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2018-08-07 07:12张龙井张梅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张龙井 张梅

【摘要】:上个世纪60-80年代,我国资源面临着相对紧张的状况,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但有很大一部分人遵从着利益至上的理念进行乱砍乱伐,导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且我国的林业发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落后。本文从我国林业现在发展的现状、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来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许多方面对木材都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今日随着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实木家具、木质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可用的木材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林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森林覆盖面积俨然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绿水”已成为当地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融入到政府工作的实际当中。总的来说林业的发展是生态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对我国的生态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可持续的林业产业,来带动当地GDP的发展,这也是重要的发展手段。

2、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以满足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我国人均深林覆盖率的排名确实倒数几位。由于森林资源的不足,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林业发展缺乏动力与源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没有被充分的发掘出来。森林资源对林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有足够的森林资源,否则林业很难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林业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应该说森林资源充足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2.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分布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常用的林业种类为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等东北地区,长白山一带,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天然林相对较少,可利用的林木更是甚少。随着我国植树造林的号召,我国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植树造林,但人工林的生长周期较长可以说是“十年树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木材的需求,这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了动力。

2.3林业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恢复难度大。

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人口负担较重,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压力的状况不是十分明显,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环保理念相对缺失,追逐经济利益成为当时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我国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森林资源的质量,气候环境等十分的优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进行毫无保护性的开采、伐木,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砍掉一课生长几十年的老树,导致栖息树上的生物远离、树下水土流失也十分的严重,树木净化空气的功能更是得到破坏,当时的许多人们不仅没有及时的植树造林,更为严重的是在砍伐树木的基础上进行耕作,这就更加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系统。由此看来,仅仅砍伐掉一颗老树就会造成如此的严重后果,更何况当时是大面积、成批量的砍伐,造成的破坏后果不言而喻。

3、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建立森林保护、森林砍伐合理的补偿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天然林的保护、还是人工林的培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长远、持久的工作,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能够完成。首先我国现在已经出台了相关保护森林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乱砍乱伐的犯罪分子给予了严厉的打击,但在有些偏远的山区,一些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一些村民为了各自的私人利益,仍然进行着乱砍乱伐的活动,当地的很多政府部门也都是默许,甚至他们都有着利益的分工。基于以上现象的出现,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于森林的保护者给予重要的奖励支撑,让他们从保护森林当中得到应该有的报酬,甚至高于“乱砍乱伐”所得到的经济利益,让他们不只是为了“发展经济而滥砍滥伐”。但要注意的是,这是鼓励、奖励机制的实施不是为了不进行砍伐,而是要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必要的采伐,更不能作为当地政府“不作为”的“依据”。在进行适度采伐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进行相应的植树造林工作,做到“有伐有种”。其次我国应加大对天然林、人造林的保护工作,立法层面固然重要,具体的实际执行也很关键,对于长期保护林场的单位与个人实行相应的奖励机制,大力发展当地的村民、牧民参与到当地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中,宣传森林的重要性,来进行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森林砍伐、补偿的机制,才能够促进森林的保护工作,保护好森林,这才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的动力与源泉,这是根本、是关键!

3.2改变林业经济模式,林业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今的林业发展已经不同以往,我们仅仅有思想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进行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规划,仅仅依赖林业资源也是不可取得,采伐与经营要合理有效的进行,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短缺。我们要平衡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中间点,要合理的做到将林业资源转变为林业经济,同时借助林业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引入恰当的市场经济体制,会使供需平衡更好的把握,为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动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林业经济的发展,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大力培养相关的林业从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来吸引大量的人员来进行林业资源的学习,毕业后他们进入企业,从而保证企业科学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良性发展来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鼓励企业发展“林业旅游”,通过森林自然的景观、自然的美来进行旅游业的发展,开展一系列摄影大赛、采风大赛等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深刻体会大自然的美,既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收入,又提高了游客的美感。当树木成长到可以用作材料时,再进行采伐,做到了物盡其用,以此转变林业的经济模式,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3育林技术水平要提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然林的数量在逐年的减少,因此“人工造林”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工造林”不是随处可以造,不是“政绩观”的植树。我们必须要保证林木的质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分等因素进行植树,保证植树的成活率,进行科技植树,技术攻关,引进相关国家先进的育种技术,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攻克育种工作中的性状鉴别困难等难题。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对这些科研工作者给予技术上的扶持、政策上的鼓励,双管齐下来提高育林技术水平。

3.4革除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来森林资源、林业资源得不到足够的保护,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也可以说是制度上的诟病,这就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现在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机构、制度的改革,这也是林业資源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我国现在的林场大多以国营为主,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员从业素质参差不齐、机构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机构冗杂,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重点林场的管理权限进行明确,重新规范相关部门的行政权限,引入“考核”、“绩效”等管理机制对林场进行管理。同时要引入“市场资金”、“社会力量”来进行林场的日常管理与经营(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林场除外),将管理权限下放,所有权国家要牢牢的把握。形成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国家主导的局面,但必须建立严格的经营制度,设立重大事项公开制度,防止国有资产进行流失,那样就得不偿失。

结束语:

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其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林业有着不可替代性,在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林业发展的步伐,提高林业的工程质量,选育好品质,培育出高质量的林木,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多层面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绿森林”时代,让我们一同努力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万代!

【参考文献】:

[1]张圣;浅析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年27期

[2]张慧军;贾荣;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01期

[3] 杨国良;刘瑞祥;试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15年10期

[4]何永德;可持续发展林业中的技术创新[J];现代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5]张欣庆.林木种苗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林业艺苑,2014(9).

[6]李天琪.林木种苗培育和生产应该注意的几点原则[J].绿色经济,2015(9).

猜你喜欢
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Passage Four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