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技术

2018-08-07 07:12王其强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王其强

【摘要】:为进一步巩固石质山绿化成果,提升石质山场绿化、美化、彩化档次,淮北市开展了以石质山森林多目标经营为主的石质山绿化工程。本文根据两年多来石质山森林多目标经营实施效果,从石质山绿化提升技术为切入点,着重介绍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技术,以期为立地条件类似的地区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石质山;森林多目标经营;绿化提升

1、基本情况

淮北市森林资源总量少,森林覆被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全市分布有1.3万hm2石质山地,立地条件极差。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对加强生态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城市的东扩南移,绿化石质山已成为淮北市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同愿望。为此,淮北市委、市政府以加快推进城市转型为主线,以建设绿色淮北、生态淮北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石质山绿化工程,坚持不懈抓造林。2002年以来,淮北市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绘就蓝图画到底,始终把石质山绿化作为造林重点工程来抓,十多年来累计在石质山上造林和补植0.87万hm2,栽植各类苗木1100多万株,实现全面消灭荒山,让“石头山上造林”从不可能成为现实,把荒瘠的皖北“煤城”变成了“美城”,创造了石质山地造林奇迹,为全省石灰岩山造林绿化积累了成功经验。目前,淮北市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将石质山地造林作为增绿增效拓展发展的新空间、新阵地和造林攻坚工程。2016年,淮北市结合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提出依托“一湖、一路、两村”(化家湖、合徐高速、榴园村和南山村)的基础设施和森林资源,建设美观、高效、多功能的森林景观,大力开展森林多目标经营。

2、森林多目标经营的目标、方针、原则

2.1森林多目标经营目标

2.1.1打造物种丰富、错落有致、色彩斑斓、花香鸟鸣的森林景观。

2.1.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2.1.3珍贵树种使用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

2.1.4针阔混交林和阔叶面积比例高于85%。

2.1.5提高森林经营安全指数。

2.2森林多目标经营方针

2.2.1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为主要技术途径,大力营造混交林,优先发展乡土树种和珍贵高价值树种。

2.2.2遵循生态学原理,以生态保护为中心,综合考虑生态景观层次的经营设计,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壤发育等生态服务功能。

2.2.3依托“一湖、一路、两村(华家湖、合徐高速、榴园村和南山村)”的自然资源,努力构建“山水相依、村路相通、风景秀美”的多功能森林,为开发景观美化、森林游憩、科教文化的整体价值服务。

2.3森林多功能经营原则

2.3.1提升景观基质建设层。

2.3.2加大生物多样性培育层。

2.3.3特殊斑块和廊道建设层。

2.3.4重点区域人工集约建设层。

3、森林多目标经营类型设计

针对经营区森林建设的功能需求和特点并充分考虑该地区森林发展的限制性环节,该区域森林不同目标经营类型设计通过混交或增加伴生树种的途径来开发利用2个或多个树种间的“互生-共生关系”来改善和维持林分的肥力、生长力和稳定性;选择深根性、耐贫瘠对石灰岩立地条件适应性强的树种,选择彩叶树种,通过构建乔、灌、草多层结构,配合不同强度的森林作业法来满足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本要求。

3.1经营类型

3.1.1常绿(石楠等)-阔叶(栎类)-其它速阔(黄栌等)混交经营类型

经营目标和主要技术指标:常绿与阔叶为主要的混交树种,混交比例为常绿:阔叶:其它阔叶为4:3:3。在常绿树种密度较低的地段采用空地插花或群团状补植。

3.1.2常绿(石楠等)-彩叶树种(红栌、黄栌等)-山杏等景观+水源涵养林经营类型

经营目标和主要技术指标:在常绿树种非常稀疏地段,存在较大空地,栽植红栌或者黄栌(秋红)+山杏(春白)造景,同时引种连翘、荆条等有花灌木提升森林整体景观美化效果。对于石砾含量高的少数地段,可选用络石覆盖。

3.1.3常绿(侧柏、石楠等)-闊叶混交林提质增效经营型

该类型主要应用于背坡面和远离核心地段的区域。目标是对于立地条件较差、株数密度较低的侧柏纯林,通过混交补植刺槐、山合欢、麻栎等阔叶乡土树种,将侧柏林逐步导向针阔混交林,通过逐步调整栎类的组成比例将林分最终导向为以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主要技术指标:混交比例,常绿:栎类:阔叶(黄连木、山合欢等)为2:4:4。

