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对大田作物发育的影响研究

2018-08-07 07:12崔金丽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崔金丽

【摘要】:耕地是发展农业的命脉和载体,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作物生产一直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计,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由于人均耕地少,耕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等原因,大田作物的供给存在着一定困难,只有大力开展农田建设,秉承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开展综合治理,运用先进耕作技术,保障农作物的有效生长。本文结合新疆和河南地区的试验田开展实例分析,旨在通过对不同耕作方式及耕作技术影响下对大田作为发育的影响,找出耕作技术的最佳适用环境,为促进农作物增产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耕作技术;大田作物发育;北方农田

【前言】:在刚刚结束的2018全国“两会”上,政协和人大多次强调“三农”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将保障粮食及农作物生产再次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任务。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以及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问题,对于农业综合技术特别是耕作技术的发展一直十分看重,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乡镇地区工业的发展,土壤的理化性状不容乐观,对大田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在北疆地区的试验田进行了土壤深松技术对大团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并在河南地区进行了多种耕作技术的实践调研,对北方地区大田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 土壤深松技术

1.1试验田情况

本章选择北疆地区某自治县作为实验田试点区域,该地全年实照时数约为3200h,年无霜期132-198d,平均无霜期174d。年平均降水量仅85mm,年均气温8.5℃,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32℃,相对湿度58-72%,尽管该地处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但由于光照条件好,因此长期以来该地一直作为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1]。

1.2试验方法与实验结果

在本文使用土壤深松技术对实验田试点区域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对于壤水分的测试与查验主要采用了土壤水分速测仪的方式进行实际的测试。在对容重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环刀法的测试方式进行测试。在对土壤的肥力情况以及土壤的盐碱度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则采用了土壤农化常规测试的检验方法。在生育期测试方面则采用了田间记录实际操作方法进行测试。具体的产量测试方法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依以下的实施步骤进行。第一步骤,严格按照“之”字形在各处试验区域中随机选取3个不同的采样点。第二步骤,将随机选择的采样点4m范围内的小麦农作物进行全部采收。第三步骤,对收取到的小麦农作物进行科学的试验。

1.3土壤深松技术作用下对大田作物发育的影响

在对土壤深松技术作用对大田作物发育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该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一方面,土壤深松技术对于试验土壤中含水量的影响。经过实验分析得出,土壤深松技术作用下试验田中的水分含量高于普通田地含水量的5%-6%,土壤深松技术相对于常规的翻耕更容易提升田地的含水量。。第一方面,土壤深松技术对于试验土壤中容重的影响。经过实验分析得出,土壤深松技术作用下试验田中的容重由于普通土壤的容重。

2、 旱地蓄水及保墒耕作技术

在对旱地蓄水及保墒耕作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以河南的旱作麦区作为具体的研究案例。由于试验地区在耕作的过程中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该地区的土壤蒸发量处于较高的现状中。同时,我国河南旱作麦地区的降水量也处于较少的状态中,导致在对小麦农作物进行生产时期其生产用水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中[2]。通過上述两点的关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旱作麦区的蓄水情况进行改善,进而提升该地区的旱地小麦产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良好的耕层构造即是指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状态分别处于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协调状态,通过对适宜的水分以及良好的空气状况进行保持,从而使农作物所需的水、肥、气、热这四方面元素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在对土壤耕层构造进行调节时生产中经常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具体的耕层构造调节。第一种,犁地的调节方式。第二种,耙地的调节方式。第三种,镇压的调节方式。第四种,耱地的调节方式。第五种,锄地的调节方式[3]。犁地的调节方式疏松土壤的结构,进而提升水分入渗土壤的速度以及土壤本身的蓄水能力[4]。耙地的调节方式主要是为了疏松表层的土壤,切断土壤中毛管的联系,进而降低水分蒸发的速度。镇压的调节方式则主要是为了保墒以及提墒。耱地主要是为了将土壤里面的坷垃进行消除,提升土壤的保墒效果。锄地的调节方式主要是起到疏松表层土壤,消除板结,进而切断土壤中毛管联系,减少水量蒸发的作用。不同的调节方式均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均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升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土壤中水分流失作为最终目的[5]。

在旱地蓄水及保墒耕作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河南旱区在耕种季节具有风大雨少的特点,在入伏后又有具有降水集中的特点。故而本文针对试验区域该种特殊的气候特点制定了适宜的技术应用策略。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试验对比和实证分析,与常规耕种技术相比,土壤深松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蓄水量和费力,降低土壤盐碱度,对内陆地区大田作物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半干旱的华北地区,采用“三年一耕,轮作倒茬”的保护性轮作耕作法,对保障当地大田作物产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望本文内容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耕作技术试点实践工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彩会,何永群,曾向阳,等.施肥与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8):148-150.

[2]李涛.东北地区保护性耕种对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38-139.

[3]孙建东,吴占合,任希悦.克什克腾旗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的研究[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6,18(11):112-117.

[4]王慧杰,冯瑞云,刘晶,等.垂直微孔深松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对棉籽品质发育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7,32(S1):331-337.

[5]胡小宁,丁宏斌,张俊清.对甘肃河西灌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模式的探析[J].农业机械,2016,18(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