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栎优选实生苗造林技术探讨

2018-08-07 07:12汤庆宁林盟梁文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

汤庆宁 林盟 梁文

[摘要]: 通过优选实生苗和非优选实生苗对比造林,结果是3年生的大叶栎优选实生苗造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5.5m、6.6 cm和0.01133m3,比非优选实生苗造林的同龄大叶栎3.8m、4.4 cm和0.00375m3分別提高了44.7%、50.0%和200%,大叶栎优选实生苗与非优选实生苗造林在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明显, 表明大叶栎个体变异大 ,遗传改良潜力也大,认为采用优选实生苗造林是提高大叶栎生长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叶栎;优选实生苗;造林技术

大叶栎( Castanopsis f issa) , 又名大叶蒴、裂斗锥等, 为壳斗科栎属( Castanopsis) 的常绿大乔木,具有较强的结实和天然更新能力,可人工植苗、直播造林、天然更新,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是优良薪炭、纤维板、造纸、高档家具、菇木及防火林带树种,是很有前途的短轮伐期工业纤维原料林树种,也是优良生态公益林树种,为广西名优乡土树种之一。是我国中亚热带北纬270以南山地和丘陵次生林的先锋树种之一,大叶栎喜湿热气候,适宜于深厚湿润的山地红壤、黄壤中生长,在干燥贫瘠的山脊亦能生长。本试验项目来源于2016年广西省级林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大叶栎良种及高效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建设的一部分,通过优选实生苗和非优选实生苗对比造林,探讨大叶栎不同类型实生苗造林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大叶栎优良个体选择研究和快速繁殖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 自然条件和造林方法

1.1自然条件:试验地位于广西贺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地处东经111°21′,北纬22°36′,属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年均气温19.1℃~21.3℃,年均降雨量1572~1738mm,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造林地海拔高50~100m,东南坡,坡度22°,土壤为红壤, ph值在4.6~5.3之间,土壤质地疏松,较为适合大叶栎生长。

1.2大叶栎容器育苗技术关键及苗木优选方法

1.2.1大叶栎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1)营养土:采用火烧土、黄心土、河沙其比例为30%:40%:25%再加3-5%过磷酸钙粉,分别敲碎过筛后均匀混合,堆沤10-15天,营养土应在播种前半个月备足。容器一般采用径为10cm塑料袋。

(2)催芽、点播: 分期分批浸种,置沙床催芽10-15天,催芽用的沙床要在苗圃地附近便于管理,沙要选用新鲜河沙,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并用砂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保持芽床湿润,种子催芽至露白即可点播,每一个容器袋点播1颗种子,播后做好遮荫及防护设施。

(3)炼苗:炼苗是提高大叶栎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大叶栎苗木主根比较发达、叶片大而多,没有经过适当炼苗的大叶栎苗木直接上山栽植,容易受到日灼失水干枯。炼苗时间在造林前1个月进行,通过对大叶栎容器苗木截根移动停水停肥,并从遮阳网炼苗过渡到全光炼苗过程,严格控制各阶段炼苗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使的大叶栎苗木充分木质化,才能提高大叶栎造林成活率。

1.2.2 大叶栎苗木优选方法

大叶栎是广西苍梧县优良种源。苗木优选方法是采用苗高、地径权重选择法,将苗木高、地径2个性状进行数据标准化,分别以权重0.7、0.3计分,再按得分排序进行选择,选择率为20%左右。

1.3 大叶栎造林技术措施

(1) 整地:在全面清山炼山的基础上, 进行穴状整地, 种植穴规格40cm×40cm×40cm。

(2)造林:时间在2015年3月营造优选实生苗和非优选实生苗大叶栎试验林各2公顷,栽植株行距为2 m×3 m,造林密度为111株/亩。栽植方法:栽植时,剥掉容器袋,定植复土时应从四周向内压紧,杜绝垂直下压,以防破坏容器土,注意舒根和压紧,使幼苗根部能与土壤紧密结合,种植深度一般比原根深2cm左右即可,定植时应注意不要把苗木栽在基肥上,以免使幼苗根部接触肥料烧根而影响成活。

(3)抚育施肥: 植苗造林的第一年6月进行铲草、松土抚育和施肥1次,9月进行砍草抚育1次。造林的第二年进行铲草、抚育、施肥1次。每次施肥量为每株250 g复合肥,采用在植株两侧方向开沟施肥,在雨后施肥可以加速肥料溶解和减少肥料流失。

2 生长量调查及计算方法

2.1 调查方法:在优选实生苗和非优选实生苗对比造林小区内,各选择4个有代表性标准地面积为600m2进行每木调查,分径阶检尺胸径,各径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3株实测其树高和胸径值。

2.2 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计算

(1)平均树高采用算术平均值,公式为: ;

(2)平均胸径采用断面积法计算,公式为: ;

(3)材积计算:材积模型为V=0.667054×10 - 4 D1.847954450H0.96657509计算出单株材积。模型变量中V-立木材积,D-胸径,H-树高。

3 结果与分析

优选实生苗试验林1~3年生的树高、胸径(地径)、单株材积比较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苗木种类 1年生 2年生 3年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高 地径 树高 胸径 树高 胸径 材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选实生苗 1.3 2.5 3.3 3.2 5.5 6.6 0.01133

非优选实生苗 0.8 1.8 2.2 2.3 3.8 4.4 0.003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樹高单位为m、胸径单位为cm、材积单位为m3。

从上述优选实生苗试验林1~3年生的树高、胸径(地径)、单株材积比较表可以看出,3年生的大叶栎优选实生苗造林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达5.5m、6.6 cm和0.01133m3,比非优选实生苗造林的同龄大叶栎3.8m、4.4 cm和0.00375m3分别提高了44.7%、50.0%和200%,优选实生苗与非优选实生苗造林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明显。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大叶栎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实生种苗造林变异幅度很大,个体间良莠不齐,全面开展大叶栎良种优良个体选择研究和快速繁殖技术推广工作势在必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大叶栎个体变异大 ,遗传改良潜力也大,认为采用优选实生苗造林是提高大叶栎生长量的有效途径。

(2) 加快开展大叶栎良种选育与优株评比试验工作,全面开展优株无性系测定,明确优株的遗传性状,逐步实现大叶栎造林良种化;通过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加快大叶栎优良无性系繁育速度,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优良无性系造林。

(3)大叶栎优选实生苗对比试验林已有3年的生长时间,初步认定优选实生苗比非优选实生苗造林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方面增长明显,但此仅为早期性状的试验结果,其性状的稳定性和其他特性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观察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庞正轰.广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 ].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黄寿先,李耀斌,周传明,等.广西苍梧县大叶栎生长量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J ].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增刊);

[3]蒋燚,王以红,黄荣林,等.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 J ]. 西部林业科学, 2006 (3);

[4]曹艳云,蒋燚,郝海坤,等.大叶栎扦插育苗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9,8(4);

[5]吴幼媚,陈晓明,王以红,等.大叶栎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1)

[ 6]蒋燚,王以红,黄荣林,等.大叶栎优良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J ].西部林业科学,2011 (1)。

作者简介:汤庆宁(1970-)男,汉族,广西梧州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一直从事林木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