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措施

2018-08-07 07:12吴杜明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措施

吴杜明

【摘要】: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大力开发与利用,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为保障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提高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并提出相关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原则;防治措施

森林病蟲害是引起林木生长不良、产量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能有效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和林业工作者需要提高监控和防治意识,有效做到森林病虫害防治。

1.森林病虫害概述

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涉及的种类繁杂,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给相关林业部门的防治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持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随着我国林业经济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给病虫害的跨地区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活动造成人工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对病虫害的防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森林病虫害通过自主传播和自然动力传播,虽然防治时绝大部分病虫害被消灭,但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部分个体的抗药性,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再次危害林区安全。如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不到位,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速度惊人,会对森林资源和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和损失[1]。

2.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

经过多年的病虫害防治实践,现有的防治方法众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能通过单一措施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灾害的大面积扩散,通过发挥有机协调作用保持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生态学原则

利用生态学原则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充分利用生物链,在通过生物与生物的自然环境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针对区域病虫害的特点和情况,对森林生态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病虫害防治期间采用生物防治手段,营造利于病虫害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从而制约病虫害的生存产生,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2.2安全环保的原则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均采用化学药物防治的方法,不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保持保护。现阶段,随着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研究的深入,逐渐开始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注意病虫害防治药物的合理选择,将其对森林安全的危害性降至最低。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保障原有森林野生动植物的生命安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3经济性原则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会对自然林木资源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确保经济效益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指标。如果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低于经济防治指标,则无需采取过多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以节约成本,达到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对于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而言,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治把办法,达到病虫害防治目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障经济效益。

3.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3.1加强森林病虫害管理,及时监测

监测工作对于防治预防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利于及时处理危险性病虫害疫情危害,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产生经济损失。相关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所管辖的林场进行全面的检查,真实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林区出现部分或大面积枯死的树木,需要立即对枯木进行取样并送到专业的检验部门确定原因。如果存在重大危害性病害时,需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区进行全面的调查、采样,随后制订和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在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过程中,预防作用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治理的效果和成本。因此,应对森林资源进行检测和普查,从而及时发现病虫害,在初始状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减少经济损失。

另外,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通过建立大数据及平台化信息流程,建立和完善针对全国、省、市、各林业单位的预报体系,及时了解各林区的病虫害疫情及防治情况,进行详尽的病虫害数据收集和整理,通过数据库的建立、保存、分析、预测,为宏观规划提供严谨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3.2重视林木检疫工作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森林病虫害检疫的方针政策。根据林区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制订检疫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检疫工作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定特点,运用结合植物检疫条件等法律法规,加强森林在植物检疫的宣传工作,增强法治意识促使大众支持与重视对检疫工作的支持与重视,确保林木检疫工作顺利进行。

重视林业产品的仓储、加工、贸易、市场等环节的检疫工作,加强对各类产品尤其是外来苗木、花卉、果品等林业产品的检疫和管理,严格查处各类外来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严禁从国外森林病虫害发生地向国内调运森林植物及相关产品,避免病虫害疫情的传播。

3.3改进防治手段,科学使用防治技术

积极发展林业资源是当前林木工作的重点。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地区环境及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选择与之匹配的树种;采用良种壮苗种植混交林,避免建设单一经济林的建设,实现工程化造林体系;进行集约方式化经营和管理,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环节,确保遵循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原则;加强早期预防技术与措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加强提高林木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走协调发展的方针策略。

同时,严格遵守国家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规定,加大力度宣传和推广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性农药,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加大相关科研投入,从病虫害防治技术入手,研究出效果突出、安全的防治新技术[2]。

另外,在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天敌对病虫害起到积极的保护和预防作用,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相当数量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鸟类、微生物,均是對森林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的有益生物群体,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相关技术人员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案,对其进行研究并合理利用,起到保护林业资源的作用。

3.4落实林业生产措施

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育苗阶段抓起,严格执行相关的苗木选择要求,根据实际的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选取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进行合理搭配。另外,人工植树造林以混交林为主,通过改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达到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幼木的管理和筛选,增强自身抵抗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重视林场巡查工作,对发现的枯死、濒死树木及时进行移除和清理,必要情况下及时选取样本送交检疫部门检测,尽早发现病虫害疫情,科学开展防治工作[3]。之后,根据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焚烧或药物处理,同时确保完成间伐等工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

3.5提高预防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点在于相关林业部门的重视,当前情况下各基层部门普遍面临资金匮乏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想要顺利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首先需要从认识抓起,加强领导培训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各单位及个人的责任,实行管理责任制,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操作规范,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综合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为防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调控能力引入资金,协助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动态的工作,,因此需要遵循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加强森林病虫害管理,及时监测;重视林木检疫工作,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改进防治手段,科学使用防治技术。这样才能提升防治水平,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建军. 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展望[J]. 北京农业, 2014(6).

[2]赵高鑫.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3):78-79.

[3]李玉华.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27):273-273.

猜你喜欢
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浅议宁夏吴忠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