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 先行先试 争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排头兵

2018-08-07 07:12刘艳霞付永飞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榆阳区赵家产权制度

刘艳霞 付永飞

2014年底,经省农业厅批准,赵家峁村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两年来,在省厅的指导下,在市农业局的通力协助下,现已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

1、改革背景

赵家峁村地处榆阳区东南部丘陵沟壑区,距离榆林市区26公里,全村有629人,4个村民小组,是榆阳区以及全市南部山区的典型代表。2012年前,该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全村大多数耕地闲置荒芜,农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2013年初,赵家峁村改选了村两委班子,张春平当选村支書,9月13日,区委书记苗丰同志到该村调研后,将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到县区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工作之中研究,把赵家峁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列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强力支持,为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2、主要做法

2.1以项目带动为引领,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2014年配套实施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集中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整理后,原有的小地块、绺绺田变成了大地块、整装田,在外出创业的一批能人带头下,村民自愿筹资432.5万元,成立了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种植养殖两个合作社,建成40亩设施果蔬、150亩葡萄、150亩山地苹果和30亩酥梨为主的设施农业及时令水果采摘区和占地35亩的现代养殖小区。2015年,又启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农户原来的老房子、林地等财产也转变为资产。有了这两大项目做基础,2015年下半年,“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前期筹备工作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合作社第一步是对村集体以土地资源为主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配合农户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了村民承包地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和“三权分置”政策。2016年2月16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按照股东每10人选举1名股东代表,共选举产生了由68人组成的股东代表大会。股东代表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个重大转变。股份经济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与村委会完全脱离,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2.2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股份经济合作社紧紧围绕区委三农一号文件和《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意见》,结合该村独有的区位优势、村情风貌、生态文化等资源,重点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建好一批美丽农居。两大主导产业:一是提升发展种养加一体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旅游+文化”的休闲农业发展。改革以来,赵家峁村人人有事干,人人干劲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初步成效

3.1实现了全民受益。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村民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改变生活的积极性。

3.2改善了生产关系。农民由村民转变为股民和农业职业工人双重身份,不仅有分红收入,还能通过在园区、旅游区打工挣钱,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3.3解放了生产力。目前,入股的5300亩土地的经营者,由原先的上百个家庭变成了1个经营主体,有利于农业经营模式创新,整合了农机农技、农田水利、农资农网各类要素,生态文化、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各种业态有机融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3.4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情况

2017年,榆阳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推进县区,陕西省共2个县区,一个是我们榆阳区、另一个是渭南市华州区。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4.1初步确定了改革的基本程序:

4.1.1清产核资,建立全区统一的农村三资管理网络平台。

4.1.2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4.1.3成立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

4.1.4因地制宜设置股权。

4.1.5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合作社《章程》。

4.1.6发放股权证,实行按股分红。

4.1.7选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4.2确立了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种探索模式

4.2.1南部山区模式

①土地改革:有条件的村可根据广大农户的意愿,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土地经营权,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经营、统一转包或出租。

②股权设置:可根据农民意愿设置土地股、人口股、劳龄股、资金股、计划生育股、特别贡献股等等。

设置资金股的目的:平衡人地矛盾,对有户无地的人通过资金股获得股权。

股权设置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村一策。

③制定章程:制定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

④选举合作社组织机构:村党支部书记原则上可兼任合作社董事长,但村委会主任不得兼任,实行政社分开。

4.2.2城中村和发达村模式

①原则上不设置土地股,但村民强烈要求设置的也可设置。

②股权设置:可设置人口股、劳龄股、计划生育股、特殊贡献股等等。

③可实行股权置换:利用落后地区贫困村的有利资源或优惠政策置换股权。与贫困村共同发展抱团发展,走“大人拖小孩”模式。

4.2.3风沙草滩区模式

①完成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等规定动作。

②充分发挥村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作用,统一改良土壤、统一科学种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改善基础设施和种植条件,着力推进“一户一田制”。

③省市区各级涉农资金捆绑使用,从农技、农机、科技全方位多角度给予扶持。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陕西现代农业看榆林,榆林现代农业看榆阳”之目的。

4.3改革试点带来的初步成效

一是实现了全民受益。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村民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相应的就有了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改变生活的积极性。

二是改善了生产关系。农民由村民转变为股民和农业职业工人双重身份,不仅有股份分红的收入,还能通过在入股后的园区、旅游区打工挣钱,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三是解放了生产力。目前,入股的5300亩土地的经营者,由原先的上百个人参与,变成了1个经营主体。

四是凝聚了人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者简介:刘艳霞 女 1981.03 助理农艺师 本科 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榆阳区赵家产权制度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米东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追赶超越看榆阳
浅议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榆阳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虱子
喊门
这一次的勇敢,是放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