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休闲步道设计

2018-08-07 07:12胡燕玲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摘要】:休闲步道是一个公园或景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需要有交通通达作用,更需要能够将各吸引物贯穿起来,从而满足游憩者游览、健身、亲近自然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以闽清江滨休闲步道(二期)工程为例,从设计过程中浅析城市休闲步道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休闲步道;景观设计;室外环境

【前言】:休闲步道主要指位于自然的、历史的景区或公园等户外场所,沿途有重要景观和资源,能提供户外步行活动需求或景点间通达的步行道。因2016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县区开展生态公园的建设,闽清县将闽清江滨休闲步道(二期)工程(以下称二期步道)纳入闽清生态公园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建设,本文以二期步道为例,从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城市休闲步道建设的要点。

1、设计背景

1.1规划背景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规划绿道系统和规划绿地系统以及用地性质规划,对城市的整体大局进行了解才能结合现有的以及规划的交通、设施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二期步道将梅溪旧城(进城路)与梅溪新城(正在开发的新区)连接,并能串联江滨休闲步道一期以及大王仑公园,最终与梅城镇(现县城中心)的绿道对接,形成围绕城区的完整步道体系。

1.2自然资源背景

自然资源背景主要包括项目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风力、植被情况等)、景点资源分布(城市绿地、文化遗迹等)、景观视线(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等。如二期步道依水而建,呈带状分布,固化驳岸阻碍水体与滨水空间联系,现场植物单一,缺乏生态环境多样性,但景观视线开阔,江滨景观优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分析,最大利用放大有利条件,提升改造不利条件。

2、设计原则

2.1 生态化原则

保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通过保护、利用现有水域、山体等自然资源,有效利用资金,实现生态可持续景观设计。

2.2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所有设计及施工亘古不变的原则。步道二期作为水陆相接的城市滨水开放性绿地空间,安全性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主要包括了防洪安全和市民游玩安全两项,了解河道常水位和洪水位,合理布置场地竖向。

2.3乡土化原则

二期步道树种上大多选择乡土树种,并选择透水性强、坚固耐用的材料,以此达到低维护、高利用的目的。

2.4 人性化原则

人是步道的使用者,是步道的主体,所有的功能和资源都要为人服务,交通安全且便捷,设施布置需合理。

2.5文化性原则

休闲步道不应只是一个交通或绿化休闲功能,更应该赋予它文化灵魂,去展示城市的风采。二期步道结合了闽清当地的文化,包括梅花文化、礼乐文化、瓷文化、橄榄文化、竹文化等,特别是瓷文化,由闽清本地工坊烧制,绘制出一幅《闽清山水画卷》展示于步道中,打造出闽清独有的休闲步道特色。

3、总体设计

休闲步道的总体设计应从步道的路线开始,项目根据设计背景及现状将二期步道分为5公里主线与3公里支线,总长8公里,建设面积约11万平米。主线主接原有绿道及规划绿道,全程6米宽无障碍通道,支线主要连接各城市干道,宽度为2.5~4米。

3.1步道平面路线布局

1 趋向式(多适用于滨水步道空间及带状空间)受景点非均质分布的特点影响,休闲步道在平面上呈现趋向景点分布的形式。此类平面形式适用于地势较平坦且水面形状为带状的空间。

2 环绕式(多适用于山体步道空间)受到立地条件的限制,步道沿山体等高线呈类似螺旋状攀升而到达景点的形式,呈现具有一定向心性的平面布局,形成不規则的螺旋状。

3 自由式(多适用于高差较小的步道空间)不具备特定的向心性和趋向性,以景点为牵引,深入景区内部的道路。强调游憩要素,主要体验游览情趣,道路蜿蜒曲折,形式丰富多变。

3.2总体理念

休闲步道的设计理念直接影响整体的设计方向。如二期步道的设计定位为打造成城市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结合科技的“新”型休闲滨水游步道。主要体现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生活、新景观五个方面。

3.2.1新材料——采用新型材料运用于设计中,如发泡板、透水沥青、陶瓷透水砖、硅纤瓷瓷画等,又能够结合环保节能的特点;

3.2.2新理念——融入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的新理念,通过雨水截流、生态滞留池、垂直绿化、雨水循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雨水径流的生态净化,并在滨河区域性种植垂直绿化,对新城建设的生态状况进行修复和提升;

3.2.3新技术——运用新科技,实现整个步道的智能化系统,包含全线无线wifi的覆盖、智能路灯、电子导频系统、电子涂鸦、水文监控系统等,实现时代特色,完善提高整个步道品质;

