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2018-08-07 07:12关盛富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

关盛富

【摘要】:规模少、布局分散以及类型多样化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我国乡村的总体特征,乡村规划就是针对我国乡村特征所提出的。是指导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依据,通过规划来改善乡村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本文对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概述入手,对创新投入机制大力推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前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为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包含12个民族自治县在内共64个县。40个市辖区,799个镇。包含59个民族乡在内共319个乡。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州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针对农村建房无序、村庄布局不合理以及建筑形式落后单一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深化制度改革,积极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1、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基本概述

1.1基本原则

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主要,以群众为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来。二是要始终坚持科学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乡村规划进行科学的编制。三是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要充分结合当前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希求,心系农民。四是要因地制宜、凸显出地区的特色。充分利用地区的特色建筑元素对乡村形成特斯安以及自然人文景观进行挖掘。五是要坚持试点先行并逐步推进。通过对试点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逐渐向其他地区推进[1]。

1.2总体目标

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积极促进乡村规划实施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乡土建筑的发展。通过对建设、管理以及维护城乡一体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积极探索,实现乡村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过更加符合民意的乡村建设,有效的保护传统的村落,使得浓郁的乡村特色能够得以保留[2]。

1.3试点范围和内容

广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乡村规划建设体系。对于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基本上对具备条件全区进行了的乡土特色建设,完成了对上林、永福、田阳以及罗城等多个县的首批试点工作。广西针对不按照规划建设随意建房的问题在试点地区实行了乡村规划建设的许可制度,让村民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乡村规划中。同时还建立了村规民约、宣传引导、简化审批流程,并推行奖励机制等措施。不断的增强农民参与乡村规划的意识,使更多的农民知道建房要遵守和执行乡村规划。为了充分的发挥出农民的主体作用,还探索建立政府与农民对话的协调机制。基本上实现了全区93%的村屯建立了乡村理事会,并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3]。

2、创新投入机制大力推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

2.1制定合理有效激励机制

广西不断的创新和投入机制,大力推动乡村规划建设,通过对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制定,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规划中的要求来建房,这有效的改善了乡村农民建房无序的难题。以南宁市为例,自2015年以来,南宁市拿出1.97亿元作为奖励引导资金,引导村民按规划按乡土特色要求建设住房,根据面积不同,每户给予2万至4万元的财政奖补。近年来,南宁市已经有8067户农户采用了政府推荐户型。除了依靠激励机制以外,其他的一些地方在做好村庄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荒山、荒坡地的探索与利用。在试行先期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依山就势建房,避免挤占基本农田建房的违法行为发生。

2.2财政支持资金合理利用

广西除了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外,还探索和设立的专项资金、公助民办。近年来,广西不断的加大对于财政奖补的力度,将乡村建设的项目纳入财政的预算当中。几年来,广西在乡村建设的活动中在自治区安排投入了22.4亿元的专项资金,在市县两级安排投入了49亿元的专项资金。与此同时,还对财政资金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得财政资金能够得以科学合理的使用。除了中央有明确头像的规定之外,各项涉农资金都要集中用来乡村规划建设和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农民作为主体,直接影响着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情况。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不断的提高农民的契约意识,实现了大部分的村民自愿缴费承担着村庄保洁员的报酬。

2.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广西还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到乡村建设项目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畅通社会资金进入渠道,北控水务集团以及华润水泥等一批企业都参与投资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等项目。将乡村建设与企业相结合,为乡村建设工作增添了活力。广西包括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内的多个县通过企业化运行的推进,将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委托给相应的企业进行运行和管理。以此同时,广西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归夯屯为例,对玻璃瓶、灯管以及农药等废弃品进行包装,村民负责运输到位于同乐乡的垃圾运转站,政府对村民运输予以相应的补贴。

3、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探索

广西是西部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并且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2013年初開始,广西积极探索乡村规划建设制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开展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规划用八年的时间,分为清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逐渐推进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的工作。经过五年的积极实践,通过清洁乡村的活动,实现了对家园、水源和田园的清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宜居乡村的建设,计划在明年内能够切实的实现产业富民、服务富民和基础便民。从而向幸福乡村的阶段迈进。

3.1乡村环境建设

对于乡村的环境建设,广西因地制宜,通过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展开的积极的探索,实现了1.4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覆盖,基本上实现了全区村庄生活来及的有效治理。为了建立乡村还进建设的长效机制,广西在全国率先出台和实施了《乡村清洁条例》,将乡村环境建设上升到法规条例的层面,增强群众的认识。与此同时,广西在2014年的年底还全年启动了村屯的绿化建设,对10000个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进行了规划和建设。以河池市天峨县为例,这里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重点县,曾在2010年时,全县的20多万亩林地被淹没。通过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绿化建设工作中来,近年来实现了人工植树造林24万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2乡村经济建设

广西不仅对乡村进行了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的全面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的提高。以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露美村为例,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74户1486人,但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典型的自治区贫困村。自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积极引进企业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种植产业,该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的增长。与此同时,广西不断的深入推进“两活动”“四试点”工作,大力开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示范活动。将苏桥镇、罗锦镇作为示范乡镇,构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同时将罗锦镇星草村马鞍桥屯等十个村屯为试点,建立和不断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的有效机制。

结论:通过近年来进行的不断积极探索,广西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未来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中,要在试点建立相应的村规划师,并通过建立农村建筑工匠领建机制十分农村建房质量得到保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以及不断的加强督导服务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的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谭志华.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J].中华建设,2017(03):82-83.

[2].广西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J].城市規划通讯,2015(24):14.

[3]宁国用.广西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试点[J].广西城镇建设,2015(11):3.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幼儿园园长管理方法探析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社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浅探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