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辣椒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18-08-07 07:12马云昆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辣椒栽培技术

马云昆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需求显著增加,辣椒的营养成分有助于人体健康。基于此,文章将辣椒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辣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1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辣椒对温度的要求,辣椒性喜高温多湿的条件。种子发芽最适的温度是25℃-30℃,当温度降到15℃-20℃时发芽缓慢,低于15℃几乎不能发芽。开花时低于15℃受精不良,10℃以下不开花或花粉死亡引起落花。温度上升到35℃以上时花粉变态或不孕,也会引起落花。生长期间适温白天25℃-30℃、夜间18℃-20℃最好。辣椒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无论日照长短都能开花结实。但日照越长开花越多,果实肥大得也越快。辣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保水能力好的壤土和腐殖土最适宜,其酸度以pH6.8为最合适,幼苗期适当控制水分促其扎根以防徒长,开花结果后应保持地面见干见湿为好。

2辣椒栽培技术

2.1优质品种的选择

目前阶段,市场中的辣椒种类众多,且市场认可的程度不同,实际的需求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在栽培辣椒过程中,对品种选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1)市场需求量以及认可程度。所选辣椒品种应具备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同时备受认可,以确保辣椒的畅销并获取理想的种植收入;2)环境与气候条件。辣椒生长对于气候、光照、温度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敏感性极强,所以在品种选择方面,应着重考量。近年来,辣椒品种得到了改良,并且市场中已经具备了抗旱性和耐寒性相对较强的辣椒品种,环境与气候等因素对于实际产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下降。特别是益都红、天鹰椒等多种干椒品种。对甜椒或者是牛角椒等品种的选择,能够在低温环境中保证存活率并实现正常生长,确保辣椒种植的产量与质量;3)种植地块应完整。在辣椒生长的过程中,任何阶段都要求水分的充足,所以在大规模种植辣椒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田间管理的作用,便于浇水灌溉工作的开展。另外,结合病虫害感染的因素,地块的选择要规避连续种植茄科农作物超过两次的土地,以免感染病虫害。

2.2苗床的选择

要选择3~5年之内未播种过茄科植物的肥沃土壤,并提前15~20d进行翻晒、打碎和整平。最好能够将细碎腐熟的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结合,然后注入到土层的内部,形成营养的土层。注意要将苗床提前搭在大棚的内部,并保持一定的通风性。如果日晒严重,则需要在大棚上方加盖遮阳网或者其他覆盖物。下雨天记得将裙膜围好,防止苗床被雨淋到。若周边有杂草也要注意清除,并在四周做好排水工作。

2.3播种及播后管理

有条件的宜采用穴盘育苗,一次成苗。育苗方法:在播种前将播种床平整,上面铺厚4-5厘米的营养土,浇足底水,然后撒播。播种后覆盖1.0-1.5厘米的疏松营养土。一般苗床可播辣椒种子25-30克/平方米。当有30%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膜并适当通风透光。如果出现戴帽现象,可适当撒干土,使土壤将种帽脱掉。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

2.4土肥管理工作

在辣椒栽培和田间管理方面,土肥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施肥能够使辣椒植株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在松土的作用下,加快了营养的传输的速度,使得植株能够快速地生长。为此,在栽培辣椒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施肥与松土工作,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进一步优化植株的生长速率。通常,在辣椒施肥时,要综合考虑品种生长的不同特点,施用足量的基肥,结合实际的生长状况完成追肥工作。并且与整地松土等相关管理措施相互结合,充分发挥肥效。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施肥时间的合理性。在辣椒的生长前期,通常无需追肥。要想确保辣椒的果膨大并对早衰进行有效地预防,应在其第2、4批幼果生长到拇指大的情况下分别追肥,保证每亩地施用优质复合肥量为300千克。后期则可以结合辣椒苗的生长状况选择施肥的时间。当成功完成辣椒植株移栽工作以后,要及时耕除草并施肥。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浇灌定根水,施用土壤火花细菌菌剂的30倍溶液浇淋定根水。另外,移植以后需每间隔15-50天浇灌回根水。通常来讲,若畦面不发白,都无需灌水。如果是干旱气候,需揭起地膜并与畦高一半等高,向其灌溉水,并且保证水位达到畦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而在辣椒现蕾至开花阶段,将植株生长的具体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保证施肥的有效性。其中,肥料施用量要以实现辣椒开花与结果需求为标准,尽可能规避肥料施用过量的问题,以免辣椒植株生长过快而掉花。一般情况下,应该要选择晴天亦或是阴天开展施肥工作,便于将肥料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病虫害防治

3.1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原菌靠水传播,发病速度快,茎枝分杈处出现黑色至黑色斑点,细枝缢缩,病斑开始时呈暗褐色水渍状、圆形,干燥后呈白色至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易脱落。是辣椒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喷施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3.2日灼病

生理性病害,果肉腐烂,向阳面褪色变硬,失水变薄,淡黄色或灰白色。用硫酸铜溶液1000倍液喷雾。40℃温水50kg加四硼酸钠0.1kg喷雾。

3.3青枯病

青枯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辣椒苗而产生的病害。在染病初期,植株的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在定植之后,辣椒苗从主要的根部慢慢开始枯萎和坏死。所以在选择辣椒品种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尽量保证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和非茄科的作物轮流耕作。在定植完成之后可以施草木灰。采用1∶300比例稀释的14%络氨铜溶液对植株进行全面喷洒,视情况也可采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溶液按1∶500比例稀释进行喷洒治疗。

结束语

辣椒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在种植辣椒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辣椒种子,根据辣椒生长习性选择合适播种的土地。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现高产稳产,应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良品种来种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确保辣椒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张秀琼.浅析辣椒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4):42-43.

[2]韦永忠.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J].南方农业,2016,(27):33.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之争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