3.1.4花带经营型

在石质山场重要地段及石质山场沿山步道两侧设计带状花境,用花灌木及彩叶树种布置,形成色彩夺目的花带景观。

主要技术指标:混交比例,彩叶树种:花灌木为3:7。

3.2树种选择

实施山场为石灰质山地,土层脊薄,岩石裸露面积大,立地条件较差。造林树种应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势旺、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耐瘠薄、抗干旱的优良树种。结合实施山场的实际,主要选择以下主要造林树种:

序号 树种 苗高(cm) 径粗(cm) 其它

1 石楠 200~250 胸径﹥5 土球﹥30cm

2 黄连木 截干250 胸径﹥4 干直

3 青檀 ﹥250 胸径﹥4 干直

4 栓皮栎 ﹥250 胸径﹥4 干直

5 五角枫 ﹥250 胸径﹥4 干直

6 黄栌、红栌 ﹥180 地径3.0~4.0 干直

7 乌桕 ﹥250 胸径﹥4 干直

8 楸树 ﹥250 胸径﹥4 干直

9 核桃 ﹥200 胸径﹥3.0 干直

10 络石 3~5个分枝

其他 麻栎、紫薇、女贞、石榴、杏、竹子、扶芳藤、蔷薇、连翘等

3.3造林整地

树穴规格为60cm×60cm×60cm;100cm×100cm×100cm;两种规格;土石分离,鱼鳞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外高内低,长径沿山体等高线方向展开;采用以上方式整地后,回填熟土。

3.4造林密度

平均每亩挖穴约15个。具体栽植株数,视树穴、树种和立地条件不同来确定。

3.5技术措施

3.5.1苗木要求:造林用苗在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环节必须符合GB6000—1999标准要求。苗木要无病虫害,规格达到Ⅰ级苗木标准,常绿乔木树种均应带土球,草绳或塑料袋包装。

3.5.2树种混交:根据造林小班树种间进行点、线、块状不规则混交。

3.5.3栽植要求:要求专业队栽植,运苗上山时要注意保护土球,栽植前要去除土球外不易分解的包装物;容器苗栽植时要去掉苗木根系不易穿透或不易分解的容器。栽植深度要适宜,带土球苗木要覆土至土球以上5cm~10cm,裸根苗要覆土至原土痕以上5cm~8cm; 分层踏实填土,保持树干直立。

3.5.4浇水要求:苗木栽植后2~3天内应及时浇足浇透定根水。

3.5.5培大土堆:树苗浇足浇透定根水1天后,在其周围60~100 cm2范围内覆土培大土堆,土堆要大而圆实,高出树穴下口约20cm。

3.5.6覆盖薄膜:大土堆培好后,立即采用既可满足多次揭膜浇水需要,又可在雨季到来前自然风化的厚度为4丝聚乙烯薄膜覆蓋。依土堆大小将薄膜裁剪成方形,并从一边的中间垂直剪至中心,备用。覆盖薄膜时应预留进水口,以利贮集雨水。进水口应放在树穴的来水方向,接口处两边薄膜交叉重叠,用10cm左右大小的石块压住,边缘全部用土压实,使薄膜覆盖平整,覆膜面积与树穴面积一致。以后每次浇水时,先拿开压薄膜接口处石块,再揭开薄膜浇水,待水渗透后重新将薄膜覆盖好、压实。

3.5.7抚育要求:造林苗木成活后当年10月上旬或翌年春季进行松土、除草,松土要在幼树周围80~100 cm 2范围内进行,里浅外深,不要伤及幼树根系;人工去除杂草及土壤深度20cm以内的石块,栽植当年暴风雨过后,要及时扶正、压实幼树。

总体要求:苗木随起随栽,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实行流水作业,一次性完成。

4、时间安排

一般在每年的6—9月完成对绿化山场的踏查、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10—11月完成工程的招投标工作;12月—翌年1月下旬施工中标单位进场进行挖穴、回填土施工。2—3月施工单位进行起运苗木、运苗上山、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薄膜、修鱼鳞坑等工作,并及时浇水保苗。4—6月施工单位组织专业队进行浇水;7—8月进行雨季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设计要求;9月对当年新造林进行抚育、割草,加强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