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2018-08-07 07:12费小娟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技术技术应用

费小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生态建设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林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林业有害生物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但随着我国逐步研制出了新型的防治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展有了良好的控制。为了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促进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技术应用

[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威胁并影响着林业生态资源的发展,为了能够给我国的林业生态体系建立完善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林业保护中不断的引入新技术,为我国的林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笔者则重点针对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的几点新技术应用进行有效阐述。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林业发展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是指:为害树木生存的有害生物;为害树木生长的有害生物;为害树木种子的有害生物。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杂草、病虫害。目前,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棘手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并且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于缺乏这些关键的技术和资金,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难以进行。我国林业发展缓慢,森林覆盖率较低,并且森林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弱,导致我国林业质量较低。不依靠外界技术的帮助并不能很好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问题表现为我国林业的树种单一,品种不够丰富,不能建立起庞大的生态系统,不能自成体系。而且树木都是人工种植,自然生长的树木较少,人工次生林的生存率低于天然林的存活率。且大多数都是小树,树龄大的树木数量特别少,所以年轻的小树存活率较低。

2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分析

2.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雷达技术的结合

早在上个世纪,国外已经将雷达技术应用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其中所实用的雷达技术为早期的RS、GIS技术,将雷达所监测区域范围内的林业生物动态监控数据上传至中央计算机,由中央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分析出该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实际指数,以及未来走势。然而,雷达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依然有待改进,基于技术的限制,雷达依然无法甄别有害生物的种类,即便如此,利用雷达技术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确是研究人员的一次大胆创新。

我国将雷达技术应用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经迎头赶上,多种类型雷达、卫星的组合应用,使得我国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随着我国雷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雷达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作用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可替代。

2.2飞机技术

飞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飞行喷洒药物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尤其是规模量较大的森林类,飞行喷洒根据事先的定位来进行有序喷洒,可以大幅度提升药物覆盖的效率,并节约投入的资金与人力成本。

在实现飞行喷洒之前必须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需要对森林中的有害生物有所了解,并确定大致的范围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了解具体的基础设施。然后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绘图,为后续喷洒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喷洒的顺序也是需要事先考虑的重要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做好灵活的切换作业,并最终确定喷洒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喷洒工作之前应当提前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整合,利于后续工作的有序展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飞机起飞与下落的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开阔的区域,保障飞机运行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实现飞行喷洒工作,应尽可能选择轻型的飞机。这种飞机对跑道的限制较少,只需要开阔的平地便可以实现起飞与降落。轻型的飞机机身极小且灵活度高,方便飞行人员掌控。尤其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这种飞机类型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飞机自带的GPS系统可以帮助准确定位所需喷洒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喷洒误差。

2.3转基因技术的运用

转基因技术可以促进转基因树木的生长,转基因树木中含有丰富的抗虫基因,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信息素这种转基因类型的无公害生物农药,将这种农药喷洒在树木上后,可以有效吸引害虫,进而将害虫吸引到树木的周边,进而诱捕害虫,有效地消灭害虫,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和特异性,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使用这种生物农药防虫害之前,工作人员都是使用传统的杀虫药物进行杀虫。在使用其他类型的杀虫药物之后,害虫会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再使用同样的杀虫药物时,就失去了原有的杀虫效果,不利于虫害的防治,影响了林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使用信息素这种无公害生物农药,就不会出现以上的问题。由于害虫不会对信息素产生抗药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药物是绿色产品,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影响,可以有效进行使用,在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4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当代新信息技术的具体反映和重要部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物联网主要是将前端感知、传输和后端应用控制等相结合并关联,其中的传感器及定位、后端图像与文本数据处理都是目前技术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反映出林业区域内的土壤成份、水分以及林业区内的植物叶片生理等数据信息。当前我国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信息采集技术都尚存在问题,应当针对相关问题,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

2.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的实现需要借助电磁波、光谱、生物电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将感知对象的性能、特点和形态进行信息化的展现。目前,我國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遥感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普及,通过卫星对某一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较为科学的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措施。

结束语

新技术的投入及使用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效果及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还需注意新技术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因此在使用中还需对其技术、操作进行控制,同时还需林业科研人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加快试验步伐,尽早完善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我国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美臣.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29.

[2]兰永平.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农技服务,2015,32(5):12-13.

猜你喜欢
新技术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新技术让我们不断接近新闻真相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