3.2.4新生活——引入现有流行的共享单车并引入共享童车,主线的绿道循环,更方便于市民需求与交通,并设置多个运动场地,引入运动设施,实现全民健身环保的新生活;

3.2.5新景观——加入植物园的特色,构建了11个植物专类科普园,提出“一路一树,一树一景”的新型景观特色,形成以结合植物科普教育为原则的新景观。

3.3设计分区

二期步道总体设计以“一轴、两带、六园区”的结构方式串联而成,形成一条动态景观带。一轴贯穿两带,带出六个分区——绿林翠野区、书香礼乐区、花海缤纷园、瓷都新韵园、新城印象区、十里梅香园,每个分区根据定位与特色进行合理设计。

3.3.1绿林翠野区——位于闽江边,保护利用原有的橄榄林,增加一些其他种类树木、构筑物等,形成以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休憩赏景区。

3.3.2书香礼乐区——浓重的学教区气氛,再设置文泉书吧及竹园,更增添了许多文化与艺术氛围。

3.3.3花海缤纷园——以花阶、花海为特色,结合分级挡墙设置开花类植物园(紫薇园、桃花园、花海园、风铃园、茉莉园等),打造花为核心的四季花海园。

3.3.4瓷都新韵园——该区域主要展示瓷都文化,台阶踢面的陶瓷碎片以及制瓷工艺的展示,从材料及小品铺装上去突显瓷文化。

3.3.5 新城印象区——新城印象区位于高架桥下,是高速出口至闽清最优视线点,能够很好的展示闽清的形象窗口。此区设置了梅花雕塑、喷泉、闽清胜迹图瓷画等,不仅展示了闽清“梅”文化、“瓷”文化等传统文化,还展示了闽清的城市新风貌。

3.3.6十里梅香园——该区域位于自然生态景观带的西段,为带状滨水绿地。在河流两岸种植白梅、红梅、粉梅等,形成一定规模的梅花园。

3.4空间节奏

空间节奏,设计合理的人性化体验过程,根据休闲步道类型及人流量设置吸引点的间隔距离,并通过休闲步道串联景观节点。如二期步道主线5公里共设置25个节点,平均每隔200米一个节点,而支线3公里共设置9个节点,平均每隔300米一个节点,公厕辐射范围都在500米内,1公里内至少有一个与城市干道连接的出入口,根据环境、交通、人流做一个合理的设置。

3.5细节设计

步道设计应首先从功能上合理后,再由细节上优化,重视处理技术与方法,加强整体步道品质。

3.5.1风格——设计风格必须统一,才能呈现舒适整体的效果。不仅是设计范围内之间的统一,还必须与周边环境协调。二期步道中统一采用现在自然风格。无论从材质、形式还是色彩的选择上更多往生态自然靠拢。

3.5.2 材质——材料纹理采用天然材质能形成自然生态,坚固浑厚的感觉;采用现代景观铺地宜营造整潔明快的感觉。而因材质的不同产生的粗糙、光滑、冰冷、坚硬等的感官差异,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应根据所要传达的设计意图等去选择材质。二期步道更多采用自然石材及木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容易使人亲近。

3.5.3色彩——色彩更多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通常色彩应与环境协调,讲究对比中求协调,协调中寻对比,形成主从色调,达到或宁静或热烈或生态的种种效果。在需要突出强调的空间可以丰富铺装的色彩变化。

3.5.4尺寸——尺寸也是空间视觉的把握。大尺寸的铺装材料容易产生宽敞的空间感受;中小尺寸的铺装材料容易产生紧缩的空间感受,应该根据空间需要调整材料、构筑物等尺寸。

结语

二期步道是以“人、城市、生态、文化”多元共生为理念,形成兼具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休闲步道。通过设计解析实现休闲步道的主要功能,包含交通通达、生态修复、游憩休闲等,同时还能够进行文化体现、科普教育、体验健身等。最终形成集生态、生产与生活休闲功能相结合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实现城乡绿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参考文献】:

[1] 许大为, 李萍. 浅谈细节在景观设计中的必要性[J]. 山西建筑, 2011, 37(1):3-4.

[2] 苏冠华. 台北市阳明山国家公园步道系统设计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 卜文娟, 陆诤岚.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的探讨——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09(4):110-114.

[4] 李昌浩. 绿色通道(Greenway)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作者简介:

胡燕玲(1984-),女,汉族,籍贯:福建福州人,浙江工商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福建西典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中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关于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初探
图书馆建筑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