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家长进课堂活动的策略研究

2018-08-08 10:23陈玫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班策略

陈玫

【摘要】家长进课堂活动就是幼儿园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阔幼儿的眼界,拓宽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园的活动,《指南》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要重视家园共育,如何有效利用好身边这些优质的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协作者、支持者,这是我们幼儿园的新课题。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探究一二略作分享。

【关键词】小班;家长进课堂;策略;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一、定位价值,获取支持

所谓家长进课堂,即家长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进入到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利用家长们所具有的不同气质、行为及背景,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孩子们共同学习和游戏中,使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家长进课堂的概念对于新小班的家长是模糊的,他们对这项活动的教育意义也不太了解,所以教师在组织家长进课堂前,要对此项活动有初步的计划,首先需要在班级进行摸底,可以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了解他们所在的领域和特长、爱好,同时了解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们哪方面的发展,对家长进课堂活动的认识和支持程度等。在學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跟家长介绍了“家长进课堂”的内容和以往的成功案例,让家长了解“家长进课堂”的意义,并鼓励家长主动报名,当然也可以直接当面邀请或者发邀请函,请指定的家长走进课堂。

二、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蜕变

亲子活动、半日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规活动,是邀请家长进班观摩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而我们则将这两项活动都与家长进课堂的活动相结合,由一名或者几名家长来组织本次活动,由班级的教师参与协助,内容选择除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还与家长的职业、生活、兴趣有一定的联系,使家长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参与者转化为组织者。例如新小班的孩子们刚开始集体生活,所以第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显得格外重要,除了展示孩子们在园的常态生活和老师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巧妙地将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融入半日活动中,让家园共育的理念得以贯彻和实施,看到爸爸妈妈来为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会增进孩子对幼儿园的信任,从而缓解入园的焦虑。而家长进课堂能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班级状况,对于幼儿则会倍感自豪和亲切。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饮食特点,我们特意邀请医生妈妈,开展了《牙齿小卫士》的活动。活动中豆豆妈妈借助模型小道具,展现蛀牙的形成原因,再介绍正确的刷牙法,并请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让其他家长对于进课堂的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同时我们在自主游戏中增设牙科诊所,将活动道具投放进去,孩子们模仿着牙医的语言和动作给病人看病,在游戏交往中,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由此可见,活动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幼儿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观念 。

有了第一次的活动经验,家长们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热情高涨。圣诞节活动中,我们将策划组织的任务交给家委会,家长们策划安排了整场活动,设计活动流程,准备活动音乐、道具、节目——孩子和家长们都乐在其中,亲子感情、家园感情又得到了经一步的提升。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在幼儿教育发展中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家长不仅是参与,更有机会组织活动,然而这也需要家庭、幼儿园的相互配合,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的、和谐的发展。

三、巧用互动式的阅读方式——演故事给你看

阅读是幼儿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工作。所以我们首先安排的就是以阅读为主题的家长进课堂活动。通常的阅读活动多为绘本故事,教师讲,幼儿听,但是对于新小班的幼儿来说,孩子们年龄小,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有限,读讲的方式比较简单,不容易理解,加上孩子们刚进入集体生活,很多孩子还处于适应期,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消除在园的紧张情绪,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玩,增进爱上幼儿园的情感,我们决定让进课堂讲故事的家长用演故事的形式来阅读。

1.选材,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前期准备是老师和妈妈认真交流,筛选适合小班孩子听和表演的故事,比如《拔萝卜》《小红帽》,沟通改编适合的故事情节,确定活动形式和方法,精心制作课件。教师也指导家长写策划书,备课,制作道具,排练。在第一次活动中,妈妈们用肢体语言表演了故事《小红帽》,还配上了音效,有趣形象的表演引起了幼儿兴趣,都跃跃欲试进行表演。活动大大激发了小班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孩子们很自然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一起参与讲述,一起表演。

2.跟进,让活动有延续

活动我们会用视频录制下来,并将视频发至班级群空间与所有家长共享。另外,我们还会对当天参与表演的孩子们重点记录,如平时活动中注意力分散、有点害羞的萱萱,在表演小花狗时,能大方地跑上舞台,说出自己的台词,当和扮演老奶奶的妈妈站在一起谢幕、介绍演员的时候,我们能从萱萱的眼神和动作中捕捉到她对妈妈来班表演故事十分骄傲。通过这样的记录,家长能很好地捕捉到幼儿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家长的参与热情。

3.交流与共享,激发参与的兴趣

(1)家长间的交流。看到了第一次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效果,参与的家长越来越多,在大家的热情支持下,我们班“演故事给你看”活动,作为每周一次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之前经过课堂的家长会与下一批进课堂的家长交流,传授经验,教师也无须多做引导。

(2)年级组交流。我们小班年级组的教师会定期开展研讨会,相互交流进课堂的活动心得,将好的家长进课堂的活动内容到平行班再表演一次,互相学习,将优秀的教育资源最大化。

(3)建立活动档案。为每一次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建立活动档案,将活动策划、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反思记录下来,便于经验的积累和交流,为活动的提升提供资料支持。

四、结束语

家长进课堂活动带来的丰富内容和资源,就像涓涓细流慢慢融入了幼儿园的教育和生活,通过这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家长们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自身价值体得到了现和肯定,了解并理解幼儿园的工作,对幼儿园工作更加信任和支持,而家园在合作的过程中,根据问题及时调整,为真正实现家园的有效合作,达到共赢的目标夯实了基础,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多元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李生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边霞. 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小班策略
谈小班幼儿入园难适应的应对策略
小班入园“慢”适应四式四法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