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

2018-08-07 10:54林志鑫
祖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林志鑫

摘要:信仰体现着人类个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奉和遵循,信仰教育则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信仰教育影响不同阶层受众的精神活动及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要有信仰”,信仰不只是个人的意志体现,更体现了社会乃至国家的意志状态,信仰与信仰教育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潍坊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加以研究,并以多种对策多种形式来进行信仰教育,以期差序格局下的当代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信仰观。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信仰教育对策 马克思主义

一、信仰与信仰教育

(一)信仰是什么

伏尔泰说:“假如上帝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出一个来。”上帝存在的必要性正体现了人们自诞生起便需要的心灵寄托的客观性,当人类挥着石斧狩猎时,神兽是他们的信仰,当人类躲避伴随闪电的暴风雨时,对自然的敬畏又成了一种信仰。在现代化高速生活的影响下,我们一部分大学生内心出现了缺位,这里所指的信仰并非一定的宗教或具体的某种理论,而是指我们内心深处所坚持的东西,是心灵在受到创伤时能够疗伤栖息的地方,是能够给我们鼓励与勇气面对失败的精神源泉。

国内对信仰的官方解释为: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在这里,笔者想就宗教信仰提出个人观点,在西方,宗教是占领过政治统治地位的,西欧封建社会持续了十二个世纪之久,宗教神学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体系和精神支柱。而要说起中国的“宗教”,那便是渗透到中国人血肉里骨子里的、源远流长、人们口口相传的、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儒家文化,这古老的坚韧的文化。

(二)信仰的本质与功能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层次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科学不是信仰,它依赖于证据,但当信仰与科学结合,便能开出绚丽的花儿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及生活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教我们用科学的思维辩证看待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改变自己人生中不合理的方面,打破局限,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自己建立服务于自己并使自己达到更高人生高度的思维格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我们借鉴经验,借鉴他人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学习与受教育中逐步养成自己的人生信仰,一步步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在思维格局中更好的发展自己。

(三)信仰教育的作用

信仰对我们的学习及未来的生活、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它起到了指引人人生方向,作为我们行为处事方方面面遵循的标杆,要想以正确的信仰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在社会上,教育者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都起到了联络人的作用,作为联络人,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发展空间及发展方向,抓住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做好夯实基础,进行支架式教育,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及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奠定基础,不断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体现教育智慧。教育的成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努力的结晶,只有真正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应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其大智慧。

二、对潍坊学院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的受调查者多为大一大二大三在校生,大一学生占42.31%,大二学生占52.56%,大三学生占5.13%;其中,大学生专业类别理工类占19.23%,文史类占71.79%,艺术体育类占5.13%,其他类别占3.85%。

在回答“您有信仰吗?”这个问题时,74.36%的学生选择了有,25.64%的学生选择了无;大部分学生是有信仰的。在受调查学生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占据70.51%,信仰宗教的学生占据5.13%,其他信仰占据24.36%;当问及“您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学生及未来的生活、工作重要吗?”这个问题时,75.64%的人认为非常重要,17.95%的人认为重要,1.28%的人认为不重要,5.13%的人表示未考虑过,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学生及未来的生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仍有部分同学认为这并不重要,还有的同学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早点找到正确的信仰,为自己的将来保驾护航。在回答“您认为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的开设及落实到位吗?”这个问题是有41.03%的同學认为非常到位,有52.56%的人认为比较到位,还有6.41%的人认为并不到位;这也给学校提出了警告,在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开设及落实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与真实性。

在回答“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一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是?”这个问题时,34.62%的人认为,党的宣传及主流媒体的宣传是最有效的途径,有50%的人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还有15.38%的人认为,自我修养的加强是最有效的途径;无疑这三种途径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接受党的宣传及主流媒体的宣传,在课堂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育,在生活中还要加强自我的修养,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一课程做到完美。在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一问题中,有94.87%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并没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但是有少数人认为思主义是否过时,对生活关系不大,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仍指导着我们建设更美好的中国。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38.46%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指导意义的内容比较了解,52.56%的人认为有所了解,仍有6.41%的人不太了解,2.56%的人不了解。

我们还了解到83.33%的同学,非常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的,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的说法。在问及“网络文化中的多元文化会对当今中国文化带来冲击吗?”这个问题时,20.51%的人认为冲击较大,69.23%的人认为有冲击,10.26%的人认为冲击较小;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平时同学们都是通过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及相关报刊书籍,还有媒体网络及党的宣传的方式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的,这也正是极有效的方法。

三、拟定信仰教育对策

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之后,就认识到共产党人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乃至教育权。在民智污塞,开通为难的旧中国,存在如此的教育问题,如今,学生的信仰教育仍存在问题,教育权拿下了,没拿下的是学生的内心,所教育的东西进入不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去,仍不是成功的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四、差序格局下的大学生应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信仰观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着重格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推己及人”,他指的差序格局就像是几个同心圆,最中间是自己,向外逐渐是小家庭、大家庭、邻里、村落、市镇,最后是国家。其实在校园结构下,也形成了一个个“差序格局”,通俗易懂来说,就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就像是一个小家庭,各个班级又组成了专业系这个大家庭,各专业系共同交流学习,发展成为二级学院,就像是形成了村落、市镇,二级学院之间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统筹策划,学校就像是一个“国”。我们应从提高自身做起,通过一层层的交际关系及递进关系在校园这个小的差序格局下,我们亦可以做到一层层一圈圈的由己推人的思想素质的总体全面提高,我们自身也会更加努力,使自己的马克思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与锻炼,也努力使自己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国人应有的新面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子,现在我们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学校,我们的使命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实践任务,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敬业则成了我们最基本的标杆,不只是我们学生,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也是如此,敬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老师发挥“主导性”,在学校中,“双主性”的贯彻落实是提高教育质量及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及重要保证。

作为青年一代,必不可失的便是信仰,我们要时刻牢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到脑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自己行为处事的指导理念,时刻牢記作为青年一代应有的使命,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