色保障

2018-08-07 07:12李云通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李云通

摘要: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重视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任务。随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对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略。以求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体系。本文针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措施

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主体。既然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对象是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形式为生态产品生产,着力重点在“建设”的实践,那么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主体。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培育森林生态、恢复湿地生态、保护草地生态、优化农田生态、改善荒漠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加强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矿山植被恢复等多方面。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两者的和谐发展,进而发挥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职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且也为林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因为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系统,因此,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主体。那么,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们在发展经济、丰富物质生产的同时,要把保护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主体基础,并将之与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人类与森林共生存,实现人与森林(自然)和谐相处。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形势下,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生态工程的顺利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技应用不得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工程建设引入了国内外先进方法,先进科技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应用得当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益。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技术模式,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借助先进技术,才能发挥林业综合效益。二是林业工程生态建设策略不明确。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前,缺乏合理、科学的建设策略,不能充分考虑影响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例如森林覆盖率、林种树种的合理分布以及技术的合理选择等。缺乏全局意识,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要拒绝形式主义,将工程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促进林业生态建设顺利开展。三是缺乏配套的管理机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功不仅需要工程的完善实施,还需要后期维护,严格避免前人建设,后人践踏毁坏的现象。但目前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相关人员没有明确意识,不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导致生态工程建设不理想。

3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绿色保障的对策

3.1对林业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的应用

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不是多種植树木就是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若是认为种植树木=林业生态建设,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正确的思想是行动落实的指南,因此想要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就需要在进行此建设工作过程中端正思想,在进行建设工作中对林业空间进行合理的应用。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搭建多样性的林业植被结构,保持生物多样性,这样林业的树木种植数量提升,同时种植种类更加的丰富,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同时,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地理、水源条件等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合理性,确保这一建设工作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3.2生态造林的培育与管理

在森林培育之初,必须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选择生长状态良好、抗病虫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林分结构要遵循多样性原则,结合乔木、灌木、草类等多种类型种植,避免森林结构与树种过于单一,以此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抗虫害能力。要重视苗木的消毒处理,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要增加病虫天敌的数量且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人畜对苗木造成破坏,保护好人工林周边的天然林,以天然林的生态系统带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发展。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确保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全面性。同时,还必须做好林木检疫工作,以防危险性病虫的侵入。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生态科学的发展观念,提高森林的林分质量,强化森林本身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3.3多方筹措,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维持,必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增加资金投入量。第一,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不断增大公益林补偿面积,多加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使其投资林业生态建设。环境形势迫在眉睫,仅由国家投入保证的公益林面积无法达到预期需求,需要社会各界投入资金予以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整体公益林面积提升。第二,在巩固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基础上,多渠道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加入,鼓励各个单位或个人踊跃参与,共同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建立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制度,做到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每年增加资金规模,保障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第三,落实好“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有效管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快构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吸引各类社会投资主体注入资金,同时实施“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提高群众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生态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根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将直接决定我国社会的发展速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起协同作用,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对策,以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海森.试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农业与技术,2017(5):57-58.

[2]徐海平.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7(04)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