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矮生紫薇的繁育栽培技术

2018-08-07 07:12孙强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繁育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多花矮生紫薇繁育常用的两种方法及其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多花矮生紫薇;繁育;栽培;技术

多花矮生紫薇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一种变种,近年来园林绿化大力发展培植。该品种高30-90cm,小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花顶生、圆锥花序,花瓣边缘皱波浪状,花期在6-9月份。植株矮小,分枝早、分枝多,致使植株紧凑,自然呈球状。花色有紫红、白色、粉红、蓝色等,另有桃红镶白边品种。多花矮生紫薇为喜光落叶花灌木,稍能耐荫,喜肥、耐旱、畏涝,尤适于石灰性和中性土。该品种萌芽及蘖生性强,吸粉尘能力好,花期要求气温较高和晴朗的天气条件,低温多雨则对开花不利。

生产中的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扦插两种。

1.播种育苗

多花矮生紫薇自然结实多,但播种后种性常会发生变异。用播种繁殖的种子必须进行隔离选种,果实于秋季成熟,朔果采收后,进行脱粒晾干。

1.1圃地选择

宜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石灰性土壤,要有良好的水源和完备的供电设施。

1.2整地

1.2.1冻垡:育苗的圃地应在入冬前或土壤封冻前深翻一次,要求耕深30cm以上,这样既能冻死土壤中的越冬害虫,又能风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养分。深耕前应亩施土杂肥(人粪尿、饼肥等)6000-8000kg作为基肥。

1.2.2作畦:第二年春,土壤解冻后,选择一晴天上午进行整地,要求边角耙到,耙透,土耙碎,地整平,肥掺匀,然后做成80cm宽南北走向的高畦,畦面要平整,无土块,两畦间排水沟宽30cm。

1.3播种

4月上旬,选用上年采集的优良种子,播前可用40℃的温水浸种浸种4-6h,也可用凉水泡种,让种子吸透水。然后,在做好的畦上按行距30cm开浅沟,撒种子于沟内,亩用量14-20kg,播后浅覆土,厚0.5-1cm,稍镇压。在20℃条件下,一般15-20天可出芽。

1.4播种苗的管理

播种苗初期生长较慢,当苗长到3cm时,结合除草进行第一次间苗,主要拔除堆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当苗高5cm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此时按株行距10-15cm留苗,亩留苗3000株左右。6-8月是紫薇的速生期,应结合浇水,亩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40kg,做到少施、勤施,共施肥3次。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其间结合除草中耕3-4次。当苗木发生蚜虫或黄刺蛾危害时,可用2.5%的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50%对硫磷进行防治;若发生白粉病时,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在此管理下,紫薇当年苗可达60cm。

2.扦插育苗

采用硬枝扦插法,繁殖速度很快。

2.1扦插时间:硬枝扦插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枝条发芽前进行。

2.2插条的选择: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剪成l 5cm长的插穗,顶端留2-3个饱满芽。

2.3扦插:苗床选背风向阳处,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株行距为3×10 cm,扦插深度以露出插穗最上部一个芽即可。插后灌透水,上面覆以塑料薄膜小拱棚以保湿保温,插后20天即能生根。当苗株长成15-20cm左右就可以将薄膜掀开,改成遮阴网遮阴,适时浇水,夏季移栽定植,当年苗高可长到60-80cm米左右。 但尚达不到出圃标准,需培养至次年。用扦插法繁殖,易区分品种花色,可形成单色品种系列,常从播种苗中选优良性状单株进行扦插繁殖,形成纯色系。

3.肥水管理:多花矮生紫薇耐旱又耐涝,管理较粗放。一年生苗幼嫩,土壤湿润有利苗木生长,应勤浇水。多年生苗在春季芽萌动前、冬季落叶后施肥即可,如施用人粪尿或豆饼渣则更好,可使植株来年生长旺盛,花大色艳。小苗生长季节施以氮肥、复合肥,以加速苗木生长。矮生紫薇通常在春季芽萌动前移栽。因其根系发达,生长季节通过遮阴措施,也能移栽,且成活率高达90%以上。

4.整形修剪

多花矮生紫薇为当年生枝条开花,于冬季落叶休眠后,宜整枝修剪一次,剪去残留花枝、病枝弱枝或过密的枝条等。植株老化后期进行强剪回缩,使养分集中,发枝健壮,以保证次年开花旺盛。为促进多开花和延长开花期,可在花后及时将花枝剪去留健壮剪口芽,施以速效肥及浇水等措施。

5.病虫害防治

5.1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在我县区普遍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严重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发病时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5.2 褐斑病

紫薇褐斑病在紫薇生长季节常常发生,发生严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防治方法:(1)园林防治及早发现,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5.3黄刺蛾

黄刺蛾主要是以幼虫啃食叶片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筛网状;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防治方法:常用药剂为石硫合剂,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剂,夏、秋季用0.3°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发生严重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拖布津500倍液等。

5.4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以5-6月份若蟲和成虫群集为害嫩叶,刺吸汁液,影响树体的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1)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2)蚜虫量大时,喷40%氧化乐果、或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但要注意避免发生药害。(3)利用色板诱杀,诱粘有翅蚜虫或采用白锡纸反光,拒栖迁飞的蚜虫。

作者简介:孙强,男,1982.10,大学,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繁育栽培技术
草莓的立体栽培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
桂中地区“双高”甘蔗示范繁育与产业化推广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