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修枝措施对沙地樟子松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2018-08-07 07:12谭春明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樟子松

谭春明

摘要:本文此次的研究,是以试验的方式展开的,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沙地环境下生长的樟子松。本文先是对试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后又对其结果展开了深度的探究。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试验验证,找寻最适合樟子松的修枝方式。

关键词:修枝措施;樟子松;沙地生长;生长与结实

前言:树木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生长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期间,人与人工种植树种而言,其修枝的方式会对其各方面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冠幅、胸径等方面的生长。对于在沙地上生长的樟子松而言,人类对其修枝技术的使用,可对其结实量有巨大的影响。

1.试验相关内容

1.1试验场地介绍

经过分析和考虑之后,此次研究的试验场地以樟子松种子园作为首选的试验场地,将其中的四块场地当作试验的标准场地。其中各块地当中均包括了25株试验的单株,依次是参照树、疏枝、截冠以及截轮枝的修剪处置等,相应的树木的年纪是25a。

1.2试验的具体方法说明

所谓疏枝,主要针对的为合理修剪树木当中病弱枝,使其不会继续对养分进行过度的损耗,并且依靠稀疏的树枝,可以使林地受到良好的光照,有助于使相应的树枝加快成长。同时很多树木拥有一定的顶端优势特点,如此也十分有助于高成长。

进行截冠试验处理的时候,主要目的在于对树木的高生长进行抑制,从而使得树木的相应的顶端优势作用无法正常地发挥出来,以便促使侧枝的结实数量增多,并获得良好的成长。

截轮枝处理的过程当中,则主要以树木底端的树枝修剪为主,对于樟子树林而言,其中的底端树枝通常很少接受到阳关的照射,因此通过对其加以修剪,非常有利于促使上端树枝的成长。

通过针对2016年春季时期科学修剪处理相关的树木试验样本,从而观察和测定随后的每年当中的树木相应的成长情况与具体的结实数量。

2.修枝技术对沙地樟子松的影响

2.1对冠幅的影响

为了能够研究出修枝措施对樟子松冠幅的影响,此次研究实施了A检验。其中检验主要分为两组,分别是组间与组内,而组间方差为3.54,组内方差为2.71,有数值可知,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由此,我们可预先做出假设,既检验结果是组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此检验过程中的误差自由度为56,而LSD0.05=0.246*2.00,其最终的结果是0.492,而LSD0.01=0.246*2.650.其最终的结果是0.652[1]。由此计算可得知,在众多的修枝技术中,疏枝措施其使用前后的冠幅增量有明显差异。

对于2015年对于樟子松结实量的对比,其组间方差为2.84,组内方差为2.71,在结实分析中逐组间的方差依然大于组内,则我们可以假设差异明显。为此时的误差自由值为56,LSD0.05=30.92,LSD0.01=41.13。依据对比,2015年的疏枝操作,致使树木结实量差异突出。具体的分析研究如下表1所示:

表1修剪措施对樟子松冠幅、结实及CK对比

处理 冠幅平均生长 CK差值及显著性 结实平均量 CK差值及显著性

截冠 1.17 0.34 43 17

疏枝 1.61 0.78 60 35

截轮枝 1.07 0.24 19 -5

CK 0.82 25

2.2树高及胸径的影响

基于对所需要修剪处理的树高以及胸径生长量所受到的影响情况有效掌握的目的,此次研究中对组内和组间等不同类别的检验情况予以分析,详情如下表2所示。其中树高的误差自由度dfe=37,LSD0.04=0.183*2.022+0.373,LSD0.02=0.183*2.703=0.497;对比所处置间方差与所处置的内方差的情况之后,获得F=3.24,经过参考相关的数值表规定后,得到F0.04=3.14,F>F0.04,由此显示经过各个不同处置之后,形成一定的差异性,由此可知,怪差异性不是误差导致,表明所进行的修剪处理会带给树木成长很大的影响。从具体的结果数值说明了疏枝的修剪处置和参照的高生长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而经过计算分析,得到胸径的误差自由度dfe=56,LSD0.04=0.456*2.10=0.92,LSD0.02=0.456*2.661=1.23;对比所处置间方差与所处置的内方差的情况之后,获得F=3.14,经过参考相关的数值表规定后,得到F0.04=2.71,F>F0.04,由此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二者的成长状况明显不同,而参照和截冠比较后也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性。

2.3影响结果分析

第一,从此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于疏枝的单株而言,在冠幅、高生长与径生长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大的提升,由此表明了樟子松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疏枝的一定影响作用。同时,经过细致调查相应的种子园情况可知,樟子松在种子产量方面的需求很大,运用疏枝的方式,在其中表现出良好的作用。因此通过对樟子松进行疏枝的试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疏枝的最合适的强度数值。

第二,从此次研究的结果可知,对于截冠的树木而言,并没进行树木高生长的测定,不过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其被截冠以后,相应的侧枝显示出较慢的成长状态,同时5年的成长量大约是30cm,早超出截冠以后的树顶,鉴于树木拥有诸多的顶枝,其下的枝干成长的数量没有疏枝的单株多。而相应的结实也没有与理论推测中相一致,出现增长的情况。究其原因,或许源于截冠树木相应的顶枝没有受到抑制作用,相应的侧枝成长开始消耗更多的营养成分而致使。

结论:言而总之,通过相关试验的研究,可得知不同的修枝方式会使得树木的冠幅、树高、结实以及结实有不通的影响,尤其是在沙地樟子松树种上,差异性表现的尤为明显。而文章主要采用了截冠、疏枝以及截輪枝等修枝方式的影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试验得知,在众多的树木修枝措施中,对于樟子松的修枝方式,采用疏枝的方式会比采用其他两种方式的影响力更大,尤其是在樟子松的冠幅、胸径、树高等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曼.几种修枝措施对沙地樟子松生长及结实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7,12(2):9-10.

猜你喜欢
樟子松
樟子松的栽培技术及预防管理探思
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举措之研究
浅析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樟子松嫁接红松果材林的若干研究
浅析樟子松应用的造林技术与育苗技术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樟子松人工营林措施探析
樟子松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