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数据证据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018-08-07 07:12温斌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计

温斌

【摘要】:审计证据是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的基础,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审计证据电子化被应用到审计工作中。电子化数据证据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改进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电子化数据证据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子化数据;审计证据;审计

【引言】:电子化数据证据有着精准性、多态性、易损性等特点,目前电子审计工作还不成熟,电子数据信息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优化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要有效的利用电子审计证据,就需要对当前的电子化数据证据进行研究,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

1、電子审计证据

电子审计证据狭义上是指由计算机和运行系统产生的电子数据,广义上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和设备处理、传输、存储的所有证据。电子审计证据的范围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电子数据,也包括通讯技术产生的电子信息。电子化数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很多,常用的有电子邮件、电子表格等,能够反映事实,具有证据力和证明力。电子审计证据具有高科技性、自动性、多样性等特性。高科技性是指电子审计证据的产生、存储等都需要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并且由于电子审计证据的表现需要以一些特定的介质为依托,凸显出了电子审计证据的无形性。电子审计证据很容易被修改,对数据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脆弱性。很多外界因素多会对电子化数据证据产生影响,致使数据损坏,并且证据被清除痕迹的修改后,不容易被发现,这些情况都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1]。电子审计证据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处理和运算,数据具有很强的精准性,避免了人工计算中各因素的影响 。同时电子审计证据还具有多样性,其数据证据的形式种类很多,如文字、声音、图像等等。

2、电子化数据证据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环境下,电子化数据证据有着特殊优势,被更多的应用到了审计工作中,其运用提升了审计结果的准确度,并且优化了审计效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等,对大量的电子审计数据证据进行分析,增强了证据的精准性,减少了人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化数据证据能够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取证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有效数据的快速查找和核对,强化了对数据的利用效率。在抽样检查选择样本时,审计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准确的计算,加强了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减少了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在使用网络技术等基础上,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可以不用到固定的地方进行证据收集,减少了地域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限制,且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与动态性,审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审计工作,获取电子审计证据,并通过网络监督被审计对象审计证据的真实性,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电子化数据证据的应用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电子审计证据是由特定的介质存储和表现的,被审计对象的信息是通过一些财务软件进行管理的,计算机会对原始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因此使审计线索变得不明显。不再像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形式的记录和整理,令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变得较为不清晰,使审计线索也不如传统的审计线索明显。目前电子审计是人机结合的形式,在电子审计取证时,一方面要有传统的审计盘点、观察、复核等工作,一方面要运用计算机来分析审计信息,增加了审计取证方法的复杂性,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也更加的高。同时与传统审计证据相比,由于电子化数据证据的特殊特性,电子化数据对计算机技术和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电子文件的信息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和整理,数据信息很容被改变,可以是人为的无痕迹的修改,病毒感染系统损坏数据,系统崩溃及电源故障等,这些都会使电子审计数据的安全性降低。很多审计数据具有时效性,需要及时的收集、分析,否则会降低其证明力。有些数据是被审计对象财务系统某一时刻的特定信息,这类的电子审计证据容易丢失,且无法恢复,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数据采集的难度和风险,若是在数据收集中出现失误,则可能导致数据损坏而无法找回[2]。当前很多企业都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其管理系统会对企业各项经营项目进行数据生成,并进行数据文件的实时更新,这些数据文件有基础数据,也有临时数据,通常基础数据是不变的,临时数据会不断的更新,并且一些数据会在运算完成后消失。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搜集时,容易发生取证范围不合理,采集的数据不够全面。

3、改善电子审计工作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既要强化对员工的短期培训,也要规划好对员工的长期培养,提高员工在计算机应用和维护、审计等方面的知识水平。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家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培训,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结合到一起,促进员工积极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与计算机知识丰富和运用能力强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其为员工解答相关知识,增加和他们的沟通交流。其次要优化审计数据接口,通过使用数据库连接和交换文件传输数据优化审计接口,增加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对象的联系,实现快速取证,减少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修改,提高电子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同时可以使用有效的科学技术,如电子签名、密码技术、添加水印技术等,提高电子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最后要提高电子审计证据质量,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结合被审计部门的实情,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电子数据收集的范围和方法,注重分析关联数据,并做好数据分析整理的记录,对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进行复核,事后进行正确归档。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下,电子化数据证据的运用是必然的,电子审计证据的使用对审计各环节都有影响,现阶段的电子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分析电子审计证据应用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审计证据的优势,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程铖, 李睿. 电子数据审计取证模式研究[J]. 审计研究, 2016(5):8-13.

[2] 周莹. 大数据对当前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应对[J]. 审计月刊, 2017(4):25-26.

猜你喜欢
审计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